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动摆线针轮变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8508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传动技术领域,特别是公开了一种差动摆线针轮变速装置,包括摆线齿轮,供摆线齿轮安装的安装腔设置在变速装置的机体上,其中,摆线齿轮由变速装置中的输入轴偏心驱动,摆线齿轮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外摆线齿,安装腔上与第一外摆线齿对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内摆线齿,摆线齿轮上设置有供变速装置的输出轴嵌设的凹腔,凹腔上设置有第一滚针和供第一滚针安装的第一凹槽,各个第一滚针围绕形成第二内摆线齿,输出轴上与第一滚针相对的面上设置有第二外摆线齿,第一外摆线齿的齿廓数大于或小于第二外摆线齿的齿廓数。采用上述结构,提供了一种由两级摆线齿轮构成的变速结构,且具有低传动比的差动摆线针轮变速装置。

Differential cycloid pin wheel speed chan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差动摆线针轮变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传动
,特别是一种差动摆线针轮变速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于机器人、精密机床、航空航天等精密伺服机构的传动装置要求有高传动精度,高传动刚度,传动比大,传动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传动回差小,转动件的转动惯量小等特点。现有技术中有一项名称为“双摆线针轮减速比差值减速摆线针轮减速机”申请号为201710375741.1专利,公开了一种采用双摆线轮安装在对应的大针齿壳和小针齿壳内,通过安装在大针齿壳和小针齿壳上的滚针与双摆线轮的大、小摆线面啮合,大针齿壳和小针齿壳通过轴承安装在一起,偏心轴通过轴承分别与大针齿壳、双摆线轮、小针齿壳装配在一起,偏心轴转动时双摆线轮在大针齿壳和小针齿壳内做摆线运动,因为大摆线轮与小摆线轮减速比不同,而两个摆线轮固定在一起,引起大摆线轮对应的针齿壳与小摆线轮对应的针齿壳有个转速差,利用此转速差形成减速。上述双摆线轮均是跟设置在大针齿壳和小针齿壳上的滚针啮合,上述技术方案只有高传动比,没有低传动比,应用范围小。专利技术内容为了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差动摆线针轮变速装置,包括摆线齿轮,供摆线齿轮安装的安装腔设置在变速装置的机体上,其中,摆线齿轮由变速装置中的输入轴偏心驱动,所述摆线齿轮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外摆线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上与第一外摆线齿对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内摆线齿,所述第一内摆线齿的齿廓数大于第一外摆线齿的齿廓数构成啮合的摆线运动,所述摆线齿轮上设置有供变速装置的输出轴嵌设的凹腔,所述凹腔的内周面上设置有沿其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一滚针和供第一滚针安装的第一凹槽,各个第一滚针裸露在第一凹槽外的部分围绕形成第二内摆线齿,所述输出轴上与第一滚针相对的面上设置有第二外摆线齿,所述第二内摆线齿的齿廓数大于第二外摆线齿的齿廓数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动摆线针轮变速装置,包括摆线齿轮,供摆线齿轮安装的安装腔设置在变速装置的机体上,其中,摆线齿轮由变速装置中的输入轴偏心驱动,所述摆线齿轮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外摆线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上与第一外摆线齿对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内摆线齿,所述第一内摆线齿的齿廓数大于第一外摆线齿的齿廓数构成啮合的摆线运动,所述摆线齿轮上设置有供变速装置的输出轴嵌设的凹腔,所述凹腔的内周面上设置有沿其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一滚针和供第一滚针安装的第一凹槽,各个第一滚针裸露在第一凹槽外的部分围绕形成第二内摆线齿,所述输出轴上与第一滚针相对的面上设置有第二外摆线齿,所述第二内摆线齿的齿廓数大于第二外摆线齿的齿廓数构成啮合的摆线运动,第一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武坤叶华平黄志欧日燊
申请(专利权)人:海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