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燃料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528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功能燃料炉,其特征是:该燃烧炉有一外壳,外壳的一个侧壁上连接有炉门,炉门的上方有上风门;下方有下风门,在炉门上装嵌有玻璃,在外壳内的下部连接有炉栅;上部连接有挡火板、进风管、导风板,在壳体的上端有烟囱连接件。(*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料炉,特别是一种多功能燃料炉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使用的火炉有一炉体,炉体内有炉胆,在炉胆与炉体之间有保温层,一般在火炉的下部设置有炉门,上部设有排气烟囱。火炉是冬季广泛使用的取暖设备,火炉采用底部进风、供氧,使燃料在炉膛内燃烧,炉体通过上部的排气烟囱向外排气,燃烧不充分,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较高,环境污染较重;炉体四周封闭,人们在取暖时看不到炉内的火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燃烧效率高、视觉观赏性能好、环境污染少的多功能燃料炉。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燃烧炉有一外壳,外壳的一个侧壁上连接有炉门,炉门的上方有上风门;下方有下风门,在炉门上装嵌有玻璃,在外壳内的下部连接有炉栅;上部连接有挡火板、进风管、导风板,在壳体的上端有烟囱连接件。导风板位于壳体内炉门的上方,并向下弯折,挡在上风门的进风口处;挡火板位于壳体内的后方,并向后下方倾斜;进风管位于挡火板的底平面上;上风门和下风门位于炉门上。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在炉门设置有大面积的玻璃窗,从炉门就可以清楚的观看到炉内燃烧、跳跃的火焰,在壳体上增加可调节的上风门,从上风门进入的新鲜空气,途经导风板,在玻璃炉门上形成一道风幕,阻止炉火接触玻璃,延长了玻璃的使用寿命,保持了玻璃的清洁,在壳体内增加可调节的进风管,从进风管给入的新鲜空气,以及从上风门进入的新鲜空气与炉内的火焰、废气混合后,再次强化二次燃烧,进一步减少了废气中的一氧化碳的含量,对环境污染少,达到了本技术的目的。该燃料炉结构简单,能通过炉门上大面积的玻璃窗观看炉内燃烧、跳跃的火焰,并可通过调节上风门和进风管的进风量,强化燃烧,提高燃烧效率,减少了一氧化碳的排出量,进一步降低了环境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该燃烧炉有一外壳5,外壳5的一个侧壁上连接有炉门9,炉门9的上方有上风门7;下方有下风门10,在炉门9上装嵌有玻璃8,在外壳5内的下部连接有炉栅11;上部连接有挡火板3、进风管4、导风板6,在壳体5后侧壁的上端有烟囱连接件1。导风板6位于壳体5内炉门9的上方,并向下弯折,挡在上风门7的进风口处;挡火板3位于壳体5内的后方,并向后下方倾斜;进风管4位于挡火板3的底平面上;上风门7和下风门10位于炉门5上,在炉体内侧壁上连接有耐火砖2;底部有灰盒,该燃料炉能使用如木炭、木材、煤碳等多种固体燃料。使用时,当固体燃料在炉栅11上引燃后,从下风门10进入的空气由下而上通过炉栅11参与燃烧,火焰及燃烧产生的含有一氧化碳的的废气上升遇到挡火板3,改变路径;从挡火板3下设的一排或几排进风管4给入的新鲜空气,以及从上风门7给入的新鲜空气,与火焰与废气混合,再次强化二次燃烧,进一步减少废气中的一氧化碳的排出量。在燃烧过程中,为了保持炉门9上的玻璃8不被炉火熏黑,从上风门7进入的新鲜空气,途经导风板6,在炉门9的玻璃8上形成一道风幕,阻止炉火接触玻璃8,空气进入参与二次燃烧,废气等绕过挡火板3进入废气室,通过烟囱连接件1、烟囱排炉体5外。实施例2在壳体的上端面上连接有烟囱连接件1。其它与实施例1同,略。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燃料炉,其特征是该燃烧炉有一外壳,外壳的一个侧壁上连接有炉门,炉门的上方有上风门;下方有下风门,在炉门上装嵌有玻璃,在外壳内的下部连接有炉栅;上部连接有挡火板、进风管、导风板,在壳体的上端有烟囱连接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燃料炉,其特征是导风板位于壳体内炉门的上方,并向下弯折,挡在上风门的进风口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燃料炉,其特征是挡火板位于壳体内的后方,并向后下方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燃料炉,其特征是进风管位于挡火板的底平面上;上风门和下风门位于炉门上。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燃料炉,属于燃料炉。该燃烧炉有一外壳,外壳的一个侧壁上连接有炉门,炉门的上方有上风门;下方有下风门,在炉门上装嵌有玻璃,在外壳内的下部连接有炉栅;上部连接有挡火板、进风管、导风板,在壳体的上端有烟囱连接件。在炉门设置有玻璃窗,从炉门就可以清楚的观看到炉内燃烧、跳跃的火焰,在壳体上增加可调节的上风门,从上风门进入的新鲜空气,在壳体内增加可调节的进风管,从进风管给入的新鲜空气,以及从上风门进入的新鲜空气与炉内的火焰、废气混合后,再次强化二次燃烧。该燃料炉结构简单,通过调节上风门和进风管的进风量,强化燃烧,提高燃烧效率,减少了一氧化碳的排出量,进一步降低了环境污染。文档编号F24B1/00GK2625744SQ0325887公开日2004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13日专利技术者丁家亮, 丁恩振 申请人:徐州润博铸锻件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家亮丁恩振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润博铸锻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