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含多羟基的偶氮类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_技高网

一种含多羟基的偶氮类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4136281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多羟基的偶氮类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染料技术领域。该染料主要适用于棉纤维和麻纤维织物的染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含多羟基的偶氮类染料分子中含有的D‑葡萄糖分子基团是棉纤维和麻纤维织物分子的主要结构单元,D‑葡萄糖分子基团可以改善染料分子与织物表面的亲和力,提高染料分子在纤维内部的活动性,利于染料分子向纤维内部的扩散,从而提高织物染色的均染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染料分子易与纤维素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提高染色过程的固色率和染色牢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多羟基的偶氮类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染料。


技术介绍

1、传统印染行业通常用水作为溶剂,在助剂的配合下完成各类织物的印染,并伴随着大量含有染色剂、助剂、沉淀剂的废水。废水的排放将对企业造成较大的环保压力。用超临界co2代替水作为染色介质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利用超临界状态下co2具有的高溶解性和高渗透性,使纤维溶胀产生空隙,将染料溶解并携带到纤维中进行染色,经降压与染料分离再经冷凝压缩后实现循环使用。

2、cn117185944a报道了一种稠环型化合物作为超临界co2流体染色的活性还原染料,虽然用于超临界co2无水印染的染料已经被研究,然而,现有技术中所述的染料分子中极性基团含量较少,现有染料分子与棉纤维和麻纤维织物基体的相容性较差,易导致印染过程中基体内外产生色差。因此针对棉纤维和麻纤维织物,开发出上色率高、染色均一、色差小的分散染料仍是一个重大挑战,这对扩大超临界co2染色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含多羟基的偶氮类化合物,具有以下结构通式:

2、

3、其中,r为中的一种。

4、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了一种含多羟基的偶氮类染料,包括前述的含多羟基的偶氮类化合物。

5、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染料可以是超临界co2无水印染专用染料。

6、同时,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是公开了前述的化合物或染料(尤其是超临界co2无水印染专用染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步骤1,使d-葡萄糖的伯醇基被氧化为醛基,得到中间体1;

8、步骤2,使中间体1与苯胺发生脱水缩合反应,得到中间体2;

9、步骤3,使中间体2与酰氯进行酰基化反应,中间体2的-nh-的h被酰取代,得到中间体3;

10、步骤4,使中间体3与亚硝酸盐进行亚硝化反应,得到中间体4;

11、步骤5,使中间体4加氢还原,得到中间体5;

12、步骤6,使中间体5与亚硝酸盐进行重氮化反应,得到重氮盐;

13、步骤7,使步骤6制得的重氮盐与偶联组分进行偶合反应,得到超临界co2无水印染专用染料。

14、更具体地,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5、步骤1,将d-葡萄糖、氧化剂、第一催化剂、去离子水加入到反应釜中,在60~70℃条件下反应3~5h,降至室温,分离提纯,制得中间体1;

16、步骤2,将中间体1、苯肼、第二催化剂、去离子水加入到反应釜中,在90~100℃下反应0.5~1h,降至室温,分离提纯,制得中间体2;

17、步骤3,将步骤2制得的中间体2、乙酰氯、第三催化剂、第一溶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在60~80℃条件下反应0.5~6h,降至室温,分离提纯,制得中间体3;

18、步骤4,在0~5℃条件下,将步骤3制得的中间体3、亚硝酸盐、第四催化剂、去离子水加入到反应釜中,在0~5℃条件下反应0.5~2h,分离提纯,制得中间体4;

19、步骤5,将步骤4制得的中间体4、第五催化剂、第二溶剂加入到反应釜中,通入氢气,在90~140℃、1.5~3mpa条件下反应10~24h,降至室温,除去第五催化剂,分离提纯,制得中间体5;

20、步骤6,在0~5℃条件下,将步骤5制得的中间体5、亚硝酸盐、第六催化剂、去离子水加入到反应釜中,在0~5℃条件下反应0.5~2h,分离提纯,制得重氮盐,该重氮盐为中间体6;

21、步骤7,在0~5℃条件下,将步骤6制得的重氮盐、偶联组分、第七催化剂、去离子水加入到反应釜中,在0~5℃条件下反应1~5h,分离提纯,制得超临界co2无水印染专用染料。

22、以上制备过程所涉及到的具体步骤、参数均为制备多羟基的偶氮类染料所需的步骤和参数,且该制备过程能获得高纯度的多羟基的偶氮类染料产物。

23、具体反应路线如下所示。

24、

25、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第一催化剂为氧化铜或氧化铬;步骤2中所述的第二催化剂为醋酸或盐酸;步骤3中所述的第三催化剂为磷钨酸或强酸性树脂;步骤4中所述的第四催化剂为盐酸或so42-/zro2固体酸;步骤5中所述的第五催化剂为骨架镍或铂;步骤6中所述的第六催化剂为盐酸或硫酸;步骤7中所述的第七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或醋酸钠。

26、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氧化剂为高锰酸钾或三氧化二锰;步骤3中所述的第一溶剂为10%~20%的乙酸水溶液;步骤5中所述的第二溶剂为去离子水或异丙醇;步骤7中所述的偶联组分为1-萘酚、4-甲基-1-萘酚、2-萘胺或1-萘胺中的一种。

