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自行车轮胎拆卸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2695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旧自行车轮胎拆卸设备,包括一电机、一齿轮Ⅰ、一转动装置与一拆卸装置,所述的转动装置上有两拨辐条部带动车轮转动,所述的拆卸装置包含一工作台、一左撬胎部、一右撬胎部与两分离部,工作台上有两圆弧槽与两直槽,撬胎部与分离部上的滑动块可分别在圆弧槽与直槽中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从轮胎的两侧往同一方向拆卸,可使轮胎与轮毂完全分离,且其能适用于不同轮径的轮胎拆卸,所述的拆卸装置为对称结构,可同时拆卸两个轮胎。

Dismantling equipment for waste bicycle ti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旧自行车轮胎拆卸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拆卸设备,尤其是指一种废旧自行车轮胎的拆卸设备。
技术介绍
自行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具有使用量大、报废量大的特点。废旧自行车轮胎在露天状态下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因此,对于废旧自行车轮胎的回收利用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自行车轮胎的拆卸是废旧自行车轮胎回收利用的一个重要步骤。传统的轮胎拆卸方法是由手动操作完成的,需要利用至少两根撬胎棒进行拆卸,拆卸过程中以撬胎棒将车轮一侧的轮胎与轮毂分离后,再以人手将轮胎与轮毂完全分离,拆卸过程要求拆卸者具有较丰富的经验,费时费力,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为了克服传统自行车轮胎拆卸方法的缺点,从而提供一种废旧自行车轮胎拆卸的设备,其可适用于不同轮径的轮胎拆卸,且能够同时将两个车轮的轮毂与轮胎完全分离,操作省力、简单,效率较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有:废旧自行车轮胎拆卸设备,包括一电机、一齿轮Ⅰ、一转动装置与一拆卸装置,所述的转动装置包括一齿轮Ⅱ、一转动轴、一轴套、两拨辐条部、两夹紧轴套与两轴承座Ⅰ,所述的拆卸装置包括一工作台、一左撬胎部、一右撬胎部、两分离部、两挡板Ⅰ、两挡板Ⅱ、一挡板Ⅲ、一轴承座Ⅱ、一轴承座Ⅲ、两滑动轴、一丝杆与一摇把。所述的齿轮Ⅰ由所述的电机带动旋转,所述的齿轮Ⅱ与齿轮Ⅰ啮合,所述的转动轴与所述的齿轮Ⅱ通过键连接。所述的转动轴由所述的两轴承座Ⅰ支撑,所述的轴承座Ⅰ内部有一轴承。所述的转动轴上有两拨辐条部与两夹紧轴套,所述的拨辐条部包含一切槽轴套与两斜状设计的拨辐条棒,拨辐条棒的一端与切槽轴套的槽部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的左撬胎部包括一撬胎棒、一滑动块Ⅰ、一定位套、一竖轴与一限位销钉,所述撬胎棒的一端与所述的滑动块Ⅰ转动连接,所述定位套的两端分别与滑动块Ⅰ、竖轴转动连接。所述的右撬胎部包括一撬胎棒、一滑动块Ⅱ、一定位套、一竖轴与一限位销钉,所述撬胎棒的一端与所述的滑动块Ⅱ转动连接,所述定位套的两端分别与滑动块Ⅱ、竖轴转动连接。所述的分离部包括一分离棒、一曲柄、一开口销、一滑动块Ⅲ、一定位套、一竖轴与一限位销钉,所述分离棒的一端为“S”形设计,所述的曲柄两端分别与所述分离棒的一端、滑动块Ⅲ转动连接,所述定位套的两端分别与滑动块Ⅲ、竖轴转动连接。所述的滑动块Ⅰ、滑动块Ⅱ与滑动块Ⅲ均为分段柱形结构,其较细一段的曲面上有一螺纹孔,均与一限位销钉连接,较粗一段的曲面上均设有两槽。所述的工作台上分别有两圆弧槽、一直槽、两定位孔,所述的滑动块Ⅰ与所述的滑动块Ⅱ分别置于两圆弧槽中,所述的两滑动块Ⅲ置于两直槽中。所述滑动块Ⅰ与所述滑动块Ⅱ两侧的槽均由一挡板Ⅰ与一挡板Ⅱ卡住,所述滑动块Ⅲ两侧的槽分别由挡板Ⅱ与挡板Ⅲ卡住,所述的挡板Ⅰ、挡板Ⅱ、挡板Ⅲ均与工作台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的滑动轴与所述工作台下两侧的孔滑动配合,所述的丝杆与所述工作台下中间的丝杆螺纹孔相配合。所述的丝杆由所述的轴承座Ⅱ和轴承座Ⅲ支撑,所述的轴承座Ⅱ和轴承座Ⅲ内部均有一轴承。所述的摇把与所述丝杆的一端由螺钉固定连接。本技术作为一种废旧轮胎拆卸工具的优点是:从轮胎的两侧往同一方向拆卸,能够同时将两个车轮的轮毂与轮胎完全分离,且本技术可适用于不同轮径的轮胎拆卸,操作省力、简单,可以提高废旧轮胎的批量处理与回收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废旧自行车轮胎拆卸设备与轮胎配合时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废旧自行车轮胎拆卸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拆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拨辐条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工作台的等轴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中工作台的主视图;图7为图2中左撬胎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2中右撬胎部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2中分离部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2中分离部与工作台及挡板Ⅱ、挡板Ⅲ相互配合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5中工作台上左弧形槽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车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撬胎棒工作时的示意图;图14为分离棒工作时的示意图。