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抓取薄片形式物料的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8560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抓取薄片形式物料的机械手,其结构包括底板、控制座、接口、支撑臂、电机、转臂、支架、撑板、气缸、转架、夹板和适配机构,为解决机械手使用时较难与不同规格的薄片进行适配抓取,影响使用灵活性和容易损坏物料的问题,通过在夹板上设置了适配机构,再旋动施力机构使其带动导轮在底座上转动,使其通过与导框间的卡齿结构进行施力,使导框壳体内带动滑杆和连接架沿着通口滑动,使连接架随之带动夹块移动,使夹块通过垫片与薄片贴合和分离,进行适配和夹持,达到便捷有效的与物料进行适配抓取,提高使用灵活性和防止损坏物料的优点。

A manipulator for grasping sheet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抓取薄片形式物料的机械手
本技术涉及机械手
,具体涉及一种抓取薄片形式物料的机械手。
技术介绍
在一些产品的生产和包装中,常需要对一些例如芯片、标签和金属等一些薄片状的物件进行输送和取出加工,在夹取时,通过机械手能够较为自动的对薄片进行夹取,机械手使用时通过外部控制载体传输设置完对应的操作指令后,便可以使机械手作出对应的回应,对薄片进行上下的夹持取出,代替了传统的人力夹取作业,有效的使企业节省了相对的人力开支和提高了薄片抓取夹持作业的效率。现有的机械手使用时,其上的夹口夹持规格通常为固定状态,一些薄片物件的厚度尺寸规格不一,并且一些薄片物料材质较为贵重和易损,在抓取时若施力过度容易形成损坏,导致机械手使用时较难与不同规格的薄片进行适配抓取,影响使用灵活性和容易损坏物料。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抓取薄片形式物料的机械手,解决了机械手使用时较难与不同规格的薄片进行适配抓取,影响使用灵活性和容易损坏物料的问题,达到便捷有效的与物料进行适配抓取,提高使用灵活性和防止损坏物料的优点。(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抓取薄片形式物料的机械手,包括底板、控制座、接口、支撑臂、电机、转臂、支架、撑板、气缸、转架、夹板和适配机构,所述底板底端与控制座垂直焊接,所述控制座前侧底端开设有接口,所述支撑臂底端紧固安装在控制座上,所述电机后侧四角与支撑臂螺栓连接,所述转臂前后两侧底端与支撑臂转动连接,所述支架前端与转臂进行焊接,所述撑板顶端一体铸造在支架上,所述气缸前端与转架螺栓固定,所述转架靠外端与夹板转动连接,所述夹板左端与适配机构螺栓连接,所述适配机构由壳体、通口、滑杆、施力机构、导框、连接架、夹板、垫片、底座和导轮组成,所述壳体前后两侧中部开设有通口,所述滑杆外壁沿通口进行滑动,所述施力机构底端垂直焊接在壳体上,所述导框左右两端通过强力胶分别与滑杆和连接架进行粘接,所述连接架右端与用于夹持施力的夹板螺栓固定,所述夹板右侧粘合安装有具备弹性的垫片,所述底座底侧四角与壳体螺栓固定,所述导轮底端转动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壳体右端螺栓安装在夹板上。进一步的,所述施力机构由蜗杆、旋钮、框体、蜗轮和圆杆组成,所述蜗杆左端焊接有旋钮,并且蜗杆右端转动安装在框体内,所述蜗轮后端与蜗杆相互啮合,所述圆杆底端与蜗杆进行焊接,并且圆杆底端垂直焊接在导轮顶侧中心处,所述框体底端焊接在壳体上。进一步的,所述导框内部前后两侧和导轮外侧均设置有突出的卡齿,并且导框内壁和导轮外侧通过卡齿进行咬合。进一步的,所述通口内壁呈矩形状,所述连接架外壁滑动安装在通口内。进一步的,所述滑杆和连接架的结构和大小规格均一致,并且滑杆外壁前端设置有突出的挡板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蜗轮顶端中心处转动安装在框体内,所述旋钮外壁排列设置有圆弧状防滑槽。进一步的,所述适配机构数量设置有两个,并且适配机构相对间在夹板上呈对称状分布。进一步的,所述转架和夹板常态时处于夹持状态,所述电机后端穿过支撑臂后与转臂进行插接,所述夹板靠内端与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电机和气缸通过控制座与接口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垫片的材质为橡胶。进一步的,所述框体的材质为铝。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和气缸的型号分别为BS42HB33-01和xq。(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机械手使用时较难与不同规格的薄片进行适配抓取,影响使用灵活性和容易损坏物料的问题,通过在夹板上设置了适配机构,再旋动施力机构使其带动导轮在底座上转动,使其通过与导框间的卡齿结构进行施力,使导框壳体内带动滑杆和连接架沿着通口滑动,使连接架随之带动夹块移动,使夹块通过垫片与薄片贴合和分离,进行适配和夹持,达到便捷有效的与物料进行适配抓取,提高使用灵活性和防止损坏物料的优点,并且通过在壳体上设置了施力机构,再旋动旋钮,使其带动蜗杆和蜗轮转动,使圆杆对导轮施力,达到便捷的带动导轮转动,提高使用便利性和稳定性的优点。