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脱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7365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脱扣装置,包括机构支架、连杆装置、触头连杆、主轴、动触头、静触头、跳扣和锁扣组件装置;跳扣一端与锁扣组件装置搭接,另一端通过转轴与机构支架连接,在非过载状态下,动触头和静触头相互接触。在过载状态下,由于电动斥力的存在,跳扣对锁扣组件装置上的扣面作用力陡然增大,致使锁板克服锁扣压簧的压力向上偏转,推面推动第二锁扣顺时针转动,第二锁扣顺时针转动后解锁第一锁扣组件的位置,第一锁扣组件顺时针转动,扣面与跳扣分离,跳扣逆时针转动,完成脱扣过程,触头打开。

A fast tripp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脱扣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低压电器元器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限流型塑壳断路器的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塑壳断路器(MCCB,以下简称断路器)常用于低压配电系统中,用来接通、分断负载,保护线路及设备的安全,归属于低压电器范畴。断路器短路分断性能的优劣依赖于触头打开的时间、触头运动的快慢和灭弧室性能好坏等多种因素。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断路器触头越早打开,其短路分断性能就越好。现有技术的塑壳断路器短路分断过程有几种:1.大容量电子式塑壳断路器由于体积小,内部普遍没有设计电磁脱扣器。当断路器内部的互感器检测到短路电流时,通过控制器计算后向磁通变换器发出脱扣指令,磁通变换器推动操作机构的锁扣,锁扣解锁,机构动作,触头打开。这种断路器没有快速脱扣即限流装置,只能分断较低的短路电流,但由于是电子式脱扣器,易实现多种扩展功能。2.短路电流发生时,动静触头间产生电动斥力,推动动触头克服触头弹簧的反力,快速向远离静触头的方向运动;同时,短路电流使电磁脱扣器驱动机构的锁扣转动使其快速脱扣,以维持动触头远离静触头方向的运动。这种断路器由于电磁脱扣器的响应速度慢,分断较大的短路电流时效果不错,且成本低。在这两种断路器中,锁扣都是一体式的。目前市场上正在寻求一种可以将上述两类产品的优点相互结合的产品。中国专利201020162757.8公开了一种塑壳断路器脱扣装置,包括设有线包、铁芯,所述线包上绕有若干圈漆包线并由两导线引出,所述线包内部设有弹簧,所述铁芯为阶梯形,所述铁芯的下半部分设置在弹簧内,所述线包固定在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所述铁芯与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分别设有上衬垫和下衬垫,所述铁芯比上衬垫高5.5-6mm,所述铁芯、上衬垫、下衬垫、上支架和下支架在同一轴线上分别设有孔并由上至下设有一丝杆,所述下衬垫置于线包内部,所述上衬垫高出上支架3.5mm。为了便于在使用时达到最佳效果,进一步的:所述丝杆上端设有一调节螺母。为了便于断路器可靠的分闸,进一步的:所述下支架下方设有一推杆,所述推杆与丝杆底部相连。为了在丝杠和断路器牵引杆上的作用点位置在同一条直线上,断路器面板手动脱扣按钮,丝杠不在在同一直线上时,同样能使断路器可靠的分闸,进一步的:所述丝杆顶端通过螺母固定有一衬垫。但是,这种结构安排往往会对追求断路器的体积比带来障碍而影响一体化、模块化的实现;此外,断路器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和大电流情况下产生的电磁场可能会影响断路器的脱扣功能;还有,由于需要对两个部件分别装配,因此会增加装配作业的繁琐和影响装配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脱扣装置,具体地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包括机构支架、连杆装置、触头连杆、主轴、动触头、静触头、跳扣、锁扣组件装置;所述连杆装置上端通过上连杆连接柱与跳扣连接,连杆装置下端与主轴一端连接,主轴另一端与触头连杆上端连接,触头连杆下端连接动触头,以上所有连接均可转动;所述跳扣一端与锁扣组件装置搭接,跳扣另一端通过转轴与机构支架连接,可逆时针转动;所述锁扣组件装置包括第一锁扣组件和第二锁扣,均通过转轴与机构支架连接,第一锁扣组件和第二锁扣相互抵靠,并可各自绕轴顺时针转动;所述动触头和静触头相互接触。进一步的,所述连杆装置包括上连杆和下连杆,之间通过转轴连接,上连杆通过上连杆连接柱与跳扣连接,下连杆与主轴一端可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锁扣组件包括第一锁扣、锁板,锁板与第一锁扣通过转轴连接,锁板可绕转轴在第一锁扣的限位装置之间转动,锁板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与第一锁扣成为一个刚体。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锁扣侧面成倒L形状,左上角与第一锁扣组件上沿相抵靠。