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障碍人员眼控的多功能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749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3:33
一种障碍人员眼控的多功能轮椅,它包含轮椅、电动脚轮、底盘、脚拖、电动气杆、电动气泵、扶手、座垫、椅背、头枕、驱动电机、电动调角器、电池箱、充电接口、眼球追踪摄像头、触控屏、机械臂、微型处理器;所述电动脚轮位于轮椅的下方;所述电动气杆设置在座垫骨架的底部;所述电动气泵设置在电动气杆侧面的下端;所述椅背骨架和座垫骨架连接处装有电动调角器;所述座垫底部的前端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电池箱固定连接在座垫骨架的下方;所述机械臂设置在右侧扶手的末端;所述眼球追踪摄像头设置在机械臂的下端;所述触控屏设置在左侧扶手的末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障碍人员眼控的多功能轮椅。

A multifunctional wheelchair for eye control of disabled peo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障碍人员眼控的多功能轮椅
本技术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障碍人员眼控的多功能轮椅。
技术介绍
轮椅是康复的重要工具,轮椅它不仅是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普通轮椅一般由轮椅架、车轮、刹车装置及座靠四部分组成。手摇轮椅在普通轮椅基础上,增加手摇装置。电动轮椅在普通轮椅基础上,增加电子助力系统,减轻了使用者的体力消耗。但是一些肢体残疾尤其是上肢残缺的残疾人无法使轮椅,还有一些换小儿麻痹、肌肉萎缩、瓷娃娃等无法正常支配四肢的患者无法正常使用普通轮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障碍人员眼控的多功能轮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轮椅1、电动脚轮2、底盘3、脚拖4、电动气杆5、电动气泵6、扶手7、座垫8、椅背9、头枕10、驱动电机11、电动调角器12、电池箱13、充电接口14、眼球追踪摄像头15、触控屏16、机械臂17、微型处理器18;所述电动脚轮2位于轮椅1的下方;所述脚拖4固定连接在底盘3的前端;所述电动气杆5设置在座垫1骨架的底部,且与座垫1垂直;所述电动气泵6设置在电动气杆5侧面的下端;所述左右两个扶手7的前端分别与轮椅1靠背垂直;所述椅背9骨架和座垫8骨架连接处装有电动调角器12;所述座垫1底部的前端设置有驱动电机11;所述电池箱13固定连接在座垫1骨架的下方,且电池箱13的一端设置有充电接口14;所述机械臂17设置在右侧扶手7的末端;所述眼球追踪摄像头15设置在机械臂17的下端;所述触控屏16设置在左侧扶手7的末端;所述微型处理器18设置在右侧扶手7的前端;所述电动脚轮2、电动气杆5、电动气泵6、电动调角器12、电池箱13、眼球追踪摄像头15、触控屏16、机械臂17和微型处理器18为电性连接。所述头枕10还包含活动支撑杆101、第一固定横杆102、第二固定横杆103、推杆104;所述活动支撑杆101的下端与第一固定横杆铰接102;所述第二固定横杆103固定设置在活动支撑杆101的上端。所述左侧扶手7的前端设置有凹槽71,所述凹槽71的一侧设置有托盘72。所述机械臂17为六自由度机械臂,它包含底座、大臂、小臂、手腕、夹爪。所述电动脚轮2前面两个为万向轮后面两个为滚轮。所述触控屏16为5.5英寸。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给残障人士或者不便行走的病人带来生活便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头枕10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左侧扶手7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轮椅1、电动脚轮2、底盘3、脚拖4、电动气杆5、电动气泵6、扶手7、座垫8、椅背9、头枕10、驱动电机11、电动调角器12、电池箱13、充电接口14、眼球追踪摄像头15、触控屏16、机械臂17、微型处理器18、活动支撑杆101、第一固定横杆102、第二固定横杆103、凹槽71、托盘72。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轮椅1、电动脚轮2、底盘3、脚拖4、电动气杆5、电动气泵6、扶手7、座垫8、椅背9、头枕10、驱动电机11、电动调角器12、电池箱13、充电接口14、眼球追踪摄像头15、触控屏16、机械臂17、微型处理器18;所述电动脚轮2位于轮椅1的下方;所述脚拖4固定连接在底盘3的前端;所述电动气杆5设置在座垫1骨架的底部,且与座垫1垂直;所述电动气泵6设置在电动气杆5侧面的下端;所述左右两个扶手7的前端分别与轮椅1靠背垂直;所述椅背9骨架和座垫8骨架连接处装有电动调角器12;所述座垫1底部的前端设置有驱动电机11;所述电池箱13固定连接在座垫1骨架的下方,且电池箱13的一端设置有充电接口14;所述机械臂17设置在右侧扶手7的末端;所述眼球追踪摄像头15设置在机械臂17的下端;所述触控屏16设置在左侧扶手7的末端;所述微型处理器18设置在右侧扶手7的前端;所述电动脚轮2、电动气杆5、电动气泵6、电动调角器12、电池箱13、眼球追踪摄像头15、触控屏16、机械臂17和微型处理器18为电性连接,电动气泵6负责抽气和充气,当电动气泵6充气时电动气杆5上升,当电动气泵6抽气时电动气杆5下降,从而控制座垫8的升降;设置电动调角器12方便调节椅背9的角度;眼球追踪摄像头15方便操作者通过眼球的移动来控制机械臂17以及其他电性部件的工作,触控屏16方便操作者对已发生命令的多次返回和对将要发生的指令预设置,而且触控屏16也便于其他人协助操作者;机械臂17方便残障人士抓取物体;眼球追踪摄像头17发送指令给微型处理器18,由微型处理器18来操控各个电性部件的具体工作;电池箱为所有电性部件提供电源,加入充电接口14方便为电池充电。