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相断路器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7290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5 2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N相断路器单元,由于在壳体中设有一燃弧室和一冷却室,所述N相动触头与N相静触头在燃弧室中接触或分离,所述燃弧室与冷却室之间通过一引弧通道连通,这样,当N相断路器单元承载有一定电压或电流时,分闸操作时,处于燃弧室中的N相动触头与N相静触头分离并产生电弧,燃烧的电弧使燃弧室的温度升高并使空气压力升高,这样,燃弧室中的气流会从引弧通道流入冷却室,燃弧室中的电弧也会随气流一起通过引弧通道流入冷却室,冷却室中的温度比较低,电弧在冷却室中冷却而熄灭。由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N相断路器单元结构简单,并具有一定的灭弧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N相断路器单元,属于微型断路器

技术介绍
小型断路器一般包括N相断路器单元和至少一相载电相断路器单元,N相断路器单元用于控制电路中接地线的通断,对于两相电路,N相断路器单元控制零线的通断,载电相断路器单元用于控制火线的通断;对于三相四线电路,接地线的通断由N相断路器单元控制,其余三相电线的通断分别由三个载电相断路器单元控制。由于N相断路器单元中的空间限制,N相断路器单元的灭弧能力较弱,但是N相断路器单元中依然可能有一定的电流通过,此时,如果要通过N相断路器单元将电路切断,就需要N相断路器单元具备一定的灭弧能力。但是,由于N相断路器单元中的空间布置的限制,在N相断路器单元中不便于设置与载电相断路器单元中一样的灭弧装置,而且,N相断路器单元中也不需要很强的灭弧能力,如果布置与载电相断路器单元中一样的灭弧装置,不但结构复杂,成本也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N相断路器单元,具有灭弧能力,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及相关目的,本技术的一种N相断路器单元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N相断路器单元,包括壳体,壳体两侧壁之间设有触头系统,所述触头系统包括N相动触头和N相静触头,所述壳体中设有一燃弧室和一冷却室,所述N相动触头与N相静触头在燃弧室中接触或分离,所述燃弧室与冷却室之间通过一引弧通道连通。优选地,所述冷却室的侧壁上还设有一气吹孔。优选地,所述冷却室、燃弧室和引弧通道由垂直地设于壳体内侧壁上的隔板分隔而成。优选地,所述隔板夹在所述壳体的两侧壁之间。优选地,所述引弧通道与燃弧室之间的隔板上设有第一缺口而将引弧通道与燃弧室连通。优选地,所述引弧通道中设有一引弧板,引弧板的一端延伸至燃弧室中,另一端延伸至冷却室中,引弧板的一侧设有第二缺口,第二缺口的一端延伸至冷却室中,另一端延伸至第一缺口处。优选地,所述N相静触头为一块上下延伸的金属片,N相静触头的一侧还设有上下延伸的导电片,导电片的上端连接在N相静触头的上端。优选地,导电片的上端向一侧延伸出一段连接板,连接板的端部连接在导电片上。优选地,所述静触头、连接板和导电片为一体式结构。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N相断路器单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在壳体中设有一燃弧室和一冷却室,所述N相动触头与N相静触头在燃弧室中接触或分离,所述燃弧室与冷却室之间通过一引弧通道连通,这样,当N相断路器单元承载有一定电压或电流时,分闸操作时,处于燃弧室中的N相动触头与N相静触头分离并产生电弧,燃烧的电弧使燃弧室的温度升高并使空气压力升高,这样,燃弧室中的气流会从引弧通道流入冷却室,燃弧室中的电弧也会随气流一起通过引弧通道流入冷却室,冷却室中的温度比较低,电弧在冷却室中冷却而熄灭。由此,本技术的一种N相断路器单元结构简单,并具有一定的灭弧能力。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所涉及的多相断路器装置。图2显示为本技术所涉及的多相断路器装置中的各相断路器单元中的触头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为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多相断路器装置的分合闸原理示意图。图4显示为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多相断路器装置的分合闸原理示意图。图5显示为N相断路器单元中的N相动触头、N相静触头、燃弧室及冷却室等结构的示意图。