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轻量化汽车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8987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轻量化汽车座椅,包括有圆管骨架、座垫圆管、靠背垫套和座垫套,所述圆管骨架和座垫圆管均设置为整体闭环结构,且在圆管骨架和座垫圆管的受力区均安装有用于支撑外力的钢丝件,所述圆管骨架和座垫圆管的外部分别套接有且缝合于一体的靠背垫套和座垫套,所述靠背垫套和座垫套在其内部填充发泡,并分别在其中轴线上形成用于支撑外力的T型接触区一和T型接触区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圆管骨架和座垫圆管做出结构上的优化,保证了同等的结构稳定性条件下,可以大幅度减轻座椅重量,并具有更优的乘坐舒适性条件下进一步的减轻了座椅重量,大幅度的降低了座椅的生产成本,并且获得更佳的乘坐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轻量化汽车座椅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
,具体为一种新型轻量化汽车座椅。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相关技术的革新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演变成兼具多种功能的消费产品,而消费者往往在考量汽车的性能同时也会考量汽车乘坐舒适性,现有的汽车座椅起着支撑乘坐人的身体同时优化乘坐身姿的作用,但现有的汽车座椅往往会忽略其外部体积以及结构性能等问题,一般情况下座椅的研发生产均通过提高发泡量,增加座椅厚度来达到乘坐舒适的作用,但是由于在整个座椅结构中,受力区域均没有得到充分优化设计,使得座椅过多的采用了不必要的结构设计,同时发泡量的一味增多也并不能有效的提高乘坐的舒适性,所以急需设计出一种结构轻量化,在起到良好的支撑力的条件下同时兼具发泡量的区域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轻量化汽车座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轻量化汽车座椅,包括有圆管骨架、座垫圆管、靠背垫套和座垫套,所述圆管骨架和座垫圆管均设置为整体闭环结构,且在圆管骨架和座垫圆管的受力区均安装有用于支撑外力的钢丝件,所述座垫圆管在管壁底部均布有用于安装四向座垫骨架或六向座垫骨架的紧固支架,所述圆管骨架和座垫圆管的外部分别套接有且缝合于一体的靠背垫套和座垫套,所述靠背垫套和座垫套在其内部填充发泡,并分别在其中轴线上形成用于支撑外力的T型接触区一和T型接触区二,该T型接触区一和T型接触区二内填充有用于提高发泡厚度的低硬度发泡。所述圆管骨架的两侧中下部焊接有上壁板,所述圆管骨架的两侧底部焊接有下壁板。所述钢丝件包括有支撑钢丝一、支撑钢丝二、支撑钢丝三和座垫钢丝,所述支撑钢丝一焊接在圆管骨架的头枕区部位,所述支撑钢丝二平行设置有两个,并焊接在靠背区部位,所述支撑钢丝三设置在圆管骨架的两侧中下部,并置于上壁板的外围部,所述座垫钢丝设置在座垫圆管的中心部,并两端焊接于座垫圆管上。所述T型接触区一的两侧形成有非接触区,该非接触区内填充有用于降低发泡厚度的高硬度发泡。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通过对靠背区域的圆管骨架和座垫区域的座垫圆管做出结构上的优化,整体闭环成型,同时结合轻量化的钢丝件,在保证了同等的结构稳定性条件下,可以大幅度减轻座椅重量,并结合不同区域的使用不同硬度的发泡填充,使得座椅在具有更优的乘坐舒适性条件下进一步的减轻了座椅重量,大幅度的降低了座椅的生产成本,并且获得更佳的乘坐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骨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座垫骨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四向座垫骨架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六向座垫骨架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四向座椅龙骨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六向座椅龙骨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座椅垫套结构图。