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格片材模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3957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规格片材模切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S1、将料带贴合在承载膜上,并输送到下游进行第一次模切;S2、通过第一排刀进行第一次模切,形成小规格片材的第一外形轮廓;S3、排除第一废料区域;S4、将经过第一次模切后的承载膜及其上料带输送到下游进行第二次模切;S5、通过第二排刀进行第二次模切,形成小规格片材的第二轮廓,通过形成的第一轮廓和第二轮廓形成小规格片材的成品;S6、排除第二废料区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两次模切并配合排废的步骤,实现了产品的逐步成型以及同步排废,有利于排废及防止掉片问题的发生。此外,提高了模切工艺效率的同时,还减少了承载膜的用量,降低了工艺的成本。

Die cutting technology of small size she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规格片材模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切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手机上小规格片材的模切工艺。
技术介绍
在手机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小规格的片材(例如图1中所示的一种小规格片材)作为辅料应用到手机的内部器件中,以实现隔热、减震等作用。目前,在上述片材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主要通过一次模切的方式实现片材产品的成型。然后按照产品的位置,用垫片或治具排废。同时,考虑到小规格片材的重量较轻,在排废时容易造成片材产品的掉片,进而需要增大承载膜的重量,以防止排废时承载膜被带起,如此导致承载膜耗材的增加。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小规格片材模切工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规格片材模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规格片材模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料带贴合在承载膜上,并输送到下游进行第一次模切;S2、通过第一排刀进行第一次模切,形成小规格片材的第一外形轮廓,且两次相邻模切动作之间的时间,承载膜及其上料带的行走距离与第一排刀上刀刃的长度相对应;S3、排除由第一排刀上相邻刀刃模切形成的第一废料区域;S4、将经过第一次模切后的承载膜及其上料带输送到下游进行第二次模切;S5、通过第二排刀进行第二次模切,形成小规格片材的第二轮廓,通过形成的第一轮廓和第二轮廓形成小规格片材的成品,且两次相邻模切动作之间的时间,承载膜及其上料带的行走距离与第二排刀上刀刃的长度相对应;S6、排除由第二排刀上相邻刀刃模切形成的第二废料区域。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小规格片材模切工艺的改进,所述第一排刀中的各刀刃间隔设置,任一刀刃包括:第一模切刃以及与所述第一模切刃保持间隔设置的第二模切刃,所述第一模切刃模切形成小规格片材的第一外形轮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小规格片材模切工艺的改进,所述第一模切刃包括:平直的第一刃口、分别垂直且平滑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刃口两端的第二刃口、垂直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刃口的端部的第三刃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小规格片材模切工艺的改进,所述第一刃口的全部及第二刃口的部分通过所述第一次模切形成所述第一外形轮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小规格片材模切工艺的改进,所述第二刃口的其余部分的长度为1~2m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小规格片材模切工艺的改进,所述第一模切刃的任一端及所述第二模切刃的对应端相向弯曲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小规格片材模切工艺的改进,所述第二排刀中各刀刃间隔设置,任一刀刃为一平直的刀刃,且该刀刃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刃口的长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小规格片材模切工艺的改进,所述第一排刀沿排列方向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冲孔刃,一侧的冲孔刃为一个,另一侧的冲孔刃为两个。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小规格片材模切工艺的改进,所述第二排刀沿排列方向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冲针,一侧的冲针为一个,另一侧的冲针为两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小规格片材模切工艺通过两次模切并配合排废的步骤,实现了产品的逐步成型以及同步排废,有利于排废及防止掉片问题的发生。此外,提高了模切工艺效率的同时,还减少了承载膜的用量,降低了工艺的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小规格片材的轮廓形状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小规格片材模切工艺中步骤S1~S3的工艺原理图,该工艺原理图的视角为俯视;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小规格片材模切工艺中步骤S4~S6的工艺原理图,该工艺原理图的视角为俯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小规格片材模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料带贴合在承载膜上,并输送到下游进行第一次模切。