图6显示为N相断路器的壳体中的燃弧室、冷却室及引弧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图7显示为引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显示为N相断路器单元中的N相动触头、N相静触头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N相断路器单元13燃弧室2N相动触头14冷却室3N相静触头15引弧通道4N相静触面16隔板5载电相断路器单元17气吹孔6载电相动触头18第一缺口7载电相静触头19引弧板8载电相静触面20第二缺口9旋转轴线21导电片10N相旋转手柄22连接板11载电相旋转手柄23壳体12联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多相断路器装置,包括N相断路器单元1和至少一个载电相断路器单元5,所述N相断路器单元1中设有N相动触头2和N相静触头3;所述载电相断路器单元5中设有载电相动触头6和载电相静触头7;所述N相动触头2与载电动触头绕同一旋转轴线9旋转;所述N相静触头3具有N相静触面4,所述载电相静触头7具有载电相静触面8;当N相动触头2和载电相动触头6处于合闸位置时,N相动触头2与N相静触面4接触,载电相动触头6与载电相静触面8接触;所述N相动触头2与载电相动触头6联动旋转而实现分闸或者合闸,当N相动触头2和载电相动触头6处于分闸位置时,所述N相动触头2与载电相动触头6绕所述旋转轴线9旋转至同一起始角度的位置;N相动触头2和载电相动触头6从分闸状态旋转至N相断路器单元1和载电相断路器单元5均处于合闸位置时,所述N相动触头2的旋转角度小于载电相动触头6的旋转角度。由于N相动触头2从分闸位置旋转至合闸位置的旋转角度较小,在合闸操作时,所以断路器单元就会先于载电相断路器单元5合闸,而在分闸操作时,N相断路器就会后于载电相断路器单元5分闸,这样就不容易在N相断路器单元1的中产生电弧,降低了N相断路器的灭弧性能的要求,保证N相断路器的安全和使用寿命。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本技术的一种多相断路器装置的技术方案中,N相动触头2与载电相动触头6联动旋转,合闸操作时,在N相动触头2与N相静触面4接触之后被N相静触头3抵住而停止旋转,然后,载电相动触头6继续旋转至与载电相静触面8接触;这样,N相动触头2的超程就大于载电相动触头6的超程。而在分闸操作时,由于N相动触头2的超程大于载电相动触头6的超程,所以当载电相动触头6与载电相静触头7分离时,N相动触头2还与N相静触头3保持一定的超程,载电相动触头6继续旋转并离开载电相静触头7一定距离时,N相动触头2才与N相静触头3分离。关于断路器中超程的实现形式是本领域的现有技术,此处不做详细介绍。图3所示为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多相断路器装置的分合闸原理图,图3中的O1O表示N相动触头2从分闸位置旋转至合闸位置的角度平分线,O1P11表示N相动触头2的长度,O1M11表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N相断路器单元

【技术保护点】
一种N相断路器单元,包括壳体(23),壳体(23)两侧壁之间设有触头系统,所述触头系统包括N相动触头(2)和N相静触头(3),其特征是:所述壳体(23)中设有一燃弧室(13)和一冷却室(14),所述N相动触头(2)与N相静触头(3)在燃弧室(13)中接触或分离,所述燃弧室(13)与冷却室(14)之间通过一引弧通道(15)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N相断路器单元,包括壳体(23),壳体(23)两侧壁之间设有触头系统,所述触头系统包括N相动触头(2)和N相静触头(3),其特征是:所述壳体(23)中设有一燃弧室(13)和一冷却室(14),所述N相动触头(2)与N相静触头(3)在燃弧室(13)中接触或分离,所述燃弧室(13)与冷却室(14)之间通过一引弧通道(15)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N相断路器单元,其特征是:所述冷却室(14)的侧壁上还设有一气吹孔(17)。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N相断路器单元,其特征是:所述冷却室(14)、燃弧室(13)和引弧通道(15)由垂直地设于壳体(23)内侧壁上的隔板(16)分隔而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N相断路器单元,其特征是:所述隔板(16)夹在所述壳体(23)的两侧壁之间。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N相断路器单元,其特征是:所述引弧通道(15)与燃弧室(13)之间的隔板(16)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海锋龚明才顾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未来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