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无人机机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8223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1:57
一种新型无人机机架,包括固定架和机臂,机臂分布在固定架四周且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机臂包括两根短机臂,两根短机臂位于同一轴线上且分别位于固定架的两侧,每根短机臂的两侧均设有一根长机臂,长机臂的内端端头靠近与其相应短机臂的内端端头;机臂位于同一平面内,短机臂上螺旋桨固定点所在同一圆的直径小于长机臂上螺旋桨固定点所在同一圆的直径,相邻机臂上安装螺旋桨的桨面之间的距离相同。将短机臂和长机臂结合设置,使得长机臂向短机臂内端端部折叠,同时短机臂向下折叠后,折叠后机架整体结构较小,便于收纳;在每根短机臂两侧设置长机臂后,相邻所述机臂上安装螺旋桨的桨面之间的距离相同,保证具有大载重能力的同时满足飞控的要求。

A new type of UAV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无人机机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无人机机架。
技术介绍
近年来无人机市场的发展,小型无人机由于成本低、易于使用等特点,在消费和工业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结构简单易维护和可垂直起降的方便性等优点迅速获得市场的认可。目前多旋翼无人机主要以电动为主,在电力巡检,物流运输,公安消防,农业植保,测绘等领域均有发展。无人机机架作为无人机最主要的部分之一,其结构形状多式多样,而其不同的结构也相匹配着无人机的功能和作用,但都必须满足飞控和载重的需求。现有无人机由于对收纳的需求,将机臂设置成可折叠结构,但由于折叠空间的限制,具有折叠功能的机臂不能设置太长,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整机的载重,现需要一种具有大载重能力且方便设置折叠机臂的机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无人机机架。一种新型无人机机架,包括固定架和机臂,所述机臂分布在所述固定架四周且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包括两根短机臂,所述两根短机臂位于同一轴线上且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架的两侧,每根所述短机臂的两侧均设有一根长机臂,所述长机臂的内端端头靠近与其相应所述短机臂的内端端头;所述机臂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短机臂上螺旋桨固定点所在同一圆的直径小于所述长机臂上螺旋桨固定点所在同一圆的直径,相邻所述机臂上安装螺旋桨的桨面之间的距离相同。进一步为:所述固定架包括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机臂的内端端部位于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在所述机臂的内端端头和内端端部均设有管夹,所述管夹的上下端面分别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结构简单便于装配,机架重量轻。进一步为:所述短机臂与其两侧长机臂的内端端头均固定连接在内管夹上,所述内管夹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在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侧侧面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组合形成C字型,该C字型结构朝向所述固定架的中心位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中部均开设有通孔,在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上端端面上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槽底与所述通孔相通,在所述固定槽内固设有锁紧块,所述锁紧块的下端面与所述通孔相匹配;所述短机臂活套在所述第一固定块的通孔内并与该通孔内壁贴合,所述长机臂活套在所述第二固定块的通孔内并与该通孔内壁贴合,所述锁紧块锁扣在所述机臂的上部;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进一步为:所述固定槽下部与所述通孔的上部相匹配,在所述通孔两侧的侧壁内对应所述固定槽左右两端的位置形成固定台,所述锁紧块与所述固定槽相匹配,所述锁紧块左右两端端部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通孔两侧的固定台上。锁紧块通过螺钉固定后,扣住并压紧机臂。进一步为:所述通孔为圆形,在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上对应所述通孔下侧壁的位置均为镂空的框架式结构;所述锁紧块为镂空的框架式结构。减轻本专利技术的设计重量。进一步为:在所述通孔和机臂之间设有垫套,所述垫套分别与所述通孔内壁、机臂外壁贴合。垫套套在机臂后通过锁紧块锁紧,固定效果更好。进一步为:在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左右两侧的上下端面上均开设有螺钉孔。螺钉孔用于与无人机的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将短机臂和长机臂结合设置,使得长机臂向短机臂内端端部折叠,同时短机臂向下折叠后,折叠后机架整体结构较小,便于收纳;在每根短机臂两侧设置长机臂后,相邻所述机臂上安装螺旋桨的桨面之间的距离相同,保证具有大载重能力的同时满足飞控的要求;另外,内管夹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组合形成C字型,结构强度大,不易形变;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锁紧块均为镂空结构,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整体重量减轻;锁紧块装入固定槽后将扣住并压紧,结构简单易操作,便于装配;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易装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机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