所述头枕10还包含活动支撑杆101、第一固定横杆102、第二固定横杆103;所述活动支撑杆101的下端与第一固定横杆铰接102;所述第二固定横杆103固定设置在活动支撑杆101的上端;转动活动支撑杆101驱动一定的角度,方便对调节头枕10的角度。所述左侧扶手7的前端设置有凹槽71,所述凹槽71的一侧设置有托盘72,凹槽71方便放置水杯,托盘72方便放置机械臂17夹起的物体。所述机械臂17为六自由度机械臂,它包含底座、大臂、小臂、手腕、夹爪,底座肩部的旋转和手腕的旋转为两个旋转自由度,方便日常对物体的抓取。所述电动脚轮2前面两个为万向轮后面两个为滚轮,方便轮椅1的左右以及前后的移动。所述触控屏16为5.5英寸,方便对眼球追踪摄像头17发出指令的指示与显示,以及其他人便于通过触控屏16协助残障人士。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眼球追踪摄像头17通过捕捉残障人士的眼球的上、下、左、右的位置发出指令,发出的指令全部汇集到微型处理器18中,微型处理器18位微型计算机,由微型处理器18来控制其他各个电性部件的动作,微型处理器18可以控制电动气泵6的抽气和充气,当电动气泵6充气时电动气杆5上升,当电动气泵6抽气时电动气杆5下降,从而控制座垫8的升降;椅背9通过椅背9骨架支撑,椅背9骨架和座垫8骨架连接处装有电动调角器12,用于调节椅背9的前后角度;所述的椅背9的骨架为四边形框架结构,最上端有插槽用于头枕的安装;驱动电机11可以控制电动脚轮2的移动;电池箱为所有的电性部件提供电源,设置充电接口方便为电池充电;在扶手的右侧设置机械臂17可以为残障人士提供日常物品的抓取,抓取后的物品可以防止在托盘72中;机械臂17也可以用来操控触控屏16,在残障人士需要取消、返回、二级返回操作命令时,通过机械臂17对触控屏16的触控来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障碍人员眼控的多功能轮椅,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轮椅(1)、电动脚轮(2)、底盘(3)、脚拖(4)、电动气杆(5)、电动气泵(6)、扶手(7)、座垫(8)、椅背(9)、头枕(10)、驱动电机(11)、电动调角器(12)、电池箱(13)、充电接口(14)、眼球追踪摄像头(15)、触控屏(16)、机械臂(17)、微型处理器(18);所述电动脚轮(2)位于轮椅(1)的下方;所述脚拖(4)固定连接在底盘(3)的前端;所述电动气杆(5)设置在座垫(8)骨架的底部,且与座垫(8)垂直;所述电动气泵(6)设置在电动气杆(5)侧面的下端;所述左右两个扶手(7)的前端分别与轮椅(1)靠背垂直;所述椅背(9)骨架和座垫(8)骨架连接处装有电动调角器(12);所述座垫(8)底部的前端设置有驱动电机(11);所述电池箱(13)固定连接在座垫(8)骨架的下方,且电池箱(13)的一端设置有充电接口(14);所述机械臂(17)设置在右侧扶手(7)的末端;所述眼球追踪摄像头(15)设置在机械臂(17)的下端;所述触控屏(16)设置在左侧扶手(7)的末端;所述微型处理器(18)设置在右侧扶手(7)的前端;所述电动脚轮(2)、电动气杆(5)、电动气泵(6)、电动调角器(12)、电池箱(13)、眼球追踪摄像头(15)、触控屏(16)、机械臂(17)和微型处理器(18)为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障碍人员眼控的多功能轮椅,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轮椅(1)、电动脚轮(2)、底盘(3)、脚拖(4)、电动气杆(5)、电动气泵(6)、扶手(7)、座垫(8)、椅背(9)、头枕(10)、驱动电机(11)、电动调角器(12)、电池箱(13)、充电接口(14)、眼球追踪摄像头(15)、触控屏(16)、机械臂(17)、微型处理器(18);所述电动脚轮(2)位于轮椅(1)的下方;所述脚拖(4)固定连接在底盘(3)的前端;所述电动气杆(5)设置在座垫(8)骨架的底部,且与座垫(8)垂直;所述电动气泵(6)设置在电动气杆(5)侧面的下端;所述左右两个扶手(7)的前端分别与轮椅(1)靠背垂直;所述椅背(9)骨架和座垫(8)骨架连接处装有电动调角器(12);所述座垫(8)底部的前端设置有驱动电机(11);所述电池箱(13)固定连接在座垫(8)骨架的下方,且电池箱(13)的一端设置有充电接口(14);所述机械臂(17)设置在右侧扶手(7)的末端;所述眼球追踪摄像头(15)设置在机械臂(17)的下端;所述触控屏(16)设置在左侧扶手(7)的末端;所述微型处理器(18)设置在右侧扶手(7)的前端;所述电动脚轮(2)、电动气杆(5)、电动气泵(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泽云盛党红柳仁地宋成名张闰楚张晨秀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