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表面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24834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处理装置,其包括底座等,底座水平放置在地面上,径向驱动液压杆位于底座的顶端,工件滚轴支座固定在径向驱动液压杆的顶端,工件滚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工件滚轴支座的两个圆形孔内,驱动电机固定在工件滚轴支座的右侧;支架位于底座的后方,原料储存箱并排放置在支架的内部;第一输送管的一端连接在原料储存箱的右侧,第一输送管的另一端与原料混合仓连接,原料混合仓固定在支架的顶端;工作台升降驱动液压杆位于底座的后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金属材料的表面进行喷丸处理,喷丸效果好,喷丸均匀。

Metal surface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材料表面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表面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机械行业中都采用金属材料表面处理装置,比如喷丸机,区别于国内的喷砂机,其工艺原理是利用高速运动的弹丸流对金属表面的冲击而使表面产生塑性循环应变层,由此导致该层的显微组织发生有利的变化并使表层引入残余压应力场,其结果使零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获得提高。现有的喷丸机工作时喷丸不均匀,加工质量不稳定,产品合格率无法提高,原材料浪费严重,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处理装置,其能够实现对金属材料的表面进行喷丸处理,喷丸效果好,喷丸均匀。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径向驱动液压杆、工件滚轴支座、工件滚轴、驱动电机、支架、原料储存箱、第一输送管、原料混合仓、工作台升降驱动液压杆、工作台、喷丸罐、喷丸口、第二输送管、落料输送管、回收斗、回收箱、负压风机、废料箱,底座水平放置在地面上,径向驱动液压杆位于底座的顶端,工件滚轴支座固定在径向驱动液压杆的顶端,工件滚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工件滚轴支座的两个圆形孔内,驱动电机固定在工件滚轴支座的右侧;支架位于底座的后方,原料储存箱并排放置在支架的内部;第一输送管的一端连接在原料储存箱的右侧,第一输送管的另一端与原料混合仓连接,原料混合仓固定在支架的顶端;工作台升降驱动液压杆位于底座的后方,工作台固定在工作台升降驱动液压杆的顶端,喷丸罐固定在工作台的顶端,喷丸口位于喷丸罐的前侧,第二输送管连接在喷丸罐与原料混合仓的中间,落料输送管的一端连接在喷丸罐的底端,落料输送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回收斗的左侧;回收箱放置在回收斗的下方,废料箱位于底座的后方,负压风机位于废料箱的左侧。优选地,所述回收斗中设有匀速转动的多个金属支架。优选地,所述喷丸罐中设有电动调节阀。优选地,所述工件滚轴支座为U形状。优选地,所述喷丸口与工件接触处设为圆弧形切口。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能够实现对金属材料的表面进行喷丸处理,喷丸效果好,喷丸均匀,加工质量稳定,产品合格率高,喷丸后原材料可循环利用,生产成本较低,适合中小型企业生产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侧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金属材料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径向驱动液压杆2、工件滚轴支座3、工件滚轴4、驱动电机5、支架6、原料储存箱7、第一输送管8、原料混合仓9、工作台升降驱动液压杆10、工作台11、喷丸罐12、喷丸口13、第二输送管14、落料输送管15、回收斗16、回收箱17、负压风机18、废料箱19,底座1水平放置在地面上,径向驱动液压杆2位于底座1的顶端,工件滚轴支座3固定在径向驱动液压杆2的顶端,工件滚轴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工件滚轴支座3的两个圆形孔内,驱动电机5固定在工件滚轴支座3的右侧。支架6位于底座1的后方,原料储存箱7并排放置在支架6的内部;第一输送管8的一端连接在原料储存箱7的右侧,第一输送管8的另一端与原料混合仓9连接,原料混合仓9固定在支架6的顶端;工作台升降驱动液压杆10位于底座1的后方,工作台11固定在工作台升降驱动液压杆10的顶端,喷丸罐12固定在工作台11的顶端,喷丸口13位于喷丸罐12的前侧,第二输送管14连接在喷丸罐12与原料混合仓9的中间,落料输送管15的一端连接在喷丸罐12的底端,落料输送管15的另一端连接在回收斗16的左侧;回收箱放置在回收斗16的下方,废料箱19位于底座1的后方,负压风机18位于废料箱19的左侧。