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保健功能的栀子黑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29766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茶饮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保健功能的栀子黑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栀子黑茶饮料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成分:黑茶浸提液40‑70%和栀子浸提液30‑60%,以及两种浸提液总质量0.02‑0.04%的罗汉果苷和0.04‑0.08%柠檬酸。分别制备黑茶浸提液和栀子浸提液,与罗汉果苷、柠檬酸混合均匀,即得到所述栀子黑茶饮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改善黑茶饮料的口感风味,制备的栀子黑茶饮料原料口感上优势互补,茶汤澄清明亮不易褐变,同时兼具一定的保健功能,为黑茶饮品的发展开拓市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保健功能的栀子黑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饮料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具保健功能的栀子黑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黑茶因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而得名,属于后发酵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生产历史悠久,以制成紧压茶边销为主,主要产于湖南的安化县、陕西、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地。主要品种有安化黑茶、湖北佬扁茶、四川藏茶、广西六堡散茶等。黑茶因其具有减肥、消炎抗菌、预防肿瘤、降氟等功效深受消费者青睐,但其依靠热水冲、泡的传统饮用方式略为繁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黑茶的饮用和销售,相比于市面上已具有一定规模的绿茶、红茶饮品,黑茶饮品领域仍存在很大的空白。主要是因黑茶自身具有陈味,在消费者饮用时会带来不愉快的感官体验,尤其是初饮黑茶者,还往往将这种陈味当作为霉味,再加上黑茶冲泡后的茶水颜色暗淡浑浊,使得很多消费者不喜欢喝黑茶。而常规的茶饮料加工方法包括将茶叶制成超细茶干粉,再泡水制成水剂;或先制成浓茶汁,再用浓茶稀释制成等,这些方法均不适宜于黑茶饮料的加工,使用上述方法制成的黑茶饮料依然带有陈味和涩味,口感较差,此外,制备的黑茶饮料很可能失去保健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保健功能的栀子黑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能改善黑茶饮料的口感风味,制备的栀子黑茶饮料原料口感上优势互补,茶汤澄清明亮不易褐变,同时兼具一定的保健功能,为黑茶饮品的发展开拓市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首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保健功能的栀子黑茶饮料,以质量百分比计,该饮料包括以下成分:黑茶浸提液40-70%和栀子浸提液30-60%,以及两种浸提液总质量0.02-0.04%的罗汉果苷和0.04-0.08%柠檬酸。优选地,以质量百分比计,该饮料包括以下成分:黑茶浸提液40-60%和栀子浸提液40-60%,以及两种浸提液总质量0.03-0.04%的罗汉果苷和0.04-0.05%的柠檬酸。优选地,以质量百分比计,该饮料包括以下成分:黑茶浸提液40%和栀子浸提液60%,以及两种浸提液总质量0.035%的罗汉果苷和0.04%的柠檬酸。其次,本专利技术提供上述栀子黑茶饮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黑茶浸提液:选用当季新鲜黑茶,在100-120℃条件下热风干燥去除多余水分;将烘干的黑茶与水按质量比1:50-70进行浸提,粗浸提液冷却过滤后加入抗坏血酸和碳酸氢钠,调节pH值至4.5-5.5;再次冷却后采用巴氏杀菌法灭菌,冷藏保存;(2)制备栀子浸提液:选用当季新鲜栀子,漂洗后在100-120℃条件下热风干燥去除多余水分;将烘干的栀子与水按质量比1:10-20进行浸提,粗浸提液冷却过滤后采用巴氏杀菌法灭菌,冷藏保存;(3)将所述步骤(1)处理得到的黑茶浸提液、所述步骤(2)处理得到的栀子浸提液、罗汉果苷和柠檬酸混合均匀,即得到所述栀子黑茶饮料。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黑茶浸提的步骤具体为:将烘干的黑茶用50-80℃的纯净水冲泡后立即置于恒温水浴锅浸提15-25min。进一步地,所述黑茶浸提时每隔5-10min搅拌一次。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抗坏血酸的浓度为0.45-0.6g/L,碳酸氢钠的浓度为0.16-0.36g/L。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栀子浸提的步骤具体为:将烘干的栀子用70-80℃的纯净水冲泡后立即置于恒温水浴锅浸提25-35min。进一步地,所述栀子黑茶饮料制备完成后,将栀子黑茶饮料采用滤膜过滤,于130-140℃下灭菌4-6s并灌装。