内管夹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锁紧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垫套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外管夹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架;11、上固定板;12、下固定板;21、短机臂;22、长机臂;31、内管夹;32、外管夹;1a、第一固定块;2a、第二固定块;3a、垫套;4a、固定槽;5a、锁紧块;6a、螺钉孔;7a、通孔;71a、固定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例中的左、中、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一种新型无人机机架,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架1和机臂,所述机臂分布在所述固定架1四周且与所述固定架1固定连接,所述机臂包括两根短机臂21,所述两根短机臂21位于同一轴线上且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架1的两侧,每根所述短机臂21的两侧均设有一根长机臂22,所述长机臂22的内端端头靠近与其相应所述短机臂21的内端端头;所述机臂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短机臂21上螺旋桨固定点所在同一圆的直径小于所述长机臂22上螺旋桨固定点所在同一圆的直径,相邻所述机臂上安装螺旋桨的桨面之间的距离相同。其中,结合图2和图3所示3,所述固定架1包括上固定板11和下固定板12,所述机臂的内端端部位于所述上固定板11和下固定板12之间,在所述机臂的内端端头和内端端部均设有管夹,所述管夹的上下端面分别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板11和下固定板12上。所述短机臂21与其两侧长机臂22的内端端头均固定连接在内管夹31上,结合图4所示,所述内管夹31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固定块1a和第二固定块2a,在所述第一固定块1a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固定块2a,所述第二固定块2a的内侧侧面与所述第一固定块1a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1a和第二固定块2a组合形成C字型,该C字型结构朝向所述固定架1的中心位置;结合图5和图6所示,在所述第一固定块1a和第二固定块2a的中部均开设有通孔7a,在所述第一固定块1a和第二固定块2a的上端端面上均开设有固定槽4a,所述固定槽4a的槽底与所述通孔7a相通,在所述固定槽4a内固设有锁紧块5a,所述锁紧块5a的下端面与所述通孔7a相匹配;所述短机臂21a活套在所述第一固定块1a的通孔7a内并与该通孔7a内壁贴合,所述长机臂22活套在所述第二固定块2a的通孔7a内并与该通孔7a内壁贴合,所述锁紧块5a锁扣在所述机臂的上部;所述第一固定块1a和第二固定块2a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板11和下固定板12上;所述固定槽4a下部与所述通孔7a的上部相匹配,在所述通孔7a两侧的侧壁内对应所述固定槽4a左右两端的位置形成固定台71a,所述锁紧块5a与所述固定槽4a相匹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无人机机架,包括固定架和机臂,所述机臂分布在所述固定架四周且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包括两根短机臂,所述两根短机臂位于同一轴线上且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架的两侧,每根所述短机臂的两侧均设有一根长机臂,所述长机臂的内端端头靠近与其相应所述短机臂的内端端头;所述机臂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短机臂上螺旋桨固定点所在同一圆的直径小于所述长机臂上螺旋桨固定点所在同一圆的直径,相邻所述机臂上安装螺旋桨的桨面之间的距离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无人机机架,包括固定架和机臂,所述机臂分布在所述固定架四周且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包括两根短机臂,所述两根短机臂位于同一轴线上且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架的两侧,每根所述短机臂的两侧均设有一根长机臂,所述长机臂的内端端头靠近与其相应所述短机臂的内端端头;所述机臂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短机臂上螺旋桨固定点所在同一圆的直径小于所述长机臂上螺旋桨固定点所在同一圆的直径,相邻所述机臂上安装螺旋桨的桨面之间的距离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无人机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机臂的内端端部位于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在所述机臂的内端端头和内端端部均设有管夹,所述管夹的上下端面分别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无人机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机臂与其两侧长机臂的内端端头均固定连接在内管夹上,所述内管夹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在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侧侧面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组合形成C字型,该C字型结构朝向所述固定架的中心位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中部均开设有通孔,在所述第一固定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雷孙伟崔磊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正大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