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天窗安装的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8190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汽车车身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身天窗安装的框架结构。改变了传统的天窗安装方式,采用侧围总成和前顶横梁、加强梁形成框架,减少安装时间和安装后的漏水风险,降低了天窗、车身的成本。包括左侧围总成、右侧围总成、前顶横梁内板总成、前顶横梁加强板、顶盖、加强梁总成、后顶横梁总成,其中:左侧围总成、右侧围总成对称左右平行设置,而左侧围总成、右侧围总成的尾端焊接连接设置尾箱设置内板,尾箱设置内板悬挂焊接连接后顶横梁总成,前顶横梁加强板和加强梁总成一前一后与左、右侧围总成围成内部为口字形状形成天窗安装台,天窗安装台上扣合或盖合设置顶盖,形成整体为三横杠的天窗安装框架结构。

A frame structure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body skyl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身天窗安装的框架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汽车车身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固定天窗安装框架的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全球面临能源及环境问题,电动汽车是未来发展趋势,未来将逐渐替代传统汽油车,所以需要电动车更好轻量化、更好的安全性,更可靠的车身结构;汽车而配备天窗,可有效提高舱室内采光效果,提升客户体验,让永和有更舒适的乘车体验,固定天窗拥有更低的成本,让更多的客户可以购买,并降低使用过程中的风险,提高舒适性,降低漏水风险,车身提供可靠、稳定、便利的安装点、面,也可以减少安装所需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天窗安装框架结构,改变了传统的天窗安装方式,采用侧围总成和前顶横梁、加强梁形成框架,提高安装面的刚度,提升整车扭转刚度,减少安装时间和安装后的漏水风险,降低了天窗、车身的成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一种汽车天窗安装框架结构,包括左侧围总成、右侧围总成、前顶横梁内板总成、前顶横梁加强板、顶盖、加强梁总成、后顶横梁总成,其中:左侧围总成、右侧围总成对称左右平行设置,两者头部朝内延伸的顶端弯额内板悬挂焊接设置前顶横梁内板总成,并在前顶横梁内板总成上叠加焊接前顶横梁加强板,而左侧围总成、右侧围总成的尾端焊接连接设置尾箱设置内板,尾箱设置内板悬挂焊接连接后顶横梁总成,后顶横梁总成上扣接或焊接加强梁总成,前顶横梁加强板和加强梁总成一前一后与左、右侧围总成围成内部为口字形状形成天窗安装台,天窗安装台上扣合或盖合设置顶盖,形成整体为三横杠的天窗安装框架结构;所述前顶横梁内板总成与前顶横梁加强板焊接在顶端弯额处设置前额搭接槽,所述前额搭接槽包括顶槽板、底槽板,两者头尾夹合焊接连接为一体,且所述前额搭接槽头端形成上抬槽,尾端形成下沉槽,且顶槽板、底槽板的头尾夹合处还设置有水压铸挤槽。作为优选尾箱设置处设置有车尾横梁搭接槽,所述车尾横梁搭接槽包括前槽片、中槽片、内槽片,三者头尾相堆叠,焊接成一体,且将整个结构成型为L形状,三者中间相互间隔形成前方的顶盖焊接槽和后方的横梁焊接槽。