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杏叶提取物中游离黄酮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32887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7:38
一种银杏叶提取物中游离黄酮的控制方法,属于天然提取物纯化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含有银杏叶提取物的料液调节pH值至5.5~7.5后浓缩,得到浓缩液;(2)浓缩液采用絮凝、离心、过滤或沉降的方式进行澄清,得到澄清液;(3)澄清液进行灭菌或抑菌处理后,上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完成后,用含铵根离子的水溶性碱液冲洗树脂柱,之后解析,得到解析液;(4)调节解析液的pH值至5.5~7.5后,浓缩、干燥即得银杏叶提取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银杏黄酮得率高,银杏总黄酮得率≥92%,最终产品中游离态黄酮在银杏总黄酮中的占比<0.5%,适于工业化生产。

A control method of free flavonoids in Ginkgo biloba extra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银杏叶提取物中游离黄酮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然提取物纯化
,具体涉及一种银杏叶提取物中游离黄酮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银杏叶提取物是以银杏的叶子为原料,采用适当的溶剂提取、富集得到的产品,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和内酯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预防过敏、改善心脑血管循环、降低胆固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等功效。广泛应用于药品、保健品、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等领域。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体中通常与糖结合成苷类,小部分以游离态(苷元)的形式存在。由于植物本身特性,银杏叶内会有一部分游离黄酮的存在,并且提取纯化过程也会出现游离态黄酮增高的现象,近年来银杏叶提取物质量控制越来越规范,控制游离黄酮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成为银杏叶提取物质量好坏的一项重要评判指标。因此,控制银杏叶提取物中游离态的黄酮至一个较低的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效果好、银杏黄酮得率高的银杏叶提取物中游离黄酮的控制方法。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银杏叶提取物中游离黄酮的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含有银杏叶提取物的料液调节pH值至5.5~7.5后浓缩,得到浓缩液;(2)浓缩液采用絮凝、离心、过滤或沉降的方式进行澄清,得到澄清液;(3)澄清液进行灭菌或抑菌处理后,上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完成后,用含铵根离子的水溶性碱液冲洗树脂柱,之后解析,得到解析液;(4)调节解析液的pH值至5.5~7.5后,浓缩、干燥即得银杏叶提取物。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1)中含有银杏叶提取物的料液包括萃取液、产品液;萃取液是指萃取银杏叶后的乙醇提取液;产品液是指银杏叶提取物的乙醇溶解液,银杏叶提取物和乙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10~100。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3)灭菌方式包括煮沸灭菌、巴氏杀菌、辐照灭菌、紫外线灭菌、臭氧灭菌的任一种;所述抑菌方式为加入抑菌剂,所述抑菌剂包括双氧水、次氯酸钠、苯甲酸钠或山梨酸钾,抑菌剂的添加质量为澄清液质量的0.1~1‰。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3)大孔吸附树脂的平均孔径为9~25nm;水溶性碱液的pH值为7.5~8.5,水溶性碱液的用量为0.5~3倍树脂柱量。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1)和(4)调节pH值的方式为添加水溶性碱性试剂。由于银杏叶植物特性,提取银杏叶提取物后的料液呈弱酸性,在浓缩状态下酸性最强,本专利技术在浓缩前调结料液pH值在5.5~7.5,可避免料液在过酸过程中浓缩,造成黄酮被酸解为游离状态;同时由于在中性条件下游离态黄酮的溶解度低于碱性条件,调节料液pH值至近中性,可较大程度使溶液内溶解的游离态黄酮析出;浓缩后的澄清操作可进一步去除残留的游离态黄酮。银杏叶中含有大量的糖分,经过乙醇提取后会进入至料液内,浓缩后在无醇状态下会造成微生物大量滋生,从而加速料液的酸败,通过灭菌、抑菌处理可增长料液的保质期限,进而保证料液内成分的稳定性。用含铵根离子的水溶性碱液洗涤吸附后的树脂柱,其中的铵根离子可以和游离态的黄酮结合,从而将的游离态黄酮溶解出来,达到去除游离黄酮的效果。本专利技术银杏总黄酮得率≥92%,最终产品中游离态黄酮在银杏总黄酮中的占比<0.5%。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效果好且银杏黄酮得率高,适于工业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银杏叶:总黄酮含量为1.19%,游离黄酮含量为0.005%。取上述银杏叶100.2g,粉粹后添加75%乙醇1000ml提取,过滤后再添加75%乙醇1000ml提取,合并提取液后加碳酸钠调节pH值为5.50,浓缩至200ml,离心,取上层清液,将上清液中通入臭氧10分钟,上200ml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大孔吸附树脂的平均孔径为15nm,用pH值为7.5的氨水600ml冲洗树脂柱,使用乙醇解析,添加碳酸铵调节解析液pH值至6.8,浓缩后旋蒸干燥得到银杏叶提取物4.3g。