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435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断路器,包括漏电脱扣机构、短路脱扣机构和操作机构,操作机构位于短路脱扣机构的静触头一侧,漏电脱扣机构位于短路脱扣机构的远离静触头一侧,漏电脱扣机构和操作机构之间设有执行件,漏电脱扣机构通过执行件与操作机构配合动作。这样漏电脱扣机构的电压线圈不会受到电弧的影响,结构设置合理,而漏电脱扣机构和短路脱扣机构采用左右排列的方式,结构紧凑,不会影响断路器的高度,使得短路脱扣机构中短路线圈的尺寸可以设置的较大,断路器的最大壳架等级可以达到63A,方便断路器扩容。

A circuit brea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断路器
本技术涉及差动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
技术介绍
漏电保护断路器广泛使用在工业、商业、民用住宅等领域,当线路出现漏电、过载、短路时,漏电保护断路器能在规定的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切断故障电,以保护人身及用电设备的安全。漏电保护断路器中包括漏电脱扣机构和短路脱扣机构,现有技术中,通常将漏电脱扣机构和短路脱扣机构一排连接设置,这种设置方式中漏电脱扣机构和短路脱扣机构在动作时会相互影响,使得漏电保护断路器可能出现动作不精准的情况。还有的漏电保护断路器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2760622A,公开的一种无加长宽度为18mm多功能漏电断路器,该断路器中的漏电脱扣机构设置在静触头和动触头下层的空腔内,这种设置方式中漏电脱扣机构和短路脱扣机构之间动作时不会相互影响,但是动触头和静触头因短路分开时会产生电弧,电弧会损坏漏电脱扣机构,尤其是损坏漏电脱扣机构中的电压线圈,漏电脱扣机构和短路脱扣机构的设置位置是不合理的;另外,漏电脱扣组件的线路板设置于短路脱扣机构的下方,由于对断路器的壳体高度有尺寸限制,这样导致短路线圈的尺寸不能设置的很大,而短路线圈属于断路器正常工作时的载流件的一部分,也即限制了断路器的升容,该断路器的最大壳架等级只为40A;而且,该断路器中的漏电脱扣机构是通过杠杆驱动脱扣机构脱扣的,断路器中需要提供杠杆的转动空间,使得该断路器内的结构也不够紧凑。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漏电脱扣机构中漏电脱扣机构和短路脱扣机构设置不合理,结构不够紧凑,最大壳架等级小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各机构间结构合理,结构紧凑,最大壳架等级大的断路器。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断路器,包括漏电脱扣机构、短路脱扣机构和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位于所述短路脱扣机构的静触头一侧,所述漏电脱扣机构位于所述短路脱扣机构的远离所述静触头一侧,所述漏电脱扣机构和所述操作机构之间设有执行件,所述漏电脱扣机构通过所述执行件与所述操作机构配合动作。所述操作机构位于所述短路脱扣机构的右上侧,所述漏电脱扣机构位于所述短路脱扣机构的左上侧,所述执行件横跨所述短路脱扣机构的上方。所述执行件可移动地安装于壳体上,具有分设于其两端的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以及在操作机构的分闸作用力下、驱动所述执行件复位的第三驱动部,其中,所述第一驱动部受所述漏电脱扣器驱动,以带动所述第二驱动部驱动断路器分闸。所述第三驱动部和所述第二驱动部分别位于所述执行件的上下侧,所述第三驱动部与所述操作机构的触头支架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操作机构的锁扣相对设置。所述执行件通过导向限位结构与壳体连接,所述导向限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和所述执行件之一上的限位孔,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和所述执行件另一上的适于伸入所述限位孔内、限制所述执行件移动轨迹的凸轴。所述导向限位结构还包括成型于所述壳体上、供所述第一驱动部往复移动的滑槽。所述限位孔为长条孔,所述限位孔和滑槽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短路脱扣机构的设置方向平行。还包括适于驱动所述漏电脱扣器动作的漏电测试组件,所述漏电测试组件包括导电件和动触件,导电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与线路板电连接;动触件,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所述动触件与测试按钮联动设置,所述动触件动作时与所述导电件接触或断开,所述动触件与所述导电件接触时,所述动触件所在的漏电测试回路导通,所述漏电脱扣器脱扣动作。所述导电件为短路脱扣机构的磁轭,所述磁轭通过导线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动触件相连的第一连接件,所述动触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适配连接的弹性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件为铜柱。所述动触件包括位于其中部的支点部,以及分设于所述支点部两端的弹性连接部和弹性配合部,所述支点部与所述壳体上的支撑块相抵,所述弹性配合部可与所述测试按钮抵接发生弹性变形与所述导电件接触,所述弹性配合部复位时,推动所述测试按钮恢复至初始位置。