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节能快速自动燃油中央热水炉,由箱壳,第二、二、三级燃烧炉和电脑控制箱等组成,特征是第一、二、三级燃烧炉首尾相连成一体,组成三级变速换热三缓冲传热,燃油从第一级燃烧炉进入后对炉膛炉胆、热交换管加热,最后从烟囱排出。具有重量轻、造价低、经久耐用、水质清洁卫生、“三废”排放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产热水快,30秒钟可连续供应热水,节能效果达90-95%热效率适于机关、集体、饭店等使用。(*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热水炉,特别是一种卧式节能快速自动燃油中央热水炉。通常烧制热水炉是用锅灶烧,也有锅炉烧,但热效率低,不方便,对环境易造成污染,最近专利技术的铝制快速节能热水器的热效率提高了,制造容易了,但效果还不够理想,热效率最高只达76%左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量轻、造价低、经久耐用,水质清洁卫生,“三废”排放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热效率高的卧式节能快速自动燃油中央热水炉。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燃烧机燃烧的油火通过第一级燃烧炉的火道对炉堂炉胆内胆和热交换管加热,油水烧至炉尾后,经连通第二级燃烧炉的火道通至第二级燃烧炉堂炉胆内胆、热交换管加热,然后再经第二级燃烧炉尾通至第三级燃烧炉的火道,通至第三级燃烧炉堂炉胆内胆、热交换管加热,尾烟最后从第三级燃烧炉的尾端烟囱排出。由第一、二、三级燃烧炉连为一体组成三级吸热并变速换热(三缓冲传热)。储水管装有连通第一级燃烧炉内的管道,水从上面效至炉内胆至外胆之间的储水夹层和热交换管内,至各燃烧炉胆夹层内,水也可分成三条连通管至各燃烧炉,装上三个管阀、开关水。第一级燃烧炉与第二级燃烧炉至第三级燃烧炉相连通并相应装上排气管,排污管、出热水、出开水管和探头、温度计等。各管口引装出箱壳外,壳底装有车轮可滚动以减轻劳力搬动。再在箱壳第二级燃烧室外的高度装上电脑控制箱,即可实现远距离操纵燃烧机燃烧、水温、供水和开放热水、开水。燃烧炉是卧式安装,也可是立式安装。本技术采用卧式安装。本技术的优点是,设计合理、制造容易、安装使用方便、安全可靠、重量轻、造价低、经久耐用、水质清洁卫生、“三废”排放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产热水快,点火30秒钟后可连续供应热水,节能效果达90-95%热效率。适于机关、学校、集体、单位等使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主视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外形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级燃烧室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级燃烧室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三级燃烧室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外形主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外形俯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外形右视图。图9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外形左视图。图10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外形左视半剖视图。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中,烟囱(1)、排气管(2)、储水箱(3)、炉膛(4)、炉堂火道(5)、车轮(6)、连通尾烟火道(7)、电脑控制箱(8)、燃烧机(9)、外壳(10)、热交换火管(11)、热交换储水夹层(12)、外胆(13)、内胆(14)、排污管(15)、出开水管(16)、出热水管(17)、排污管(18)、出热水水管(19)、连接板底(20)、排气管(21)、水位计(22)、探头管(23)、第一级燃烧加热炉(24)、出水管(25)、第二级回收燃烧加热炉(26)、联接片(27)、温度计(28)、第三级回收燃烧燃烧炉(29)、排气管(30)、通气管(31、32)、第一级燃烧加热炉(33)、第二级燃烧加热炉(34)、第三级燃烧加热炉(35)、热交换火管(36)、连通尾烟火道(37)。