经检测,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25.84%,游离黄酮含量为0.03%。经计算,银杏总黄酮得率为93.19%,游离黄酮得率为25.75%,银杏叶提取物中游离黄酮在银杏总黄酮中的占比为0.12%。实施例2银杏叶:总黄酮含量为1.82%,游离黄酮含量为0.12%。取上述粉粹后的银杏叶1000.5g,每次添加50%乙醇6L进行回流提取,过滤后每遍再添加50%乙醇6L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后添加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7.50,浓缩至1L,添加壳聚糖进行絮凝、沉降,取清液煮沸10分钟,上1L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大孔吸附树脂的平均孔径为20nm,使用1LpH值8.0的稀氨水冲洗树脂柱后,使用乙醇解析,添加氨水调节解析液pH值至7.1,浓缩后喷雾干燥得到银杏叶提取物52.0g。经检测,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32.5%,游离黄酮含量为0.08%。经计算,银杏总黄酮得率为92.81%,游离黄酮得率为3.46%,银杏叶提取物中游离黄酮在银杏总黄酮中的占比为0.25%。实施例3银杏叶:总黄酮含量为1.43%,游离黄酮含量为0.5%。取上述银杏叶500.2g,粉粹后添加75%乙醇5L提取,过滤后再添加75%乙醇5L提取1次,合并提取液后加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6.90,浓缩至800ml,离心,取上层清液,将上清液中添加其重量0.5‰的山梨酸钾,上800ml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大孔吸附树脂的平均孔径为9nm,用pH值为8.5的氨水400ml冲洗树脂柱,使用乙醇解析,添加碳酸铵调节解析液pH值至6.8,浓缩后旋蒸干燥得到银杏叶提取物23.1g。经检测,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28.91%,游离黄酮含量为0.09%。经计算,银杏总黄酮得率为93.36%,游离黄酮残留占比为0.83%,银杏叶提取物中游离黄酮在银杏总黄酮中的占比为0.31%。实施例4银杏叶提取物:总黄酮含量为24.31%,游离黄酮含量为5.0%。取上述银杏叶提取物50.0g,添加70%的乙醇4900ml溶解,溶解后加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6.0,浓缩至500ml,沉降48h后,取上层清液,将上清液中添加其重量0.1‰的双氧水,上2000ml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大孔吸附树脂的平均孔径为10nm,用pH值为7.8的氨水4000ml冲洗树脂柱,使用乙醇解析,添加碳酸铵调节解析液pH值至6.4,浓缩后旋蒸干燥得到银杏叶提取物45.5g。经检测,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25.30%,游离黄酮含量为0.08%。经计算,银杏总黄酮得率为94.71%,游离黄酮残留占比为1.46%,银杏叶提取物中游离黄酮在银杏总黄酮中的占比为0.32%。实施例5银杏叶提取物:总黄酮含量为24.81%,游离黄酮含量为5.0%。取上述银杏叶提取物50.0g,添加20%的乙醇1500ml溶解,溶解后加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7.2,浓缩至200ml,沉降48h后,取上层清液,将上清液进行巴氏杀菌,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银杏叶提取物中游离黄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含有银杏叶提取物的料液调节pH值至5.5~7.5后浓缩,得到浓缩液;/n(2)浓缩液采用絮凝、离心、过滤或沉降的方式进行澄清,得到澄清液;/n(3)澄清液进行灭菌或抑菌处理后,上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完成后,用含铵根离子的水溶性碱液冲洗树脂柱,之后解析,得到解析液;/n(4)调节解析液的pH值至5.5~7.5后,浓缩、干燥即得银杏叶提取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银杏叶提取物中游离黄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含有银杏叶提取物的料液调节pH值至5.5~7.5后浓缩,得到浓缩液;
(2)浓缩液采用絮凝、离心、过滤或沉降的方式进行澄清,得到澄清液;
(3)澄清液进行灭菌或抑菌处理后,上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完成后,用含铵根离子的水溶性碱液冲洗树脂柱,之后解析,得到解析液;
(4)调节解析液的pH值至5.5~7.5后,浓缩、干燥即得银杏叶提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杏叶提取物中游离黄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含有银杏叶提取物的料液包括萃取液、产品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银杏叶提取物中游离黄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萃取液是指萃取银杏叶后的乙醇提取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银杏叶提取物中游离黄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产品液是指银杏叶提取物的乙醇溶解液,银杏叶提取物和乙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10~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晓东杨丽微连运河高伟田洪
申请(专利权)人: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