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开式固溶炉炉门,包括:设置在固熔炉出口底部两侧的平行导轨,沿平行导轨往复运行的左、右两台平移小车,分别设置在两台平移小车上的左侧炉门和右侧炉门,及拉动两台平移小车的左气缸和右气缸;左侧炉门和右侧炉门相对的两侧面分别设有Z字形缺口槽,左、右两侧炉门闭合后两Z字形缺口槽围合成一矩形空腔,矩形空腔内设有密封条。本新型将一体式炉门改造成对开的两炉门后,炉门打开和关闭的时间均缩短为原有的一半,有效解决了工件转移淬火时间不足的问题,且减少了炉门打开时炉内气氛及热量的散发,提高能利用率及淬火效果。
A kind of open door of solid solution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开式固溶炉炉门
本技术涉及固溶炉,具体涉及一种对开式固溶炉炉门。
技术介绍
现有立式固溶炉的炉门为一体式结构,设置在炉体底部,炉门由气缸驱动向一边抽拉打开或关闭。炉门关闭时,气缸推动炉门至闭合处位置,气缸继续推动,设在炉门侧边的杠杆机构将炉门向上抬起,使炉门压紧。现有炉门存在以下缺点:1.炉门打开时间较长,对于淬火时间要求严格控制的工件,达不到标准;此外由于淬火后转移时间长,炉内的热量容易扩散到空气中,造成能源浪费。2一体式炉门结构尺寸大,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易产生变形,从而导致炉内的温度往外泄漏。3、炉门闭合时需要在杠杆机构的推动下完成,杠杆机构易损坏,造成炉门关闭不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对开式固溶炉炉门,采用左右滑动式对开铝合金炉门,可实现炉门的快速闭合和打开,彻底解决了现有一体式炉门长时间使用易变形,关闭不严,开关时间长的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对开式固溶炉炉门,包括:设置在固熔炉出口底部两侧的平行导轨,沿平行导轨往复运行的左、右两台平移小车,分别设置在两台平移小车上的左侧炉门和右侧炉门,及拉动两台平移小车的左气缸和右气缸;左侧炉门和右侧炉门相对的两侧面分别设有Z字形缺口槽,左、右两侧炉门闭合后两Z字形缺口槽围合成一矩形空腔,矩形空腔内设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贴合在左侧炉门或右侧炉门的Z形缺口槽中。进一步地,每台平移下车的底部均设有四个行走轮,行走轮与平行导轨适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小车移动的摩擦阻力,减小气缸的负荷。进一步地,所述平移小车的车体由水平矩形框架构成,炉门平行设置在矩形框架的上方且留有一段距离,炉门与车体通过连接杆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炉门关闭后受热产生的热量不会传导到平移小车,防止小车车体受热变形,带动炉门变形,关闭不严。进一步地,所述左、右气缸分别设于左侧平移小车和右侧平移小车的底部中间位置,两气缸的活塞头相对,均通过连接块与平移小车的车体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整个装置结构匀称,气缸拉力均衡,炉门开关灵活且受力均匀,延长其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左侧炉门和右侧炉门的上表面与固熔炉炉体底面接触的三个边均设有密封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提高炉门的密封效果,保证炉内气氛的密封及热量散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新型将一体式炉门改造成对开的两炉门后,炉门打开和关闭的时间均缩短为原有的一半,有效解决了工件转移淬火时间不足的问题,且减少了炉门打开时炉内气氛及热量的散发,提高能利用率及淬火效果。本新型取消了原有一体式炉门的杠杆机构,通过设置在两侧炉门的Z字型凹槽实现两炉门的互锁,解决了现有炉门杠杆机构易损坏,造成炉门关闭不严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对开式固熔炉炉门的实施方式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方式1参阅图1及图2,本新型的对开式固熔炉炉门包括:炉体10、导轨20、平移小车30、炉门40、连接杆50及气缸60。导轨20共有两根,平行设于炉体10底部开口的前后两侧,两导轨的轨距与平移小车的轮距相等。在本实施例中,两导轨20通过螺钉设置在槽钢上。平移小车30包括车体及行走轮,车体由水平的矩形框架构成。所述矩形框架可由型材焊接而成。车体的底部设有四只行走轮31,两只一组分设于车体的两侧。行走轮31与导轨20适配。其中一只行走轮的轮面可设置成U型凹槽,U型凹槽槽宽与导轨轨面宽度适配,行走轮通过U型凹槽卡合行走在导轨上,起到定位的作用。平移小车共设有两台,分别位于导轨的左右两侧。气缸60共设有两只,分别设于左侧平移小车和右侧平移小车的底部中间位置,两气缸的活塞头相对,均通过连接块62与平移小车30的车体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块62由角钢及加强板构成,角钢的长度等于平移小车30的宽度,加强板沿角钢长度间隔焊接起到加强角钢强度的作用。连接块62焊接在小车车体上,连接块62的中部开设通孔,气缸活塞杆61的头部穿过所述通孔通过螺母锁紧固定。炉门40共设有两个,其长度为原一体式炉门的一半,两炉门40分别通过多根连接杆50设于两台平移小车30的车体上方,且与小车车体留有50~100mm的间距。连接杆50的上下端可通过固定轴固定在炉体及炉门的侧面。连接杆起到支撑并固定炉门位置的作用,并且可使炉门与小车车体留有一定距离。炉门40的上表面与炉体底面接触的三个边开设有U型密封槽,密封槽内填充有密封条43。左侧炉门和右侧炉门相对的两侧面分别设有Z字形缺口槽41,左、右两侧炉门闭合后两Z字形缺口槽围合成一矩形空腔,矩形空腔内设有密封条42。在本实施例中,密封条粘结贴合在左侧炉门的Z形缺口槽中。实际使用中,炉门40放入开关由气缸60动作完成的,当两台气缸60收到开门信号时,分别朝两侧快速打开,带动左右两侧的炉门40快速开启;当炉门关闭时,两气缸60分别推动两侧炉门40向中间运动,当运动至闭合处位置时,气缸继续推动炉门,设在炉门两端的Z字型凹槽会将炉门向上抬升,使炉门40与炉体10压紧。整个工作过程安全可靠,炉门运行平稳。以上说明书中未做特别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或者通过现有技术既能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开式固溶炉炉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固熔炉出口底部两侧的平行导轨,沿平行导轨往复运行的左、右两台平移小车,分别设置在两台平移小车上的左侧炉门和右侧炉门,及拉动两台平移小车的左气缸和右气缸;左侧炉门和右侧炉门相对的两侧面分别设有Z字形缺口槽,左、右两侧炉门闭合后两Z字形缺口槽围合成一矩形空腔,矩形空腔内设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贴合在左侧炉门或右侧炉门的Z形缺口槽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开式固溶炉炉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固熔炉出口底部两侧的平行导轨,沿平行导轨往复运行的左、右两台平移小车,分别设置在两台平移小车上的左侧炉门和右侧炉门,及拉动两台平移小车的左气缸和右气缸;左侧炉门和右侧炉门相对的两侧面分别设有Z字形缺口槽,左、右两侧炉门闭合后两Z字形缺口槽围合成一矩形空腔,矩形空腔内设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贴合在左侧炉门或右侧炉门的Z形缺口槽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开式固溶炉炉门,其特征在于,每台平移下车的底部均设有四个行走轮,行走轮与平行导轨适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玮,汪开亮,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年达炉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