图中:1支撑钢丝一、2圆管骨架、3支撑钢丝二、4支撑钢丝三、5上壁板、6下壁板、7座垫圆管、8紧固支架、9座垫钢丝、10四向座垫骨架、11六向座垫骨架、12四向座椅、13六向座椅、14靠背垫套、15座垫套、16非接触区、17T型接触区一、18T型接触区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7所示的一种新型轻量化汽车座椅,包括有圆管骨架2、座垫圆管7、靠背垫套14和座垫套15,所述圆管骨架2和座垫圆管7均设置为整体闭环结构,且在圆管骨架2和座垫圆管7的受力区均安装有用于支撑外力的钢丝件,所述圆管骨架2的两侧中下部焊接有上壁板5,所述圆管骨架2的两侧底部焊接有下壁板6,该种圆管骨架2通过与钢丝件及壁板焊接构成靠背骨架总成;所述座垫圆管7在管壁底部均布有用于安装四向座垫骨架10或六向座垫骨架11的紧固支架8,该种座垫圆管7通过与紧固支架8、座垫钢丝9以及座垫骨架焊接构成座垫骨架总成;上述的座垫骨架总成与靠背骨架总成通过螺栓连接,该种连接方式为座椅现有连接技术手段,本案不做具体说明;所述圆管骨架2和座垫圆管7的外部分别套接有且缝合于一体的靠背垫套14和座垫套15,所述靠背垫套14和座垫套15在其内部填充发泡,并分别在其中轴线上形成用于支撑外力的T型接触区一17和T型接触区二18,该T型接触区一17和T型接触区二18内填充有用于提高发泡厚度的低硬度发泡。进一步的,所述钢丝件包括有支撑钢丝一1、支撑钢丝二3、支撑钢丝三4和座垫钢丝9,所述支撑钢丝一1焊接在圆管骨架2的头枕区部位,该头枕区部位位于圆管骨架2的上部;所述支撑钢丝二3平行设置有两个,并焊接在靠背区部位,该靠背区部位位于圆管骨架2的中部;所述支撑钢丝三4设置在圆管骨架2的两侧中下部,并置于上壁板5的外围部,所述座垫钢丝9设置在座垫圆管7的中心部,并两端焊接于座垫圆管7上。进一步的,所述T型接触区一17的两侧形成有非接触区16,该非接触区16内填充有用于降低发泡厚度的高硬度发泡。值得一提的是,四向座垫骨架10和六向座垫骨架11是市场上常用的两种座垫骨架形式,本实施例不做具体描述,本案通过对座垫圆管7的结构优化,采用整体闭环结构,一体成型的管状结构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并在其底部安装有用于固定四向座垫骨架10或六向座垫骨架11的紧固支架8,可以有效的起到固定连接作用,如图2所示,在座垫圆管7的底部安装有4个用于螺栓连接四向座垫骨架10或六向座垫骨架11的紧固支架8,在起到良好固定的前提条件下节省用量,具体实施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变换紧固支架8的使用数量,本实施例不做限定;如图5所示,该图示为含有四向座垫骨架10的四向座椅12,图6所示为含有六向座垫骨架11的六向座椅13;该种汽车座椅为了简化其产品整体重量,在圆管骨架2和座垫圆管7上均采用质量很轻的钢丝件作为受力面的支撑,在保证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条件下,大幅度的降低了座椅的质量和厚度,同时内部的发泡做了优化处理,在靠背区域和座垫中心区域通过填充低硬度发泡,使其起到支撑力的作用,同时提高了乘坐的舒适性,而在靠背的两侧形成有的非接触区16,并在其内部填充用于降低发泡厚度的高硬度发泡,上述的发泡填充料优化可以充分的减少两侧的发泡厚度,使得该种新型汽车座椅更具轻薄性,在减少用料的情况下同时也能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使得座椅达到最优的使用状态。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轻量化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圆管骨架(2)、座垫圆管(7)、靠背垫套(14)和座垫套(15),所述圆管骨架(2)和座垫圆管(7)均设置为整体闭环结构,且在圆管骨架(2)和座垫圆管(7)的受力区均安装有用于支撑外力的钢丝件,所述座垫圆管(7)在管壁底部均布有用于安装四向座垫骨架(10)或六向座垫骨架(11)的紧固支架(8),所述圆管骨架(2)和座垫圆管(7)的外部分别套接有且缝合于一体的靠背垫套(14)和座垫套(15),所述靠背垫套(14)和座垫套(15)在其内部填充发泡,并分别在其中轴线上形成用于支撑外力的T型接触区一(17)和T型接触区二(18),该T型接触区一(17)和T型接触区二(18)内填充有用于提高发泡厚度的低硬度发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轻量化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圆管骨架(2)、座垫圆管(7)、靠背垫套(14)和座垫套(15),所述圆管骨架(2)和座垫圆管(7)均设置为整体闭环结构,且在圆管骨架(2)和座垫圆管(7)的受力区均安装有用于支撑外力的钢丝件,所述座垫圆管(7)在管壁底部均布有用于安装四向座垫骨架(10)或六向座垫骨架(11)的紧固支架(8),所述圆管骨架(2)和座垫圆管(7)的外部分别套接有且缝合于一体的靠背垫套(14)和座垫套(15),所述靠背垫套(14)和座垫套(15)在其内部填充发泡,并分别在其中轴线上形成用于支撑外力的T型接触区一(17)和T型接触区二(18),该T型接触区一(17)和T型接触区二(18)内填充有用于提高发泡厚度的低硬度发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轻量化汽车座椅,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中华连嘉峰张道新胡晓平吴楠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云鹤安道拓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