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在热处理炉中承托工件的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279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热处理炉中承托工件的托架,为由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以及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通过插接连接相互交叉构成格栅板结构,三者相互交叉之间的锐角夹角为60°,且由第一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第二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以及第三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进行穿透销接以加强连接;该托架为碳/碳复合材料材质,且为无焊接、无胶粘、纯插接构成的格栅板结构,材料优化与结构优化这两个方面的强强联合,最终解决了原耐热钢底板在高温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易高温变形、使用寿命短等的问题,且加大了工件的放置量,降低了热处理炉的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

A bracket for supporting workpieces in a heat treatment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在热处理炉中承托工件的托架
本技术涉及高温炉辅助工具
,尤其是一种用于在热处理炉中承托工件的托架。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热处理行业在真空钎焊、真空退火、真空渗碳、高压气淬等高温热处理炉内,承载工件用的承载底板多为耐热钢材质,其通常采用铸造方式加工而成,由于钢材的密度大,耐热钢底板的重量大,而且耐热钢在高温时的强度急剧下降,容易造成高温热变形,从而导致耐热钢底板的使用寿命短,使用寿命大多不到一年,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耐热钢底板变形也会对工件的热处理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底板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在热处理炉中承托工件的托架。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在热处理炉中承托工件的托架,包括多个长条形的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多个长条形的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多个长条形的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若干个用于加强连接的第一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若干个用于加强连接的第二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若干个用于加强连接的第三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多个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的长宽表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插接连接的插接槽,所述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插接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的宽度方向;多个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的长宽表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插接连接的插接槽,所述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插接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的宽度方向;多个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的长宽表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插接连接的插接槽,所述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插接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的宽度方向;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的长宽表面与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的长宽表面之间的锐角夹角为60°,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的长宽表面与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的长宽表面之间的锐角夹角为60°,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的长宽表面与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的长宽表面之间的锐角夹角为60°;所述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插接槽分别一一对应地插入所述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上与所述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相应的插接槽中,所述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插接槽分别一一对应地插入所述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上与所述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相应的插接槽中,所述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插接槽分别一一对应地插入所述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上与所述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相应的插接槽中,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以及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通过插接连接相互交叉构成格栅板结构;第一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的一端穿透内插在相邻两个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中的一个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销孔中,且第一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的另一端穿透内插在相邻两个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中的另一个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销孔中,第一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的长宽表面;第二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的一端穿透内插在相邻两个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中的一个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销孔中,且第二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的另一端穿透内插在相邻两个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中的另一个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销孔中,第二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的长宽表面;第三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的一端穿透内插在相邻两个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中的一个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销孔中,且第三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的另一端穿透内插在相邻两个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中的另一个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销孔中,第三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的长宽表面。优选的,所述托架为六边形的格栅板。优选的,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全部插接槽中的一部分插接槽的敞口均位于所述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的两条长度方向边中的其中一条长度方向边处,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全部插接槽中的剩余插接槽的敞口均位于所述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的两条长度方向边中的其中另一条长度方向边处;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全部插接槽中的一部分插接槽的敞口均位于所述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的两条长度方向边中的其中一条长度方向边处,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全部插接槽中的剩余插接槽的敞口均位于所述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的两条长度方向边中的其中另一条长度方向边处;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全部插接槽中的一部分插接槽的敞口均位于所述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的两条长度方向边中的其中一条长度方向边处,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全部插接槽中的剩余插接槽的敞口均位于所述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的两条长度方向边中的其中另一条长度方向边处。优选的,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任意两个相邻的插接槽的敞口交错布置于所述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的两条长度方向边处;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任意两个相邻的插接槽的敞口交错布置于所述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的两条长度方向边处;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任意两个相邻的插接槽的敞口交错布置于所述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的两条长度方向边处。优选的,所述第一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所述第二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以及第三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均为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直杆状销子。优选的,所述第一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所述第二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以及第三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的棱角为倒角结构。优选的,相邻的两个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之间的间距、相邻的两个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之间的间距以及相邻的两个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之间的间距相等。