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型煤燃炉炉膛结构。在推广型煤群烧的过程中,人们为设计出先进、实用的型煤群烧炉,使其能兼顾节约燃煤,消烟除尘,且操作方便的优点做了不少努力。中国专利CN88218935提出了一种用活动炉桥的运动来实现进煤卸渣的型煤炉炉膛结构,在操作的方便性和防止粉尘污染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仍存在三方面的不足。其一,在进煤量较大的情况下,重叠竖立的煤垛易产生倾斜,因而使位于活动炉桥两侧沿的煤垛倒向炉壁,并在炉桥移动中被挤碎,使燃烧不能正常进行;其二,移动炉桥进行加煤操作时,需将整炉膛的燃煤以及炉桥自身移动,负荷较大,操作劳动强度大;其三,新煤的引燃从单侧面进行,引燃速度慢,单位时间发热量较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改善以上煤炉的弱点,使其既具有CN88218935具有的卧式反烧,节能防污的优点,又能有效地避免煤垛的倾倒,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单位时间发热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方案来实现的。在炉膛内设置一燃煤排架(1),该燃煤排架为一由耐高温材料构成的有若干立体分格的空间排架,每一立体分格成为一长方体或近长方体的承煤单元(2),煤放在承煤单元中,每一承煤单元可沿其长度方向平放若干块型煤。在承煤单元内,有沿进煤口(2a)向卸渣口(3)的导向壁(2c)以及承煤凸椽(2b)。煤放在承煤单元中,实际上是被平放在承煤凸椽之上,只需轻轻向里推,燃煤就顺着导向壁(2c)向卸渣口移动。 附图说明如下图1,燃煤排架的构造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的正面A-A剖面图。图3,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的侧面B-B剖面图。图4,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的俯视剖面图。以下结合 ...
【技术保护点】
型煤燃烧炉灶炉膛,由炉身、卸渣口及燃煤排架(1)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煤排架(1)为一用耐高温材料构成的有数个立体分格的多层排架,每一立体分格成为一长方体或近长方体的承煤单元(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昆郎,蒋重民,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煤建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