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车架与排气管安装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89620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提供一种副车架与排气管安装结构及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副车架与排气管安装结构包括:副车架(3)和排气管(4);以及第一安装件(1),第一安装件(1)与副车架(3)相连;第二安装件(2),第二安装件(2)与排气管(4)相连;缓冲件(5),缓冲件(5)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安装件(1)和第二安装件(2),缓冲件(5)能够进行伸缩并在最大缩紧状态下使副车架(3)和排气管(4)之间保持设定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安装结构通过采用缓冲件自身结构限位,完全克服了碰撞隐患,缩小了排气管与副车架最小布置间隙要求,占用空间小,有利于满足整车布置要求。

Subframe and exhaust pipe installation structure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副车架与排气管安装结构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副车架与排气管安装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现有汽车技术中,排气管通常通过橡胶吊耳与副车架进行软连接,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排气管与副车架之间晃动量较大,为防止二者间发生碰撞,两者设计间隙需要预留25~30mm以上的距离。但是在车辆设计过程中,由于整车布置限制条件,很多情况下很难达到25mm以上的间隙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副车架与排气管安装结构,以有效防止排气管与副车架之间发生碰撞,同时缩小排气管与副车架间的最小布置间隙要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副车架与排气管安装结构,包括:副车架和排气管;以及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副车架相连;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件与所述排气管相连;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所述缓冲件能够进行伸缩并在最大缩紧状态下使所述副车架和所述排气管之间保持设定的距离。进一步的,所述缓冲件包括由多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副车架与排气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副车架(3)和排气管(4);以及/n第一安装件(1),所述第一安装件(1)与所述副车架(3)相连;/n第二安装件(2),所述第二安装件(2)与所述排气管(4)相连;/n缓冲件(5),所述缓冲件(5)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件(1)和所述第二安装件(2),所述缓冲件(5)能够进行伸缩并在最大缩紧状态下使所述副车架(3)和所述排气管(4)之间保持设定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车架与排气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副车架(3)和排气管(4);以及
第一安装件(1),所述第一安装件(1)与所述副车架(3)相连;
第二安装件(2),所述第二安装件(2)与所述排气管(4)相连;
缓冲件(5),所述缓冲件(5)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件(1)和所述第二安装件(2),所述缓冲件(5)能够进行伸缩并在最大缩紧状态下使所述副车架(3)和所述排气管(4)之间保持设定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与排气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5)包括由多匝线圈组成的弹性部件,所述多匝线圈在并圈状态下对所述副车架(3)和所述排气管(4)间的距离进行限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车架与排气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匝线圈在并圈状态下,所述副车架(3)和所述排气管(4)间的距离限定在5-1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车架与排气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的两端均朝向所述线圈轴向弯折以形成两个相对设置且沿所述线圈直径方向延伸的连接杆(6),两个所述连接杆(6)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件(1)和第二安装件(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车架与排气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件(1)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