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热处理炉中承托工件的托架,为由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以及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通过插接连接相互交叉构成格栅板结构,三者相互交叉之间的锐角夹角为60°,且由第一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第二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以及第三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进行穿透销接以加强连接;该托架为碳/碳复合材料材质,由于碳/碳复合材料是碳纤维及其织物增强的碳基体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密度<2.0g/cm3)、高强度、高比模量、高导热性、低膨胀系数、摩擦性能好,以及抗热冲击性能好、尺寸稳定性高等优点,是如今在1650℃以上应用的少数备选材料,最高理论温度更高达2600℃,是最有发展前途的高温材料之一,实现了材料优化,获得了比原耐热钢底板更高的强度、比模量、导热性、耐高温性、摩擦性能、抗热冲击性能以及尺寸稳定性,获得了比原耐热钢底板更低的密度、自身重量以及热膨胀系数;且为无焊接、无胶粘、纯插接构成的格栅板结构,由于镂空所以减轻了自重,由于是相互插接连接,所以加工制作方便,快速插接,易于加工制作成型,局部损坏了,快速拆下损坏的碳/碳复合材料板,再插接上新的碳/碳复合材料板,易于快速维修与更换;材料优化与结构优化这两个方面的强强联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在热处理炉中承托工件的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长条形的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多个长条形的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多个长条形的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若干个用于加强连接的第一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若干个用于加强连接的第二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若干个用于加强连接的第三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n多个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的长宽表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插接连接的插接槽,所述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插接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的宽度方向;/n多个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的长宽表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插接连接的插接槽,所述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插接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的宽度方向;/n多个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的长宽表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插接连接的插接槽,所述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插接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的宽度方向;/n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的长宽表面与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的长宽表面之间的锐角夹角为60°,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的长宽表面与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的长宽表面之间的锐角夹角为60°,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的长宽表面与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的长宽表面之间的锐角夹角为60°;/n所述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插接槽分别一一对应地插入所述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上与所述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相应的插接槽中,所述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插接槽分别一一对应地插入所述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上与所述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相应的插接槽中,所述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插接槽分别一一对应地插入所述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上与所述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相应的插接槽中,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以及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通过插接连接相互交叉构成格栅板结构;/n第一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的一端穿透内插在相邻两个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中的一个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销孔中,且第一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的另一端穿透内插在相邻两个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中的另一个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销孔中,第一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的长宽表面;/n第二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的一端穿透内插在相邻两个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中的一个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销孔中,且第二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的另一端穿透内插在相邻两个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中的另一个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销孔中,第二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的长宽表面;/n第三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的一端穿透内插在相邻两个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中的一个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销孔中,且第三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的另一端穿透内插在相邻两个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中的另一个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销孔中,第三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的长宽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在热处理炉中承托工件的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长条形的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多个长条形的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多个长条形的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若干个用于加强连接的第一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若干个用于加强连接的第二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若干个用于加强连接的第三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
多个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的长宽表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插接连接的插接槽,所述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插接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的宽度方向;
多个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的长宽表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插接连接的插接槽,所述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插接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的宽度方向;
多个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的长宽表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插接连接的插接槽,所述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插接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的宽度方向;
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的长宽表面与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的长宽表面之间的锐角夹角为60°,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的长宽表面与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的长宽表面之间的锐角夹角为60°,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的长宽表面与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的长宽表面之间的锐角夹角为60°;
所述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插接槽分别一一对应地插入所述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上与所述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相应的插接槽中,所述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插接槽分别一一对应地插入所述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上与所述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相应的插接槽中,所述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插接槽分别一一对应地插入所述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上与所述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相应的插接槽中,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以及第三碳/碳复合材料板通过插接连接相互交叉构成格栅板结构;
第一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的一端穿透内插在相邻两个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中的一个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销孔中,且第一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的另一端穿透内插在相邻两个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中的另一个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销孔中,第一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碳/碳复合材料板的长宽表面;
第二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的一端穿透内插在相邻两个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中的一个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销孔中,且第二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的另一端穿透内插在相邻两个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中的另一个第二碳/碳复合材料板上的销孔中,第二碳/碳复合材料加强销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二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长颖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众弘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