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端盖及分体式制动器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0987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后端盖,包括端盖本体和轴安装孔,端盖本体上开设轴安装孔,端盖本体一侧设有连通区域,连通区域一端为进气口,其另一端为出气口,连通区域内填充吸附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后端盖上设置了连通区域,利用电机内部气体外圈压力大、内圈压力小的现象,改变电机内部气体流动的方向,进而使得摩擦片磨损后产生的粉尘随气体流动路线运动,即粉尘从进气口处进入连通区域,气体从连通区域的出气口离开,粉尘被连通区域内的吸附材料锁定,使得往编码器方向流动的粉尘数量减少,减小编码器码盘被粉尘污染的概率,编码器运行的可靠性提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分体式制动器电机,包括一种后端盖,所述的后端盖为上述的一种后端盖。

Rear end cover and split brake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端盖及分体式制动器电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
,具体地说是一种后端盖及分体式制动器电机。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我国机器人行业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而作为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伺服电机研发在紧密进行中。搭载传统后端盖的分体式制动器电机,伺服电机的编码器为高精度产品,编码器码盘要求整洁无尘。分体式制动器在电机紧急制动时,摩擦片与衔铁摩擦并发生磨损,摩擦片磨损后会产生大量粉尘,粉尘将通过后端盖与轴的间隙泄露到编码器码盘,编码器码盘接触粉尘后,编码器通讯会受到影响,降低伺服电机可靠性,严重时编码器无法通讯,因此,需要尽量减少往编码器方向移动的粉尘数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后端盖,用以解决摩擦片工作引起粉尘外泄的问题,达到有效降低粉尘外泄概率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分体式制动器电机,用以解决粉尘外泄引起编码器故障的问题,达到提升电机使用可靠性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后端盖,包括端盖本体和轴安装孔,端盖本体上开设轴安装孔,其特征在于:端盖本体一侧设有连通区域,连通区域一端为进气口,其另一端为出气口,连通区域内填充吸附材料。进一步的,所述的连通区域为多个直线型腔体组成。进一步的,所述的连通区域为多个弯曲型腔体组成。进一步的,所述的连通区域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位于出气口外侧,第一进气口位于第二进气口外侧。进一步的,所述的吸附材料为能够吸附粉尘的海绵。<br>进一步的,所述的连通区域设置多个,且连通区域以轴安装孔为中心圆周分布。一种分体式制动器电机,包括一种后端盖,所述的后端盖为上述的一种后端盖。进一步的,所述的分体式制动器电机还包括转轴、轴承、中端盖、机壳、编码器以及分体式制动器,机壳内设有后端盖,轴安装孔内设有转轴,转轴一端设有编码器,转轴另一端设有分体式制动器,分体式制动器与中端盖连接,中端盖通过轴承与转轴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分体式制动器包括制动器铁芯、引出线、摩擦片、轮毂、衔铁、绕组和骨架,转轴上依次设有轮毂、衔铁、制动器铁芯,轮毂位于后端盖一侧,轮毂与衔铁之间设有摩擦片,制动器铁芯上设有骨架,骨架上安装绕组,绕组连接引出线一端,引出线的另一端穿过机壳。进一步的,所述的编码器包括编码器主体、编码器码盘和编码器盖,编码器码盘一侧与转轴连接,其另一侧与编码器主体连接,编码器盖与后端盖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在后端盖上设置了连通区域,利用电机内部气体外圈压力大、内圈压力小的现象,改变电机内部气体流动的方向,进而使得摩擦片磨损后产生的粉尘随气体流动路线运动,即粉尘从进气口处进入连通区域,气体从连通区域的出气口离开,粉尘被连通区域内的吸附材料锁定,使得往编码器方向流动的粉尘数量减少,减小编码器码盘被粉尘污染的概率,编码器运行的可靠性提升。本专利技术的连通区域设置为多个直线型腔体,该结构便于加工和填充吸附材料,使用省时省力;本专利技术的连通区域在设置时,可替换为多个弯曲型腔体,该结构便于固定吸附材料,提高吸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连通区域设置了两个进气口,第二进口能够对第一进口未充分吸附的粉尘进行二次吸附,提高粉尘吸附率;连通区域设置多个,确保吸附效果。