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燃烧炉和外壳(10)、烟囱(1)等均采用金属板管焊接做成,燃烧炉的内外胆(13、14)之间是储水夹层(12),内胆(14)里布置有一排一排按品字形排放的热交换管(11),炉内胆后部是热交换管(36),也按品字形一排一排布置安放,热交换管(11)是横卧式布置安放,管(36)是与之垂直的竖立式布置安放,第二、第三级燃烧加热炉(34、(5)炉堂炉胆,热交换管布局也与第一级的布局相同,炉堂通过火道(7)连通,第一级燃烧炉(33),头部炉通过火道(7)。第二级燃烧炉(34)尾部炉堂,第二级燃烧炉尾部炉堂通过火道(37)连通第三级燃烧炉(35)头部炉堂,第三级燃烧炉(35)尾部炉堂连通烟囱(1)。管(36)外侧的内、外胆(13、14)连接一管道火道(7)至第二级燃烧炉(34)内外胆,把第一级燃烧炉(33)的尾热引至第二级燃烧炉(34)炉堂内胆、热交换管,第二级燃烧炉(34)的尾端也有火道(37)把第二级燃烧炉(34)尾热引至第三级燃烧炉(35)炉堂内胆、热交换管,最后所剩无几的尾烟从烟囱(1)排放出。第一级燃烧炉(33)的头端口安装有燃烧机(9),燃烧机(9)出火口通过大道(5)至内胆(14)里的炉堂(4),炉堂(4)通至内胆(14)和热交换管(11、36)。这样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燃烧炉(33、34、35)相互连通成一体,在第三级燃烧炉(35)顶上装储水箱(3),储水箱(3)至第一级炉(33)有连通管(31、32)连通,及至燃烧炉(34、35)相通。最后在外面包边圈围相应装上外壳(10),外壳(10)底下装车轮(6)以利于方便搬动,在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燃烧炉(33、34、35)体外相应装上出热水、开水管(16、17、19、25),排气管(2、21、30),排污管(15、18),水位计(22)、探头(23)、温度计(28)、在外壳(10)外的适合人手举起按动电脑的高度约是第二级燃烧炉(34)箱壳外的位置安装有电脑操作控制箱(8),箱(8)包括有供水、开放热水、水温监控,燃烧机控制等的电路系统。安装使用时,把储水箱里的水放至各燃烧炉的内胆至外胆的储水夹层,检查保障第一级、第二、第三级燃烧炉的尾首火道通道连通,各供、排水、排气管通畅状况,探头、温度计安装状况,电脑控制箱的电路连接控制燃烧炉的各电路连接完善状况,燃烧机出口对通火道和燃烧炉炉堂状况,即可点火燃烧机喷头的燃油燃烧。油火从炉堂入,对内胆热交换管加热,尾热从火道通入至第二级燃烧炉内胆,热交换管,燃烧尾热再通入至第三燃烧炉对炉内胆、热交换管加热。最后所剩无几的尾热从烟囱排出。炉内的高压可从排气管排出卸压。这样该炉就具有快速节能高效特点,更具有三级变速换热三缓冲传热,产热水快、点火30秒后可连续供应热水,节能效果达90-95%热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卧式节能快速自动燃油中央热水炉,包括由外壳、热交换火管、炉堂炉胆、燃烧机、车轮、烟囱,其特征在于燃烧机(9)经燃烧的油火通过第一级燃烧炉(33)的火道(5)对炉堂炉胆内胆(14)、热交换管(11)、热交换管(16)加热,尾烟从火道(7)连通第二级燃烧炉(34)内胆炉堂里的热交换火管(37)加热,尾烟从火道(39)连通,对第三级燃烧炉(35)炉堂内胆里的火管(38)加热,尾烟最后从烟囱(1)排出,燃烧炉内卸压气体从排气管(2、21、30)排出炉外,储水箱(3)有连通管(32)与第一级燃烧炉(33)的管(31)连通至储水夹层(12),夹层(12)与内胆里的热交换火管(11)连通,也相应连通第二、三级燃烧炉(34、35)内胆里的热交换火管。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节能快速自动燃油中央热水炉,其特征在于第一、二、三级燃烧炉(33、34、35)尾首连通为一体后,炉体外装有外壳(10),在外壳(10)外装有电脑控制箱(8)。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节能快速自动燃油中央热水炉,由箱壳,第二、二、三级燃烧炉和电脑控制箱等组成,特征是第一、二、三级燃烧炉首尾相连成一体,组成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节能快速自动燃油中央热水炉,包括由外壳、热交换火管、炉堂炉胆、燃烧机、车轮、烟囱,其特征在于燃烧机(9)经燃烧的油火通过第一级燃烧炉(33)的火道(5)对炉堂炉胆内胆(14)、热交换管(11)、热交换管(16)加热,尾烟从火道(7)连通第二级燃烧炉(34)内胆炉堂里的热交换火管(37)加热,尾烟从火道(39)连通,对第三级燃烧炉(35)炉堂内胆里的火管(38)加热,尾烟最后从烟囱(1)排出,燃烧炉内卸压气体从排气管(2、21、30)排出炉外,储水箱(3)有连通管(32)与第一级燃烧炉(33)的管(31)连通至储水夹层(12),夹层(12)与内胆里的热交换火管(11)连通,也相应连通第二、三级燃烧炉(34、35)内胆里的热交换火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宪南,
申请(专利权)人:黄宪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