作为优先所述前槽片包括顶部头端的横夹片、横夹片后端的向上凸片、向上凸片后方延伸设置出的向外凸片、向外凸片后方向下延伸设置出的波浪片,以及波浪片尾端的尾夹片;所述中槽片包括顶部头端的中横夹片、中横夹片后端的向外中凸片、外中凸片底部延伸设置的中尾夹片;所述内槽片包括设置在中横夹片底部的内槽顶夹片、内槽顶夹片向下设置的内凹片,内凹片底部设置的千弯弧片,千弯弧片尾端向下设置并贴合在中尾夹片后方的后尾夹片。进一步,前顶横梁内板总成与前顶横梁加强板先焊接成前顶横梁总成。进一步,前顶横梁内板总成与左、右侧围总成中的前顶横梁连接板搭接,前顶横梁加强板与左、右侧围总成中的侧围外板搭接。进一步,前顶横梁加强板上设计为前风挡玻璃及固定玻璃天窗的涂胶面,涂胶面上部为固定天窗安装台,宽度≥20mm,涂胶面下部为前风挡天窗安装台,宽度≥20mm。进一步,左侧围总成1、右侧围总成2朝内冲压塑形设置侧围外板104,为保证涂胶面,侧围外板焊接边宽度为34mm,提供天窗安装面。进一步,顶盖设计有固定天窗安装台,涂胶面宽度为22mm。提供天窗安装面,并且提供非常紧密贴合的涂胶面槽体,防止涂胶挤压。进一步,顶盖与固定玻璃间存在间隙,由固定玻璃天窗上设计密封条遮挡间隙。进一步,顶盖与左侧围总成、右侧围总成、前顶横梁总成形成口字框架结构。可提供天窗完整的安装面,并可提升整车扭转刚度。该天窗安装框架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前顶横梁总成与侧围总成形成封闭腔体和槽体结构,可提升顶盖抗压效果,提升整车扭转刚度,增加安全性能,而且还能防止部件的脱落以及天窗异响;2顶盖与顶盖后加强梁形成空腔,并可与C柱形成环状结构,提升整车扭转刚度,增加安全性能;3天窗采用涂胶形式安装在平缓曲面上,可提升密封性能,并降低了天窗成本;4天窗安装点均为空腔的连接边界上,无悬臂结构,安装面刚度值高。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天窗安装框架结构俯视图;图2:本专利技术后地板框架结构侧视图;图3:本专利技术后地板框架结构等轴视图;图4:图3中A-A局部剖面图;图5:图3中B-B局部剖面图;图6:图3中C-C局部剖面图;图7:图3中D-D局部剖面图;图8:图3中E-E局部剖面图。图中:左侧围总成1、右侧围总成2、前顶横梁内板总成3、前顶横梁加强板4、顶盖5、加强梁总成6、后顶横梁总成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所示出一种汽车天窗安装框架结构,包括左侧围总成1、右侧围总成2、前顶横梁内板总成3、前顶横梁加强板4、顶盖5、加强梁总成6、后顶横梁总成7,这里的组件采用现有天窗车体技术中的相同形状组件结构即可,采购方可以来自订货厂家,比如采用比亚迪元系列,其中:不同于现有技术的是前顶横梁内板总成3、前顶横梁加强板4、顶盖5、加强梁总成6、后顶横梁总成7我们将采用不同的冲压结构将其冲压为图2、3截面的冲压结构,然后再进行组装,继续如图1将其中:左侧围总成、右侧围总成对称左右平行设置,两者头部朝内延伸的顶端弯额内板101悬挂焊接设置前顶横梁内板总成3,并在前顶横梁内板总成3上叠加焊接前顶横梁加强板4,而左侧围总成、右侧围总成的尾端焊接连接设置尾箱设置内板102,尾箱设置内板102悬挂焊接连接后顶横梁总成7,后顶横梁总成7上扣接或焊接加强梁总成6,前顶横梁加强板4和加强梁总成6一前一后与左、右侧围总成围成内部为口字形状形成天窗安装台103,天窗安装台103上扣合或盖合设置顶盖5,形成整体为三横杠的天窗安装框架结构;左右各平行竖向设置的车顶框架结构,且如上面所述,前部会设置前顶横梁内板总成3、前顶横梁加强板4、顶盖5、加强梁总成6的综合支撑结构,在前部具有非常强的支撑和抗冲击能力;前顶横梁总成与侧围总成、后顶横梁总成形成封闭腔体和槽体结构,可提升顶盖抗压效果,提升整车扭转刚度,增加安全性能,而且还能防止部件的脱落以及天窗异响;左侧围总成1、右侧围总成2、前顶横梁内板总成3、前顶横梁加强板4、顶盖5、加强梁总成6、后顶横梁总成7,都是采用金属一体冲压或水压制成,他们会形成下述特别的结构和形状,以达到通过结构组合达到顶盖与顶盖后加强梁形成空腔,并可与C柱形成环状结构,提升整车扭转刚度,增加安全性能的功能;顶盖与顶盖后加强梁形成空腔,并可与C柱形成环状结构,提升整车扭转刚度,增加安全性能;且前顶横梁内板总成3与左、右侧围总成中的前顶横梁连接板搭接,前顶横梁加强板4与左、右侧围总成中的侧围外板搭接;固定式天窗玻璃提供安装框架,可提高车身的扭转刚度,降低天窗安装风险及成本,同时提升密封性能及安全性能。