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及其定子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657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及其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包括多个定子齿,相邻两个定子齿之间形成一定子槽;第一绝缘支架,设于所述定子铁芯轴向的第一端;三相绕组,通过所述第一绝缘支架缠绕于所述定子齿并嵌于所述定子槽内;所述第一绝缘支架的背离所述定子铁芯的一端沿其周向依次形成有的卡口、凸起和固定柱;所述三相绕组包括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和第三相绕组,所述第一相绕组的线尾穿过所述卡口沿所述第一绝缘支架的外壁延伸并经所述凸起而连接至所述固定柱;所述第二相绕组的线尾自所述凸起沿所述第一绝缘支架的外壁延伸并连接至所述固定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三相绕组的中性点得到有效固定。

Motor and stator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及其定子组件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及其定子组件。
技术介绍
永磁电机具有功率密度大、体积小、效率高的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其中,集中绕线式的永磁同步电机因绕组端部小等特性,其效率优于分布绕线式电机。现有的集中绕线式永磁电机的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绕组、引出线,以及绝缘支架四部分,三相绕组的首端分别和引出线连接,三相绕线的末端通过焊接、压接等工艺并接在一起。然而目前带支架集中绕线式电机绕组尾线走线存在异相接触、中性点难以固定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机及其定子组件,以对三相绕组的中性点进行有效固定。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包括多个定子齿,相邻两个定子齿之间形成一定子槽;第一绝缘支架,设于所述定子铁芯轴向的第一端;三相绕组,通过所述第一绝缘支架缠绕于所述定子齿并嵌于所述定子槽内;所述第一绝缘支架的背离所述定子铁芯的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定子铁芯,包括多个定子齿,相邻两个定子齿之间形成一定子槽;/n第一绝缘支架,设于所述定子铁芯轴向的第一端;以及/n三相绕组,通过所述第一绝缘支架缠绕于所述定子齿并嵌于所述定子槽内;/n所述第一绝缘支架的背离所述定子铁芯的一端沿其周向依次形成有的卡口、凸起和固定柱;/n所述三相绕组包括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和第三相绕组,所述第一相绕组的线尾穿过所述卡口沿所述第一绝缘支架的外壁延伸并经所述凸起而连接至所述固定柱;所述第二相绕组的线尾自所述凸起沿所述第一绝缘支架的外壁延伸并连接至所述固定柱;所述第三相绕组的线尾与连接至所述固定柱的第一相绕组的线尾及第二相绕组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子铁芯,包括多个定子齿,相邻两个定子齿之间形成一定子槽;
第一绝缘支架,设于所述定子铁芯轴向的第一端;以及
三相绕组,通过所述第一绝缘支架缠绕于所述定子齿并嵌于所述定子槽内;
所述第一绝缘支架的背离所述定子铁芯的一端沿其周向依次形成有的卡口、凸起和固定柱;
所述三相绕组包括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和第三相绕组,所述第一相绕组的线尾穿过所述卡口沿所述第一绝缘支架的外壁延伸并经所述凸起而连接至所述固定柱;所述第二相绕组的线尾自所述凸起沿所述第一绝缘支架的外壁延伸并连接至所述固定柱;所述第三相绕组的线尾与连接至所述固定柱的第一相绕组的线尾及第二相绕组的线尾相连以形成中性点,所述中性点处套设有一绝缘套管;所述绝缘套管设于所述第二相绕组和所述第三相绕组的间隙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支架包括第一环形骨架,所述第一环形骨架的内壁沿其径向形成有多个第一绝缘齿,各所述第一绝缘齿分别对应一定子齿;相邻两个第一绝缘齿之间形成一第一绝缘槽,各所述第一绝缘槽分别对应一定子槽;所述绝缘套管位于一所述第一绝缘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为半开口的L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沿所述第一绝缘支架的周向的长度为L1,所述卡口沿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志周启风汪圣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