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流燃烧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821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涡流燃烧室,它由炉体,点火孔,喷火孔和喷嘴组成,喷嘴由涡流空气筒和喷管组成,涡流空气筒一端固接在炉体上并与炉体上的供应孔连通,所说的涡流空气筒由筒体以及一种可用作点火门的端盖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点火门和喷嘴合二为一,从而简化了燃烧室结构,使点火门不发生热变形,可始终保持其与炉体的气密联接。(*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涡流燃烧室。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涡流燃烧室如附附图说明图1所示,其炉体上靠喷嘴上方单独开有一点火孔2,点火孔2上气密联接有一点火门,使用过程中,由于热变形导致点火门与点火孔2之间无法保持气密联接,而产生间隙,这样,便引起燃烧室中内腔中的烟,火焰以及未燃烧完毕的粉末燃料从该间隙出喷出等不良现象。同时独立的点火门,又带来了结构上的繁琐。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使用过程中,可保持点火门与炉体气密联接的涡流燃烧室。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涡流燃烧室,由炉体、点火门、喷火孔和喷嘴等组成,喷嘴由涡流空气筒和喷管等组成,涡流空气筒一端固接在炉体上并与炉体上的供应孔连通,另一端与喷管插接,所说的涡流空气筒由筒体以及一种可用作点火门的端盖组成。这样,拉出喷管、打开端盖,即可将点火剂从涡流空气筒筒体中放入燃烧室内腔中。由于从喷管中喷出来的一次进风空气是冷风,故这种冷风不但可时刻冷却作为点火门的端盖,并且,由于这种冷风的风向作用,使得涡流空气筒附近的温度较低,从而又降低了端盖温度,使其不易产生热变形。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所说的端盖其一端具有与筒体内孔动配合套接的止口,其外缘上部通过一种环首螺栓与筒体紧固联接。有关端盖这种与筒体以方便装折联接的方式,现有技术中很多,这里仅举上述一种,其余的这里不加以赘述。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点火门不发生热变形,可始终保持其与炉体的气密联接,故有效地杜绝了炉体内腔中的烟,火焰以及未完全燃烧之粉末燃料从点火门与炉体接合部喷出这一现象的发生。由于点火门和喷嘴合二为一,从而简化了燃烧室结构。附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涡流燃烧室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涡流燃烧室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喷嘴向视图。下面我们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详尽的描述。实施例参照附图2和附图3涡流燃烧室,由炉体1,点火孔2,喷火孔9和喷嘴组成,喷嘴由涡流空气筒3和喷管4组成,涡流空气筒3由筒体8和端盖6组成,筒体8一端为法兰盘,该法兰盘与炉体固接,筒体8另一端内孔与端盖6前端止口套接,并且,该端部上部铰接有一环首螺栓7,该环首螺栓7可以放进端盖6外缘上部的凹槽,并将端盖6与筒体8紧固联接在一起。由于该端盖6装折方便,故可作为点火门,喷管4插接在端盖6内孔里,燃料和一次空气进风从喷管4进入燃烧室,二次空气进风从涡流空气筒3进入燃烧室。权利要求1.涡流燃烧室,由炉体1,点火孔2,喷火孔9和喷嘴组成,喷嘴由涡流空气筒3和喷管4等组成,涡流空气筒3一端固接在炉体1上并与炉体1上的供应孔5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涡流空气筒3由筒体8以及一种可用作点火门的端盖6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端盖6,(2.1)其一端具有与筒体8内孔动配合套接的止口,(2.2)其外缘上部通过一种环首螺栓7与筒体8紧固联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涡流燃烧室,它由炉体,点火孔,喷火孔和喷嘴组成,喷嘴由涡流空气筒和喷管组成,涡流空气筒一端固接在炉体上并与炉体上的供应孔连通,所说的涡流空气筒由筒体以及一种可用作点火门的端盖组成。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点火门和喷嘴合二为一,从而简化了燃烧室结构,使点火门不发生热变形,可始终保持其与炉体的气密联接。文档编号F23L1/00GK2151374SQ93206769公开日1993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1993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25日专利技术者陈淡龙 申请人:福州钜升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涡流燃烧室,由炉体1,点火孔2,喷火孔9和喷嘴组成,喷嘴由涡流空气筒3和喷管4等组成,涡流空气筒3一端固接在炉体1上并与炉体1上的供应孔5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涡流空气筒3由筒体8以及一种可用作点火门的端盖6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淡龙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钜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