在天窗结构上,如图1、2、6所示,前顶横梁加强板4上设计为前风挡玻璃及固定玻璃天窗的涂胶面,台阶面上部为固定天窗安装台,宽度≥20mm,台阶面下部为前风挡天窗安装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天窗安装框架结构,包括左侧围总成(1)、右侧围总成(2)、前顶横梁内板总成(3)、前顶横梁加强板(4)、顶盖(5)、加强梁总成(6)、后顶横梁总成(7),其中:左侧围总成、右侧围总成(2)对称左右平行设置,两者头部朝内延伸的顶端弯额内板(101)悬挂焊接设置前顶横梁内板总成(3),并在前顶横梁内板总成(3)上叠加焊接前顶横梁加强板(4),而左侧围总成、右侧围总成(2)的尾端焊接连接设置尾箱设置内板(102),尾箱设置内板悬挂焊接连接后顶横梁总成(7),后顶横梁总成(7)上扣接或焊接加强梁总成(6),前顶横梁加强板(4)和加强梁总成(6)一前一后与左侧围总成(1)、右侧围总成(2)围成内部为口字形状形成天窗安装台(103),天窗安装台(103)上扣合或盖合设置顶盖(5),形成整体为三横杠的天窗安装框架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14 CN 20181107077841.一种汽车天窗安装框架结构,包括左侧围总成(1)、右侧围总成(2)、前顶横梁内板总成(3)、前顶横梁加强板(4)、顶盖(5)、加强梁总成(6)、后顶横梁总成(7),其中:左侧围总成、右侧围总成(2)对称左右平行设置,两者头部朝内延伸的顶端弯额内板(101)悬挂焊接设置前顶横梁内板总成(3),并在前顶横梁内板总成(3)上叠加焊接前顶横梁加强板(4),而左侧围总成、右侧围总成(2)的尾端焊接连接设置尾箱设置内板(102),尾箱设置内板悬挂焊接连接后顶横梁总成(7),后顶横梁总成(7)上扣接或焊接加强梁总成(6),前顶横梁加强板(4)和加强梁总成(6)一前一后与左侧围总成(1)、右侧围总成(2)围成内部为口字形状形成天窗安装台(103),天窗安装台(103)上扣合或盖合设置顶盖(5),形成整体为三横杠的天窗安装框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天窗安装的框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前顶横梁内板总成(3)与前顶横梁加强板(4)焊接在顶端弯额处设置前额搭接槽(101-1),所述前额搭接槽包括顶槽板(101-2)、底槽板(101-3),两者头尾夹合焊接连接为一体,且所述前额搭接槽头端形成上抬槽(101-4),尾端形成下沉槽(101-5),且顶槽板、底槽板的头尾夹合处(101-6)还设置有水压铸挤槽(10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天窗安装的框架结构,其特征是:尾箱设置处(102)设置有车尾横梁搭接槽(102-1),所述车尾横梁搭接槽包括前槽片(102-2)、中槽片(102-3)、内槽片(102-4),三者头尾相堆叠,焊接成一体,且将整个结构成型为L形状,三者中间相互间隔形成前方的顶盖焊接槽(102-5)和后方的横梁焊接槽(102-6)。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忠良朱木火康家瑶朱方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爱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