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为铆钉。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装置为限位勾1和限位勾2。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元件为安装在压簧座1和压簧座2上的锁扣压簧。进一步的,所述跳扣与锁板下端的扣面搭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可以使大容量电子式塑壳断路器具有更高的短路分断能力和实现多种扩展功能,从而使产品更有竞争力,即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的断路器具备了第1类断路器功能丰富的控制器,同时具备了第2类断路器分断电流高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主视图;图2为第一锁扣组件主视图;图3为第一锁扣组件后视图;图4为第一锁扣组件分解图;图5为跳扣和锁扣组件放大图。图中标号:1-机构支架,2-主轴,3-下连杆,4-跳扣,5-上连杆,6-上连杆连接柱,7-第二锁扣,8-第一锁扣组件,9-触头连杆,10-动触头,11-静触头,12-扣面,13-铆钉,14-第一锁扣,15-压簧座1,16-限位钩1,17-限位钩2,18-锁板,19-推面,20-压簧座2,21-锁扣压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快速脱扣装置,包括机构支架1、上连杆5、下连杆3、触头连杆9、主轴2、动触头10、静触头11、跳扣4、第一锁扣组件8、第二锁扣7,上连杆5设有两个,分别位于跳扣4的两侧,两个上连杆5分别通过上连轩连接柱6与跳扣4连接,所述下连杆在其一端与所述上连杆转动连接并且在其另一端与所述触头连杆转动连接,所述锁扣枢转连接到所述机构支架1上,在非过载状态下,动触头和静触头相互接触。如图2、3、4所示,所述限流型塑壳断路器机构还包括第一锁扣组件,所述第一锁扣组件包括第一锁扣14、锁板18、锁扣压簧21以及铆钉13,锁板与第一锁扣通过铆钉连接,锁板可以与第一锁扣相对转动,限位勾1可以防止锁板转动过程中远离第一锁扣,第一锁扣上设计有压簧座1,锁板上设计有压簧座2,锁扣压簧安装在压簧座2上,限位勾2的存在,在锁扣压簧21的作用下可以使第一锁扣组件8成为一个刚体。如图5所示,在非过载状态下,跳扣4对第一锁扣组件中的扣面12作用力F1较小,不至于推动锁板克服锁扣压簧向上偏转,故断路器可以保持合闸状态。结合图5,其工作过程如下:在过载状态下,由于电动斥力的存在,跳扣4对第一锁扣组件中的锁板上的扣面12作用力F1陡然增大,致使锁板18克服锁扣压簧21的压力向上偏转,锁板18向上转动时,推面19推开抵靠在第一锁扣14上沿的第二锁扣7左上角,第二锁扣7顺时针转动,第一锁扣组件8失去抵靠,也顺时针转动,推面推动第二锁扣顺时针转动,第二锁扣顺时针转动后解锁第一锁扣组件的位置,第一锁扣组件顺时针转动,扣面12与跳扣4分离,跳扣4逆时针转动,完成脱扣过程,触头打开。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构支架(1)、连杆装置、触头连杆(9)、主轴(2)、动触头(10)、静触头(11)、跳扣(4)和锁扣组件装置;/n所述连杆装置上端与跳扣(4)连接,连杆装置下端与主轴(2)一端连接,主轴(2)另一端与触头连杆(9)上端连接,触头连杆(9)下端连接动触头(10),以上所有连接均可转动;/n所述锁扣组件装置通过转轴连接在机构支架(1)上,可绕轴转动;/n所述跳扣(4)一端与锁扣组件装置搭接,跳扣(4)另一端通过转轴与机构支架(1)连接,可逆时针转动;/n所述动触头(10)和静触头(11)相互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构支架(1)、连杆装置、触头连杆(9)、主轴(2)、动触头(10)、静触头(11)、跳扣(4)和锁扣组件装置;
所述连杆装置上端与跳扣(4)连接,连杆装置下端与主轴(2)一端连接,主轴(2)另一端与触头连杆(9)上端连接,触头连杆(9)下端连接动触头(10),以上所有连接均可转动;
所述锁扣组件装置通过转轴连接在机构支架(1)上,可绕轴转动;
所述跳扣(4)一端与锁扣组件装置搭接,跳扣(4)另一端通过转轴与机构支架(1)连接,可逆时针转动;
所述动触头(10)和静触头(11)相互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装置为上连杆(5)和下连杆(3),其通过转轴连接,上连杆(5)通过上连杆连接柱(6)与跳扣(4)连接,下连杆(3)与主轴(2)一端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快速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组件装置包括第一锁扣组件(8)和第二锁扣(7),均通过转轴与机构支架(1)连接,第一锁扣组件(8)和第二锁扣(7)相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丰丰陈大江孙传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全凯帆开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