其中:1.电机,2.齿轮Ⅰ,3.转动装置,4.拆卸装置,5.齿轮Ⅱ,6.转动轴,7.轴套,8.拨辐条部,9.夹紧轴套,10.轴承座Ⅰ,11.工作台,12.左撬胎部,13.右撬胎部,14.分离部,15.挡板Ⅰ,16.挡板Ⅱ,17.挡板Ⅲ,18.轴承座Ⅱ,19.轴承座Ⅲ,20.滑动轴,21.丝杆,22.摇把,23.切槽轴套,24.拨辐条棒,25.撬胎棒,26.滑动块Ⅰ,27.定位套,28.竖轴,29.限位销钉A,30.滑动块Ⅱ,31.滑动块Ⅲ,32.分离棒,33.曲柄,34.限位销钉B,35.开口销,36.轮胎,37.轮毂,38.辐条,39.花鼓,a1为左弧形槽,a2为右弧形槽,b1为左直槽,b2为右直槽,c1、c2、c3、c4、c5、c6为定位孔,d为丝杆螺纹孔,l为撬胎棒的长度,r为左弧形槽与右弧形槽的半径。具体实施方式废旧自行车轮胎拆卸设备,包括一电机1、一齿轮Ⅰ2、一转动装置3与一拆卸装置4,所述的转动装置3包括一齿轮Ⅱ5、一转动轴6、一轴套7、两拨辐条部8、两夹紧轴套9、两轴承座Ⅰ10,所述的拆卸装置4包括一工作台11、一左撬胎部12、一右撬胎部13、两分离部14、两挡板Ⅰ15、两挡板Ⅱ16、一挡板Ⅲ17、一轴承座Ⅱ18、一轴承座Ⅲ19、两滑动轴20、一丝杆21、一摇把22。本技术所提出的废旧自行车轮胎拆卸设备由电机1提供动力,通过齿轮Ⅰ2与齿轮Ⅱ5啮合,将动力传递至转动装置3,使转动装置3带动车轮进行转动,拆卸装置4为对称结构,可同时完成两个轮胎的拆卸。拨辐条部8上的拨辐条棒24为斜状设计,以适应辐条38在轮毂37上的倾斜安装,使带动车轮旋转时更稳定。左撬胎部12的滑动块Ⅰ26置于左弧形槽a1中,右撬胎部13的滑动块Ⅱ30置于右弧形槽a2中,两分离部14的滑动块Ⅲ31分别置于直槽b1、b2中。定位孔c3与c4的作用分别是使左撬胎部12在起、止位置固定,两孔与左撬胎部12上的竖轴28配合;定位孔c5与c6的作用分别是使右撬胎部13在起、止位置固定,其与右撬胎部13上的竖轴28配合;定位孔c1与c2的作用是使两分离部14在终止位置固定,其分别与两分离部14上的竖轴28配合。丝杆螺纹孔d与丝杆21配合,通过摇动摇把22,使丝杆21转动,进而可使工作台11前后运动。撬胎棒25的长度l大于弧形槽的半径r,以使撬胎棒25能够插入轮胎36与轮毂37之间并完成转动撬胎动作。撬胎棒25一端的顶部为圆弧形设计,以防止划伤轮胎;分离棒32的一端为“S”形设计,以拉动轮胎,且在拆卸过程中其最末端可顶住轮毂37,使分离更稳定。滑动块Ⅰ26、滑动块Ⅱ30、滑动块Ⅲ31均为分段柱形结构,其较粗一段的曲面上均有两槽,较细一段的曲面上均有一螺纹孔。滑动块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废旧自行车轮胎拆卸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电机(1)、一齿轮Ⅰ(2)、一转动装置(3)与一拆卸装置(4);所述的转动装置(3)包括两拨辐条部(8),所述的拨辐条部(8)由一切槽轴套(23)与两拨辐条棒(24)构成,所述切槽轴套(23)的一面上有对称的两槽,所述拨辐条棒(24)为斜状设计,且拨辐条棒(24)的一端与切槽轴套(23)的槽部相配合;所述的拆卸装置(4)包括一工作台(11)、一左撬胎部(12)、一右撬胎部(13)、两分离部(14)、两挡板Ⅰ(15)、两挡板Ⅱ(16)与一挡板Ⅲ(17),所述的工作台(11)上有对称分布的两圆弧槽a1、a2与两直槽b1、b2,所述的左撬胎部(12)有一滑动块Ⅰ(26),所述的右撬胎部(13)有一滑动块Ⅱ(30),所述的两分离部(14)各有一滑动块Ⅲ(31)。/n

【技术特征摘要】
1.废旧自行车轮胎拆卸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电机(1)、一齿轮Ⅰ(2)、一转动装置(3)与一拆卸装置(4);所述的转动装置(3)包括两拨辐条部(8),所述的拨辐条部(8)由一切槽轴套(23)与两拨辐条棒(24)构成,所述切槽轴套(23)的一面上有对称的两槽,所述拨辐条棒(24)为斜状设计,且拨辐条棒(24)的一端与切槽轴套(23)的槽部相配合;所述的拆卸装置(4)包括一工作台(11)、一左撬胎部(12)、一右撬胎部(13)、两分离部(14)、两挡板Ⅰ(15)、两挡板Ⅱ(16)与一挡板Ⅲ(17),所述的工作台(11)上有对称分布的两圆弧槽a1、a2与两直槽b1、b2,所述的左撬胎部(12)有一滑动块Ⅰ(26),所述的右撬胎部(13)有一滑动块Ⅱ(30),所述的两分离部(14)各有一滑动块Ⅲ(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旧自行车轮胎拆卸设备,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舒豪徐志刚秦开仲常艳茹苏开远朱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深圳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