进一步地,所述滤膜的孔径为0.45-0.55μ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栀子黑茶饮料中,栀子浸提液在不影响黑茶营养及生理功能的情况下能改善黑茶的味道和黑茶茶汤的色泽,使茶汤澄清明亮不易褐变,并增加黑茶复合饮料的多糖、膳食纤维和三萜类物质等功能性成分的含量,将其配以适量的甜度高(相对甜度为蔗糖的500-600倍)且不含热量的罗汉果苷及柠檬酸调节风味,实现了原料口感上的优势互补。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栀子黑茶饮料中茶多酚的含量≥500mg/Kg,三萜类物质的含量≥160mg/Kg,栀子黄色素含量为200-300mg/Kg,栀子苷含量≥3mg/Kg,罗汉果苷≥200mg/Kg,所以该黑茶饮料为兼具多酚含量高且稳定性强的黑茶饮料,甜度适中,香气怡人且富含黑茶的营养成分,长期饮用此饮,有降脂降压、护肝等功效。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黑茶饮料在不影响黑茶营养的情况下能改善黑茶的味道,并可以提亮黑茶茶汤的色泽,而且栀子黑茶饮料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并且能够显著抑制由LPS诱导的炎症靶标蛋白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同时还能显著增强抗氧化蛋白血红素氧合酶(HO-1)的表达,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适合多种人群饮用。附图说明图1为栀子黑茶饮料进行抑制炎症和抗氧化靶标蛋白实验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黑茶为湖南安化黑茶,其他材料均可自常规途径购买得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栀子黑茶饮料,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成分:黑茶浸提液40%,栀子浸提液60%,浸提液总质量0.035%的罗汉果苷和0.04%的柠檬酸。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上述栀子黑茶饮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黑茶浸提液:a.选用当季新鲜黑茶,在100-120℃条件下热风干燥去除多余水分;b.按质量比1:60称取烘干的黑茶,将其置于配料杯中,用75℃的纯净水冲泡后立即置于恒温水浴锅浸提15min,浸提时每隔10min搅拌一次;c.粗浸提液冷却至40-50℃,用四层纱布过滤,取上清液,再次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浓度为0.45-0.6g/L的抗坏血酸和浓度为0.16-0.36g/L的碳酸氢钠,调节pH值至4.5-5.5;d.采用巴氏杀菌法将上一步所得的浸提液灭菌,于4℃冷藏保存;(2)制备栀子浸提液:a.选用当季新鲜栀子,漂洗后在100-120℃条件下热风干燥去除多余水分;b.按质量比1:10称取烘干的栀子,将其置于配料杯中,用70℃的纯净水冲泡后立即置于恒温水浴锅浸提25min;c.粗浸提液冷却至40-50℃,用四层纱布过滤,取上清液,再次冷却至室温,采用巴氏杀菌法灭菌,于4℃冷藏保存;(3)按照上述配方比例准确称取罗汉果苷和柠檬酸,与所述步骤(1)处理得到的黑茶浸提液和所述步骤(2)处理得到的栀子浸提液混合搅拌均匀,即得到所述栀子黑茶饮料。所述栀子黑茶饮料制备完成后,采用膜孔径0.45-0.55μm的滤膜精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保健功能的栀子黑茶饮料,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成分:黑茶浸提液40-70%和栀子浸提液30-60%,以及两种浸提液总质量0.02-0.04%的罗汉果苷和0.04-0.08%柠檬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保健功能的栀子黑茶饮料,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成分:黑茶浸提液40-70%和栀子浸提液30-60%,以及两种浸提液总质量0.02-0.04%的罗汉果苷和0.04-0.08%柠檬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保健功能的栀子黑茶饮料,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成分:黑茶浸提液40-60%和栀子浸提液40-60%,以及两种浸提液总质量0.03-0.04%的罗汉果苷和0.04-0.05%的柠檬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保健功能的栀子黑茶饮料,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成分:黑茶浸提液40%和栀子浸提液60%,以及两种浸提液总质量0.035%的罗汉果苷和0.04%的柠檬酸。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保健功能的栀子黑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黑茶浸提液:选用当季新鲜黑茶,在100-120℃条件下热风干燥去除多余水分;将烘干的黑茶与水按质量比1:50-70进行浸提,粗浸提液冷却过滤后加入抗坏血酸和碳酸氢钠,调节pH值至4.5-5.5;再次冷却后采用巴氏杀菌法灭菌,冷藏保存;
(2)制备栀子浸提液:选用当季新鲜栀子,漂洗后在100-120℃条件下热风干燥去除多余水分;将烘干的栀子与水按质量比1:10-20进行浸提,粗浸提液冷却过滤后采用巴氏杀菌法灭菌,冷藏保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思刘嘉祺张浩伟蒙沛霖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