本专利技术设置带有连通区域的后端盖,在电机正常运转时,摩擦片粉尘被后端盖内粉尘吸附材料吸附,有效减少往编码器方向流动的粉尘数量,提升电机运行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减小编码器码盘被粉尘污染的概率,降低更换编码器的次数,进而降低使用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后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图4是实施例1中内部气体流向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1中粉尘运动方向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后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左视图;图9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现有技术中粉尘泄露路线的示意图;。图中,1.后端盖;11.端盖本体;12.轴安装孔;13.连通区域;14.吸附材料;15.进气口;16.出气口;2、机壳;3、转轴;4.编码器;41.编码器码盘;42.编码器主体;43.编码器盖;5.分体式制动器;51.轮毂;52.衔铁;53.制动器铁芯;54.摩擦片;55.骨架;56.绕组;57.引出线;6.中端盖;7.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后端盖,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端盖本体11和轴安装孔12,端盖本体11上开设轴安装孔12,轴安装孔12用于安装转轴3;端盖本体11一侧设有连通区域13,连通区域13用于吸附摩擦片磨损产生的粉尘;连通区域13一端为进气口15,其另一端为出气口16,气体流动时从进气口15进入并从出气口16离开;连通区域13内填充吸附材料14,气体流动时带动粉尘运动,吸附材料14用于吸附粉尘。如图2所示,所述的连通区域13为多个直线型腔体组成。该结构便于加工和填充吸附材料14,使用便捷;所述的吸附材料14为能够吸附粉尘的海绵,使用成本低廉,且不同功率段的电机,粉尘量不同,根据粉尘多少来变更设计吸附材料14体积。如图3所示,所述的连通区域13设置多个,且连通区域13以轴安装孔12为中心圆周分布。该结构确保摩擦片54产生的大量粉尘充分进入连通区域13内,有利于吸附材料14对粉尘进行吸附,提高吸附效果。电机在工作时,转轴3、编码器码盘41、轮毂51、轴承7及摩擦片54参与回转运动,当电机紧急制动时,衔铁52压在摩擦片54上,摩擦片54与衔铁52摩擦并发生磨损,摩擦片54磨损后会产生大量粉尘。为了避免粉尘通过后端盖1与转轴3之间的间隙泄露到编码器4码盘,在后端盖1上设置了连通区域13,连通区域13内设有吸附材料14。当电机转轴3正常旋转运动时,轮毂51和摩擦片54同步旋转,电机内部气体也跟随旋转,气体从内圈被甩到外圈,造成电机内部气体外圈压力大、内圈压力小。气体流动带动粉尘运动,气体流动的路线与粉尘运动的路线一致,后端盖内气流流动方向如图4所示;如图5所示,电机内摩擦片54产生的粉尘将随气流运动。气体携带粉尘从进气口15进入,然后气体通过吸附材料14从出气口16离开,粉尘则被吸附材料14吸附后固定在连通区域13内,使得往编码器4方向流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端盖,包括端盖本体和轴安装孔,端盖本体上开设轴安装孔,其特征在于:端盖本体一侧设有连通区域,连通区域一端为进气口,其另一端为出气口,连通区域内填充吸附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端盖,包括端盖本体和轴安装孔,端盖本体上开设轴安装孔,其特征在于:端盖本体一侧设有连通区域,连通区域一端为进气口,其另一端为出气口,连通区域内填充吸附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通区域为多个直线型腔体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通区域为多个弯曲型腔体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通区域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位于出气口外侧,第一进气口位于第二进气口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材料为能够吸附粉尘的海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通区域设置多个,且连通区域以轴安装孔为中心圆周分布。


7.一种分体式制动器电机,包括一种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财胜叶小奔陈飞龙郝福刚刘吉胜李昊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