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型煤用炉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041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型煤燃炉炉膛,在炉膛内设置一由耐高温材料制成的有若干立体分格一空间排架,以此做为燃煤排架(1)。排架上的各立体分格成为承煤单元(2)。加煤卸渣可以承煤单元为单位进行。有效地避免了型煤群烧中易发生的倾斜,坍塌现象;减轻了操作劳动强度,为型煤群烧提供了一种优良的炉膛构造。(*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型煤燃炉炉膛结构。在推广型煤群烧的过程中,人们为设计出先进、实用的型煤群烧炉,使其能兼顾节约燃煤,消烟除尘,且操作方便的优点做了不少努力。中国专利CN88218935提出了一种用活动炉桥的运动来实现进煤卸渣的型煤炉炉膛结构,在操作的方便性和防止粉尘污染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仍存在三方面的不足。其一,在进煤量较大的情况下,重叠竖立的煤垛易产生倾斜,因而使位于活动炉桥两侧沿的煤垛倒向炉壁,并在炉桥移动中被挤碎,使燃烧不能正常进行;其二,移动炉桥进行加煤操作时,需将整炉膛的燃煤以及炉桥自身移动,负荷较大,操作劳动强度大;其三,新煤的引燃从单侧面进行,引燃速度慢,单位时间发热量较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改善以上煤炉的弱点,使其既具有CN88218935具有的卧式反烧,节能防污的优点,又能有效地避免煤垛的倾倒,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单位时间发热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方案来实现的。在炉膛内设置一燃煤排架(1),该燃煤排架为一由耐高温材料构成的有若干立体分格的空间排架,每一立体分格成为一长方体或近长方体的承煤单元(2),煤放在承煤单元中,每一承煤单元可沿其长度方向平放若干块型煤。在承煤单元内,有沿进煤口(2a)向卸渣口(3)的导向壁(2c)以及承煤凸椽(2b)。煤放在承煤单元中,实际上是被平放在承煤凸椽之上,只需轻轻向里推,燃煤就顺着导向壁(2c)向卸渣口移动。 附图说明如下图1,燃煤排架的构造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的正面A-A剖面图。图3,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的侧面B-B剖面图。图4,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的俯视剖面图。以下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述。将具有多个立体分格的燃煤排架(1)固定在炉身(7)之中,并位于锅或锅炉换热器(4)之下部,(5)为限火圈,(3)为卸渣口,(9)为保温材料层或锅炉水夹套,(10)为灰槽,(11)为炉门。燃煤排架(1)的每一个立体分格构成一承煤单元(2)。使用时,将型煤(6)放在承煤单元(2)的承煤凸椽(2b)上,加新煤时将新煤(6a)沿导向壁(2c)滑入承煤单元(2)之内,原位于承煤单元卸渣口端的燃烬型煤即被挤出燃煤单元,从卸渣口自由下落到灰槽(10)中。承煤排架采用整体预制或现场分段砌块制得,承煤单元的大小和数量可视所用型煤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确定。(8)为预热板,在被送入承煤单元前,可先将新煤放在该板上,利用燃煤的幅射热进行预热。预热板(8)可根据使用要求分层设置,即在立体分格的各层都可设置相应高度的预热板。与现有的型煤炉膛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优点。首先,采用燃煤排架以承煤单元为单位进行加煤卸渣,避免了煤多层堆叠引起的倾斜,坍塌现象的发生,分散了加煤量,使加煤操作能较自如地进行。同时,这样的加煤方式也极大地方便了使用者,他可根据用火的急、缓、封火过夜等不同的需求情况,确定哪个单元加煤,哪个单元不加煤;甚至可根据需要只用其中少数单元。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为型煤群烧提供了更为优良的燃烧条件。型煤被承煤凸椽托住燃烧,燃煤层之间形成一燃烧室,使煤处于一种悬空最佳燃烧状态,新加煤进入承煤单元后,从多个方面受到原有燃煤的加温,很快地升温燃烧,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的发热量。同时,加煤时不需对孔,使操作更为简便。本专利技术除了以上的优点外,还具有对型煤形状适应性强的特点,同一由本专利技术构造的炉膛,既可烧方型煤,也可烧大小相近的多角型煤、园煤等,这给以多种型煤为煤源地区的用户,带来了便利。本专利技术可方便地使用在民用炉灶和生活锅炉中。权利要求1.型煤燃烧炉灶炉膛,由炉身、卸渣口及燃煤排架(1)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煤排架(1)为一用耐高温材料构成的有数个立体分格的多层排架,每一立体分格成为一长方体或近长方体的承煤单元(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炉膛,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承煤单元(2)中,有沿进煤口(2a)伸向卸渣口(3)的导向壁(2b)以及承煤凸椽(2c)。专利摘要本技术的型煤燃炉炉膛,在炉膛内设置一由耐高温材料制成的有若干立体分格——空间排架,以此做为燃煤排架(1)。排架上的各立体分格成为承煤单元(2)。加煤卸渣可以承煤单元为单位进行。有效地避免了型煤群烧中易发生的倾斜,坍塌现象;减轻了操作劳动强度,为型煤群烧提供了一种优良的炉膛构造。文档编号F24B1/00GK2054869SQ89213220公开日1990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1989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1989年9月28日专利技术者郁昆郎, 蒋重民 申请人:成都市煤建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型煤燃烧炉灶炉膛,由炉身、卸渣口及燃煤排架(1)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煤排架(1)为一用耐高温材料构成的有数个立体分格的多层排架,每一立体分格成为一长方体或近长方体的承煤单元(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昆郎蒋重民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煤建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