S2、通过第一排刀1进行第一次模切,形成小规格片材的第一外形轮廓,且两次相邻模切动作之间的时间,承载膜及其上料带的行走距离与第一排刀1上刀刃的长度相对应。S3、排除由第一排刀1上相邻刀刃模切形成的第一废料区域2。针对步骤S1~S3,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采用了上述第一排刀1进行模切,模切后只形成小规格片材的第一外形轮廓,而并未形成小规格片材的全部,从而后续排废时不会发生掉片的问题。同时,上述第一排刀1进行模切形成的第一废料区域2是沿着传送方向形成的条形区域,也有利于后续的排废。下面对第一排刀1的模切动作进行描述:该第一排刀1模切时,进行竖直方向的往复运动,与此同时,第一排刀1下方的承载膜及其上料带匀速行走。第一排刀1向下运动与料带接触时形成切口3,此时要求仅切断料带,而切断下方的承载膜。第一排刀1之后向上运动,第一排刀1下方的承载膜及其上料带继续运动,在第一排刀1进行第二次模切之前,要求承载膜及其上料带的行走距离与第一排刀1上刀刃的长度相对应,如此以便于形成适于排废的条形废料区域。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排刀1中的各刀刃11间隔设置,任一刀刃11包括:第一模切刃111以及与所述第一模切刃111保持间隔设置的第二模切刃112,所述第一模切刃111模切形成小规格片材的第一外形轮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切刃111包括:平直的第一刃口1111、分别垂直且平滑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刃口1111两端的第二刃口1112、垂直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刃口1112的端部的第三刃口1113。从而,通过上述形状的第一刃口1111,模切形成图1所示轮廓形状片材产品的一侧长边以及两侧短边。所述第二模切刃112大致为一直线形模切刃。此外,为了便于后续第二次模切一形成小规格片材的成品。所述第一刃口1111的全部及第二刃口1112的部分通过所述第一次模切形成所述第一外形轮廓。如此,所述第二刃口1112的其余部分为第二次模切预留了足够的模切空间。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刃口1112的其余部分的长度为1~2mm。为了形成上述连续的条形的排废区域,所述第一模切刃111的任一端及所述第二模切刃112的对应端相向弯曲设置。如此,对于第一排刀1而言,其两次模切时形成的切口能够保持交叉,以避免两次模切形成的切口之间具有间隙,影响后续废料区域的排废。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小规格片材模切工艺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S4、将经过第一次模切后的承载膜及其上料带输送到下游进行第二次模切。S5、通过第二排刀4进行第二次模切,形成小规格片材的第二轮廓,通过形成的第一轮廓和第二轮廓形成小规格片材的成品,且两次相邻模切动作之间的时间,承载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规格片材模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规格片材模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nS1、将料带贴合在承载膜上,并输送到下游进行第一次模切;/nS2、通过第一排刀进行第一次模切,形成小规格片材的第一外形轮廓,且两次相邻模切动作之间的时间,承载膜及其上料带的行走距离与第一排刀上刀刃的长度相对应;/nS3、排除由第一排刀上相邻刀刃模切形成的第一废料区域;/nS4、将经过第一次模切后的承载膜及其上料带输送到下游进行第二次模切;/nS5、通过第二排刀进行第二次模切,形成小规格片材的第二轮廓,通过形成的第一轮廓和第二轮廓形成小规格片材的成品,且两次相邻模切动作之间的时间,承载膜及其上料带的行走距离与第二排刀上刀刃的长度相对应;/nS6、排除由第二排刀上相邻刀刃模切形成的第二废料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规格片材模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规格片材模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料带贴合在承载膜上,并输送到下游进行第一次模切;
S2、通过第一排刀进行第一次模切,形成小规格片材的第一外形轮廓,且两次相邻模切动作之间的时间,承载膜及其上料带的行走距离与第一排刀上刀刃的长度相对应;
S3、排除由第一排刀上相邻刀刃模切形成的第一废料区域;
S4、将经过第一次模切后的承载膜及其上料带输送到下游进行第二次模切;
S5、通过第二排刀进行第二次模切,形成小规格片材的第二轮廓,通过形成的第一轮廓和第二轮廓形成小规格片材的成品,且两次相邻模切动作之间的时间,承载膜及其上料带的行走距离与第二排刀上刀刃的长度相对应;
S6、排除由第二排刀上相邻刀刃模切形成的第二废料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规格片材模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刀中的各刀刃间隔设置,任一刀刃包括:第一模切刃以及与所述第一模切刃保持间隔设置的第二模切刃,所述第一模切刃模切形成小规格片材的第一外形轮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规格片材模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切刃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生曾磊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安洁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