副仪表板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9103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副仪表板结构及汽车,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副仪表板结构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底座上的至少一个功能壳体,底座内部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锁腔;每一功能壳体内部均设有锁止于其中一个锁腔内的锁止机构;锁止机构包括穿过功能壳体且卡接于锁腔内的第一锁钩,以及与第一锁钩连接用于推动第一锁钩移动以卡入锁腔内或脱离锁腔的推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副仪表板结构及汽车,锁止机构用于将功能壳体锁止在底座上,第一锁钩可在推动组件的推动下卡入锁腔或脱离锁腔,第一锁钩锁止或解除锁止的调节方式简便,使得功能壳体能够与底座快速拆装;另外,各功能壳体可以自由组合,自由调整在底座上的放置位置,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副仪表板结构及汽车
本技术属于车辆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副仪表板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成为了人们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伴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汽车内饰的精细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整车内饰舒适性、精细化已经成为了汽车内饰的发展趋势。副仪表板是汽车内饰重要的内饰零部件之一,主要用于换挡操纵杆、手刹操纵杆的装配,以及用于放置水杯托、储物盒等功能壳体。目前副仪表板主要通过螺栓与车身和仪表板匹配连接,副仪表板总成的安装位置固定、不可移动,各功能壳体固定设置在副仪表板上,各功能壳体不可拆卸,且放置位置不可变,不同的用户无法按照自己的布置需求调整各功能壳体的放置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副仪表板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功能壳体与副仪表板不可拆卸,各功能壳体的放置位置不可调节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副仪表板结构,包括用于固定在汽车车身上的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至少一个功能壳体,所述底座内部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副仪表板结构,包括用于固定在汽车车身上的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至少一个功能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部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锁腔;每一所述功能壳体内部均设有锁止于其中一个所述锁腔内的锁止机构;/n所述锁止机构包括穿过所述功能壳体且卡接于所述锁腔内的第一锁钩,以及与所述第一锁钩连接用于推动所述第一锁钩移动以卡入所述锁腔内或脱离所述锁腔的推动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副仪表板结构,包括用于固定在汽车车身上的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至少一个功能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部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锁腔;每一所述功能壳体内部均设有锁止于其中一个所述锁腔内的锁止机构;
所述锁止机构包括穿过所述功能壳体且卡接于所述锁腔内的第一锁钩,以及与所述第一锁钩连接用于推动所述第一锁钩移动以卡入所述锁腔内或脱离所述锁腔的推动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包括顶面外露于所述功能壳体的按钮、两端分别与所述按钮和所述第一锁钩连接且具有空腔的推杆,以及位于所述空腔内且用于带动所述推杆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仪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外侧设有固定设置于所述功能壳体内部的固定壳;所述固定壳上设有伸入所述空腔内的固定板;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底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顶端为自由端,用于与所述空腔的内顶壁抵接。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副仪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间隔设有多个沿其厚度方向贯通的通孔,其中一个或多个所述通孔内设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螺栓;每一所述通孔的一侧均设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所述锁腔;
所述推动组件沿所述功能壳体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推动组件推动所述第一锁钩沿垂直于所述底座厚度的方向移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欣刘宗辉石帅朋
申请(专利权)人:诺博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