所述回收斗16中设有匀速转动的多个金属支架,这样可以将落料输送管15输送过来的混合物进行分离,能实现原料的循环利用,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所述喷丸罐12中设有电动调节阀,这样可以通过电动调节阀控制原料进入喷丸罐12的量,从而控制喷丸加工的效果,保证加工质量稳定。工件滚轴支座为U形状,这样可以实现支撑高低不同的工件滚轴。所述喷丸口13与工件接触处设为圆弧形切口,这样可以更好的与待加工工件接触,能有保证更好的喷丸效果,从而提高产品合格率。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工件滚轴支座的底端设有径向驱动液压杆,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件尺寸对工件滚轴支座进行高度调节,大大增强了整机的工作范围和工作适应性。底座水平放置在地面上,径向驱动液压杆位于底座的顶端,工件滚轴支座固定在径向驱动液压杆的顶端,工件滚轴的两端连接在工件滚轴支座的圆形孔内。工作时,工件水平放置在工件滚轴的中间,根据不同的工件尺寸,可以通过径向驱动液压杆来调节工件滚轴支座的高度,从而保证最佳的喷丸效果。驱动电机固定在工件滚轴支座的右侧。驱动电机用于控制工件的转动,保证喷丸均匀。支架位于底座的后方,原料储存箱并排放置在支架的内部。第一输送管的一端连接在原料储存箱的右侧,第一输送管的另一端与原料混合仓连接,原料混合仓固定在支架的顶端。喷丸所需的各类原料通过第一输送管输送到原料混合仓中,通过原料混合仓对不同的原料进行充分混合,这样能保证喷丸的最佳效果。工作台升降驱动液压杆位于底座的后方,工作台固定在工作台升降驱动液压杆的顶端。通过工作台升降驱动液压杆可以控制升降台上下移动,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工件,增加整机的工作范围和适应性。喷丸罐固定在工作台的顶端,喷丸口位于喷丸罐的前侧。第二输送管连接在喷丸罐与原料混合仓的中间。落料输送管的一端连接在喷丸罐的底端,落料输送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回收斗的左侧。回收箱放置在回收斗的下方,废料箱位于底座的后方,负压风机位于废料箱的左侧。工作时,通过回收斗可以对喷丸处理后产生的废料和喷出的原料进行回收,通过负压风机可以对废弃的原料和加工产生的碎屑进行吸收,统一存储在废料箱中,通过回收箱对能继续使用的原材料进行回收,从而实现原料的循环利用。综上所述,本技术能够实现对金属材料的表面进行喷丸处理,喷丸效果好,喷丸均匀,加工质量稳定,产品合格率高,喷丸后原材料可循环利用,生产成本较低,适合中小型企业生产使用。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径向驱动液压杆、工件滚轴支座、工件滚轴、驱动电机、支架、原料储存箱、第一输送管、原料混合仓、工作台升降驱动液压杆、工作台、喷丸罐、喷丸口、第二输送管、落料输送管、回收斗、回收箱、负压风机、废料箱,底座水平放置在地面上,径向驱动液压杆位于底座的顶端,工件滚轴支座固定在径向驱动液压杆的顶端,工件滚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工件滚轴支座的两个圆形孔内,驱动电机固定在工件滚轴支座的右侧;支架位于底座的后方,原料储存箱并排放置在支架的内部;第一输送管的一端连接在原料储存箱的右侧,第一输送管的另一端与原料混合仓连接,原料混合仓固定在支架的顶端;工作台升降驱动液压杆位于底座的后方,工作台固定在工作台升降驱动液压杆的顶端,喷丸罐固定在工作台的顶端,喷丸口位于喷丸罐的前侧,第二输送管连接在喷丸罐与原料混合仓的中间,落料输送管的一端连接在喷丸罐的底端,落料输送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回收斗的左侧;回收箱放置在回收斗的下方,废料箱位于底座的后方,负压风机位于废料箱的左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径向驱动液压杆、工件滚轴支座、工件滚轴、驱动电机、支架、原料储存箱、第一输送管、原料混合仓、工作台升降驱动液压杆、工作台、喷丸罐、喷丸口、第二输送管、落料输送管、回收斗、回收箱、负压风机、废料箱,底座水平放置在地面上,径向驱动液压杆位于底座的顶端,工件滚轴支座固定在径向驱动液压杆的顶端,工件滚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工件滚轴支座的两个圆形孔内,驱动电机固定在工件滚轴支座的右侧;支架位于底座的后方,原料储存箱并排放置在支架的内部;第一输送管的一端连接在原料储存箱的右侧,第一输送管的另一端与原料混合仓连接,原料混合仓固定在支架的顶端;工作台升降驱动液压杆位于底座的后方,工作台固定在工作台升降驱动液压杆的顶端,喷丸罐固定在工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白顾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德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