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断路器,操作机构位于短路脱扣机构的静触头一侧,漏电脱扣机构设置于短路脱扣机构的远离静触头一侧,漏电脱扣机构通过执行件与操作机构配合动作,这样漏电脱扣机构的电压线圈不会受到电弧的影响,结构设置合理,而漏电脱扣机构和短路脱扣机构采用左右排列的方式,结构紧凑,不会影响断路器的高度,使得短路脱扣机构中短路线圈的尺寸可以设置的较大,断路器的最大壳架等级可以达到63A,方便断路器扩容。2.本技术提供的断路器,漏电脱扣机构位于短路脱扣机构的左上侧,执行件横跨短路脱扣机构的上方,这样结构更加紧凑,且由于执行件的高度较小,使得短路脱扣机构中短路线圈的尺寸可以设置的较大,方便断路器实现扩容。3.本技术提供的断路器,执行件可移动地安装于壳体上,具有分设于其两端的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以及在操作机构的分闸作用力下、驱动执行件复位的第三驱动部,第三驱动部与操作机构的触头支架相对设置,第二驱动部与操作机构的锁扣相对设置。当发生漏电时,漏电脱扣器动作,驱动执行件移动,第二驱动部驱动操作机构的锁扣和跳扣解锁,触头支架带动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使断路器分闸,触头支架在分闸的同时,与执行件的第三驱动部配合动作,以驱动执行件复位。由于执行件的复位是借助于触头支架的动作,省去了复位弹簧的设置,结构更加简单,装配快捷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4.本技术提供的断路器,执行件通过导向限位结构与壳体连接,导向限位结构包括设于壳体和执行件之一上的限位孔,以及设于壳体和执行件另一上的适于伸入限位孔内、限制执行件移动轨迹的凸轴,相互配合的限位孔和凸轴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5.本技术提供的断路器,包括导电件和动触件,动触件与导电件接触时,动触件所在的漏电测试回路导通,技术人巧妙的利用了断路器已有的导电件,使其与动触件配合,与现有技术需要设置静簧片的方式相比,结构更加简单,装配快捷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6.本技术提供的断路器,线路板上设置有与动触件相连的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为铜柱,动触件上设有与铜柱适配连接的弹性连接部,由于动触件的弹性连接部采用插接的方式与铜柱连接,这样装配快捷方便,同时省去了动触件和线路板之间的连接导线,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7.本技术提供的断路器,动触件包括位于其中部的支点部,以及分设于支点部两端的弹性连接部和弹性配合部,弹性配合部复位时,推动测试按钮恢复至初始位置,也即测试按钮的复位是借助于动触件弹性配合部自身的弹力,从而无需再安装驱动测试按钮复位的复位弹簧,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断路器的主视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路器,包括漏电脱扣机构、短路脱扣机构(1)和操作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2)位于所述短路脱扣机构(1)的静触头一侧,所述漏电脱扣机构位于所述短路脱扣机构(1)的远离所述静触头一侧,所述漏电脱扣机构和所述操作机构(2)之间设有执行件(4),所述漏电脱扣机构通过所述执行件(4)与所述操作机构(2)配合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包括漏电脱扣机构、短路脱扣机构(1)和操作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2)位于所述短路脱扣机构(1)的静触头一侧,所述漏电脱扣机构位于所述短路脱扣机构(1)的远离所述静触头一侧,所述漏电脱扣机构和所述操作机构(2)之间设有执行件(4),所述漏电脱扣机构通过所述执行件(4)与所述操作机构(2)配合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2)位于所述短路脱扣机构(1)的右上侧,所述漏电脱扣机构位于所述短路脱扣机构(1)的左上侧,所述执行件(4)横跨所述短路脱扣机构(1)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件(4)可移动地安装于壳体(5)上,具有分设于其两端的第一驱动部(41)和第二驱动部(42),以及在操作机构(2)的分闸作用力下、驱动所述执行件(4)复位的第三驱动部(43),其中,所述第一驱动部(41)受漏电脱扣器(3)驱动,以带动所述第二驱动部(42)驱动断路器分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部(43)和所述第二驱动部(42)分别位于所述执行件(4)的上下侧,所述第三驱动部(43)与所述操作机构(2)的触头支架(2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驱动部(42)与所述操作机构(2)的锁扣(22)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件(4)通过导向限位结构与壳体(5)连接,所述导向限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壳体(5)和所述执行件(4)之一上的限位孔(44),以及设于所述壳体(5)和所述执行件(4)另一上的适于伸入所述限位孔(44)内、限制所述执行件(4)移动轨迹的凸轴(5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限位结构还包括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帅史克少余宏波吴碧如黎永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