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支架底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适配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施力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底板-1、控制座-2、接口-3、支撑臂-4、电机-5、转臂-6、支架-7、撑板-8、气缸-9、转架-10、夹板-11、适配机构-12、壳体-1201、通口-1202、滑杆-1203、施力机构-1204、导框-1205、连接架-1206、夹块-1207、垫片-1208、底座-1209、导轮-1210、蜗杆-12041、旋钮-12042、框体-12043、蜗轮-12044、圆杆-1204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与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抓取薄片形式物料的机械手:包括底板1、控制座2、接口3、支撑臂4、电机5、转臂6、支架7、撑板8、气缸9、转架10、夹板11和适配机构12,底板1底端与控制座2垂直焊接,控制座2前侧底端开设有接口3,支撑臂4底端紧固安装在控制座2上,电机5后侧四角与支撑臂4螺栓连接,转臂6前后两侧底端与支撑臂4转动连接,支架7前端与转臂6进行焊接,撑板8顶端一体铸造在支架7上,气缸9前端与转架10螺栓固定,转架10靠外端与夹板11转动连接,夹板11左端与适配机构12螺栓连接,适配机构12由壳体1201、通口1202、滑杆1203、施力机构1204、导框1205、连接架1206、夹块1207、垫片1208、底座1209和导轮1210组成,壳体1201前后两侧中部开设有通口1202,滑杆1203外壁沿通口1202进行滑动,施力机构1204底端垂直焊接在壳体1201上,导框1205左右两端通过强力胶分别与滑杆1203和连接架1206进行粘接,连接架1206右端与用于夹持施力的夹块1207螺栓固定,夹块1207右侧粘合安装有具备弹性的垫片1208,底座1209底侧四角与壳体1201螺栓固定,导轮1210底端转动安装在底座1209上,壳体1201右端螺栓安装在夹板11上。其中,所述施力机构1204由蜗杆12041、旋钮12042、框体12043、蜗轮12044和圆杆12045组成,所述蜗杆12041左端焊接有旋钮12042,并且蜗杆12041右端转动安装在框体12043内,所述蜗轮12044后端与蜗杆12041相互啮合,所述圆杆12045底端与蜗杆12041进行焊接,并且圆杆12045底端垂直焊接在导轮12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抓取薄片形式物料的机械手,包括底板(1)、控制座(2)、接口(3)、支撑臂(4)、电机(5)、转臂(6)、支架(7)、撑板(8)、气缸(9)、转架(10)和夹板(11),所述底板(1)底端与控制座(2)垂直焊接,所述控制座(2)前侧底端开设有接口(3),所述支撑臂(4)底端紧固安装在控制座(2)上,所述电机(5)后侧四角与支撑臂(4)螺栓连接,所述转臂(6)前后两侧底端与支撑臂(4)转动连接,所述支架(7)前端与转臂(6)进行焊接,所述撑板(8)顶端一体铸造在支架(7)上,所述气缸(9)前端与转架(10)螺栓固定,所述转架(10)靠外端与夹板(11)转动连接;/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适配机构(12),所述夹板(11)左端与适配机构(12)螺栓连接,所述适配机构(12)由壳体(1201)、通口(1202)、滑杆(1203)、施力机构(1204)、导框(1205)、连接架(1206)、夹块(1207)、垫片(1208)、底座(1209)和导轮(1210)组成,所述壳体(1201)前后两侧中部开设有通口(1202),所述滑杆(1203)外壁沿通口(1202)进行滑动,所述施力机构(1204)底端垂直焊接在壳体(1201)上,所述导框(1205)左右两端通过强力胶分别与滑杆(1203)和连接架(1206)进行粘接,所述连接架(1206)右端与用于夹持施力的夹块(1207)螺栓固定,所述夹块(1207)右侧粘合安装有具备弹性的垫片(1208),所述底座(1209)底侧四角与壳体(1201)螺栓固定,所述导轮(1210)底端转动安装在底座(1209)上,所述壳体(1201)右端螺栓安装在夹板(1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抓取薄片形式物料的机械手,包括底板(1)、控制座(2)、接口(3)、支撑臂(4)、电机(5)、转臂(6)、支架(7)、撑板(8)、气缸(9)、转架(10)和夹板(11),所述底板(1)底端与控制座(2)垂直焊接,所述控制座(2)前侧底端开设有接口(3),所述支撑臂(4)底端紧固安装在控制座(2)上,所述电机(5)后侧四角与支撑臂(4)螺栓连接,所述转臂(6)前后两侧底端与支撑臂(4)转动连接,所述支架(7)前端与转臂(6)进行焊接,所述撑板(8)顶端一体铸造在支架(7)上,所述气缸(9)前端与转架(10)螺栓固定,所述转架(10)靠外端与夹板(11)转动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适配机构(12),所述夹板(11)左端与适配机构(12)螺栓连接,所述适配机构(12)由壳体(1201)、通口(1202)、滑杆(1203)、施力机构(1204)、导框(1205)、连接架(1206)、夹块(1207)、垫片(1208)、底座(1209)和导轮(1210)组成,所述壳体(1201)前后两侧中部开设有通口(1202),所述滑杆(1203)外壁沿通口(1202)进行滑动,所述施力机构(1204)底端垂直焊接在壳体(1201)上,所述导框(1205)左右两端通过强力胶分别与滑杆(1203)和连接架(1206)进行粘接,所述连接架(1206)右端与用于夹持施力的夹块(1207)螺栓固定,所述夹块(1207)右侧粘合安装有具备弹性的垫片(1208),所述底座(1209)底侧四角与壳体(1201)螺栓固定,所述导轮(1210)底端转动安装在底座(1209)上,所述壳体(1201)右端螺栓安装在夹板(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抓取薄片形式物料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机构(1204)由蜗杆(12041)、旋钮(12042)、框体(12043)、蜗轮(12044)和圆杆(12045)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泉王隆方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鸿全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