27、其中,步骤1中去离子水:第一催化剂:氧化剂:d-葡萄糖的质量比为20~50:0.01~0.05:0.1~0.15:1;步骤2中去离子水:第二催化剂:苯肼:中间体1的质量比为15~20:0.1~0.15:0.9~1:1;步骤3中第一溶剂:第三催化剂:乙酰氯:中间体2的质量比为20~30:0.05~0.1:1.2~1.5:1;步骤4中去离子水:第四催化剂:亚硝酸钠:中间体3的质量比为5~10:0.15~0.3:1.5~1.8:1;步骤5中第二溶剂:第五催化剂:中间体4的质量比为20~30:0.1~0.2:1;步骤6中去离子水:第六催化剂:亚硝酸钠:中间体5的质量比为5~10:0.2~0.4:0.2~0.3:1;步骤7中去离子水:第七催化剂:偶联组分:重氮盐的质量比为10~20:0.01~0.05:1~1.5:1。

28、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公开了一种超临界co2无水印染方法,具体为:将预处理后的棉纤维和/或麻纤维织物与1%~5%前述的染料、10%~20%异丙醇和0.01%~0.05%磷酸加入染色釜中,通入二氧化碳,在110-130℃、25-35mpa条件下染色1-5h。1%~5%为染料与预处理后的棉纤维和/或麻纤维织物的质量比;10%~20%为异丙醇与预处理后的棉纤维和/或麻纤维织物的质量比;0.01%~0.05%为磷酸与预处理后的棉纤维和/或麻纤维织物的质量比。其中,异丙醇和磷酸的作用是提高染料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和分散性。

29、棉纤维和/或麻纤维织物的预处理步骤具体为:将棉纤维和/或麻纤维织物浸入80-120倍的95~98%甲醇溶液中震荡12-36小时(震荡频率50~100rpm)进行表面清洗预处理;80-120倍指甲醇溶液与棉纤维和/或麻纤维织物的质量比;95~98%指甲醇占甲醇溶液的质量比。采用这样的预处理,对棉纤维和/或麻纤维织物进行表面清洗,防止纤维结构被其它杂质覆盖而影响染色效果。

30、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是提供前述的化合物或染料在超临界co2无水印染中的用途。

31、前述的一种超临界co2无水印染专用染料,以超临界co2流体为染色介质。

32、前述的一种超临界co2无水印染专用染料,用于棉纤维和/或麻纤维织物的染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多羟基的偶氮类化合物,具有以下通式:

2.一种含多羟基的偶氮类染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多羟基的偶氮类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染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料为超临界CO2无水印染专用染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多羟基的偶氮类化合物或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染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第一催化剂为氧化铜或氧化铬;步骤2中所述的第二催化剂为醋酸或盐酸;步骤3中所述的第三催化剂为磷钨酸或强酸性树脂;步骤4中所述的第四催化剂为盐酸或SO42-/ZrO2固体酸;步骤5中所述的第五催化剂为骨架镍或铂;步骤6中所述的第六催化剂为盐酸或硫酸;步骤7中所述的第七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或醋酸钠;步骤1中所述的氧化剂为高锰酸钾或三氧化二锰;步骤3中所述的第一溶剂为10%~20%的乙酸水溶液;步骤5中所述的第二溶剂为去离子水或异丙醇;步骤7中所述的偶联组分为1-萘酚、4-甲基-1-萘酚、2-萘胺或1-萘胺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去离子水:第一催化剂:氧化剂:D-葡萄糖的质量比为20~50:0.01~0.05:0.1~0.15:1;步骤2中去离子水:第二催化剂:苯肼:中间体1的质量比为15~20:0.1~0.15:0.9~1:1;步骤3中第一溶剂:第三催化剂:乙酰氯:中间体2的质量比为20~30:0.05~0.1:1.2~1.5:1;步骤4中去离子水:第四催化剂:亚硝酸钠:中间体3的质量比为5~10:0.15~0.3:1.5~1.8:1;步骤5中第二溶剂:第五催化剂:中间体4的质量比为20~30:0.1~0.2:1;步骤6中去离子水:第六催化剂:亚硝酸钠:中间体5的质量比为5~10:0.2~0.4:0.2~0.3:1;步骤7中去离子水:第七催化剂:偶联组分:重氮盐的质量比为10~20:0.01~0.05:1~1.5:1。

8.一种超临界CO2无水印染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预处理后的棉纤维和/或麻纤维织物与1%~5%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料、10%~20%异丙醇和0.01%~0.05%磷酸加入染色釜中,通入二氧化碳,在110-130℃、25-35MPa条件下染色1-5h。

9.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多羟基的偶氮类化合物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染料在超临界CO2无水印染中的用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该染料以超临界CO2流体为染色介质,用于棉纤维和/或麻纤维织物的染色。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多羟基的偶氮类化合物,具有以下通式:

2.一种含多羟基的偶氮类染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多羟基的偶氮类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染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料为超临界co2无水印染专用染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多羟基的偶氮类化合物或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染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第一催化剂为氧化铜或氧化铬;步骤2中所述的第二催化剂为醋酸或盐酸;步骤3中所述的第三催化剂为磷钨酸或强酸性树脂;步骤4中所述的第四催化剂为盐酸或so42-/zro2固体酸;步骤5中所述的第五催化剂为骨架镍或铂;步骤6中所述的第六催化剂为盐酸或硫酸;步骤7中所述的第七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或醋酸钠;步骤1中所述的氧化剂为高锰酸钾或三氧化二锰;步骤3中所述的第一溶剂为10%~20%的乙酸水溶液;步骤5中所述的第二溶剂为去离子水或异丙醇;步骤7中所述的偶联组分为1-萘酚、4-甲基-1-萘酚、2-萘胺或1-萘胺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去离子水:第一催化剂:氧化剂:d-葡萄糖的质量比为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巴志新王章忠鲍杰华张泽武闫久洲张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