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水龙头进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0199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36
一种混水龙头进水装置,混水龙头设置在面盆上方,进水装置与混水龙头下端连接,进水装置包括长连接件和短连接件,长连接件和短连接件均包括由竖连接管和横连接管形成的L型管,L型管的竖连接管通过塑胶套筒与混水龙头连接,塑胶套筒上端设有供混水龙头下端穿过的粗柱孔,下端设有供两根竖连接管穿过的细柱孔,细柱孔与粗柱孔连通;竖连接管的顶端外侧设有细牙螺纹,细牙螺纹下方设有两道橡胶密封环槽,横连接管一端与竖连接管连接,另一端设有外丝接头,外丝接头上连接有活接波纹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极大的解放了安装维护工人的精力体力,极大的提高了安装质量,降低了水路事故隐患。

A water inlet device of mixing ta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水龙头进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民用冷热水混水阀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混水龙头进水装置。
技术介绍
混水龙头是一种通过其内部阀芯更改水流通道而达到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水流的流体控制装置,广泛应用于水温调节领域,是工业和民用领域使用非常普遍的一种产品,冷热混水龙头是将热水和冷水在出水口处进行混合,从而让出水口出来的水的温度不会过高也不会过低,适合人体使用。安装冷热混水龙头时需要现在墙体内先预埋两根进水管,一根供热水一根供冷水,这两根水管的一端都连接有带螺纹的接口并伸出墙面,两根水管的接口再分别连接在冷热混水龙头上。现有技术中,冷热混水龙头的安装结构基本是固定的,也就是说水龙头上的两个接头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但是现在的冷热水进水龙头的安装位置非常的狭窄不便,对于安装维修带来很大的麻烦,比如说家用混水龙头一般安装在浴室柜和洗菜盆与墙及柜体的夹缝中,现在使用的软管接头,安装时极为不便,稍有不慎即可能损坏,软管接头,造成以后软管漏水隐患,使安装维护极为不便,大大的增加安装成本和人力支出,因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混水龙头连接件,可将龙头的安装口延长至障碍物以下,方便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水龙头进水装置,安装维护极为方便,极大的解放了安装维护工人的精力体力,极大的提高了安装质量,降低了水路事故隐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水龙头进水装置,混水龙头设置在面盆上方,进水装置与所述混水龙头下端连接,所述进水装置包括长连接件和短连接件,所述长连接件和短连接件均包括由竖连接管和横连接管形成的L型管,所述L型管的竖连接管通过塑胶套筒与所述混水龙头连接,所述塑胶套筒上端设有供混水龙头下端穿过的粗柱孔,下端设有供两根所述竖连接管穿过的细柱孔,所述细柱孔与所述粗柱孔连通;所述竖连接管的顶端外侧设有细牙螺纹,所述细牙螺纹下方设有两道橡胶密封环槽,所述横连接管一端与所述竖连接管连接,另一端设有外丝接头,所述外丝接头上连接有活接波纹水管。进一步的,所述长连接件的竖连接管长度为240~260mm,所述短连接件的竖连接管长度为210~230mm。进一步的,所述混水龙头下端设有两个进水口,所述长连接件和短连接件的顶端分别与两个进水口之间按照长度大小呈阶梯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L型管为304不锈钢管,外径为10mm,内径为6mm。进一步的,所述细牙螺纹的长度为5~6mm。进一步的,所述外丝接头的公称直径为15mm,通过进水角阀与活接波纹水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密封环槽的槽深为0.8mm,槽宽为1.6mm,并用内径8.5mm、线径为1.3mm的密封环与所述进水口之间进行密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进水装置根据冷热水两个进水口设置了两组连接件,分别为与两个进水口之间按照长度大小呈阶梯状连接的长连接件和短连接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按照长短次序连接,否则无法安装,该设置的目的是避免两个进水口安装混淆,简化了安装难度,避免出现安装错误,提高了安装质量和效率;此外,该长连接件和短连接件均由竖连接管和横连接管形成的L型管组成,由于家用混水龙头一般安装在洗菜池或浴室面盆处,而菜池以及面盆下方与墙或柜体之间的空间非常狭小,此时竖连接管具有一定的长度,延伸了混水龙头进水口与活接波纹水管之间的距离,可避开由软管接头连接时存在的安装空间狭小的问题,极大地扩展了安装空间,避免出现软管接头损坏现象和漏水隐患;在竖连接管与混水龙头的进水口处,一是设有细牙螺纹和两道橡胶密封环槽,并通过密封环将长连接件和短连接件与进水口之间进行密封,避免出现漏水现象,二是设有塑胶套筒,既可以起到将长连接件和短连接件与混水龙头固定的作用,鉴于其塑胶特性,又可以进一步起到密封作用,双重密封使用水过程更为安全;本技术的进水装置的安装维护极为方便,简化了安装难度,极大的解放了安装维护工人的精力体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装质量,降低了水路事故隐患。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混水龙头进水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进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塑胶套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混水龙头,2、面盆,3、长连接件,4、短连接件,5、竖连接管,6、横连接管,7、细牙螺纹,8、橡胶密封环槽,9、外丝接头,10、活接波纹水管,11、塑胶套筒,1101、粗柱孔,1102、细柱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给出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清楚、完整、详细地说明。本实施例是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的最佳实施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一种混水龙头进水装置,如图1所示,混水龙头1设置在面盆2上方,进水装置与所述混水龙头1下端连接,所述进水装置包括长连接件3和短连接件4,如图2所示,所述长连接件3和短连接件4均包括由竖连接管5和横连接管6形成的L型管,由于家用混水龙头一般安装在洗菜池或浴室面盆处,而菜池以及面盆下方与墙或柜体之间的空间非常狭小,此时竖连接管具有一定的长度,延伸了混水龙头进水口与活接波纹水管之间的距离,可避开由软管接头连接时存在的安装空间狭小的问题,极大地扩展了安装空间,避免出现软管接头损坏现象和漏水隐患;所述L型管为304不锈钢管,外径为10mm,内径为6mm,所述长连接件3的竖连接管5长度为240~260mm,所述短连接件4的竖连接管5长度为210~230mm;所述混水龙头1下端设有两个进水口,所述长连接件3和短连接件4的顶端分别与两个进水口之间按照长度大小呈阶梯状连接,本技术的进水装置根据冷热水两个进水口设置了两组连接件,分别为与两个进水口之间按照长度大小呈阶梯状连接的长连接件和短连接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按照长短次序连接,否则无法安装,该设置的目的是避免两个进水口安装混淆,简化了安装难度,避免出现安装错误,提高了安装质量和效率;如图2所示,所述竖连接管5的顶端外侧设有细牙螺纹7,所述细牙螺纹7的长度为5~6mm,所述细牙螺纹7下方设有两道橡胶密封环槽8,所述橡胶密封环槽8的槽深为0.8mm,槽宽为1.6mm,并用内径8.5mm、线径为1.3mm的密封环与所述进水口之间进行密封,避免出现漏水现象;所述横连接管6一端与所述竖连接管5连接,另一端设有外丝接头9,所述外丝接头9上连接有活接波纹水管10,所述外丝接头9的公称直径为15mm,通过进水角阀与活接波纹水管10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L型管的竖连接管通过塑胶套筒11与所述混水龙头1连接,所述塑胶套筒11上端设有供混水龙头下端穿过的粗柱孔1101,下端设有供两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水龙头进水装置,混水龙头(1)设置在面盆(2)上方,进水装置与所述混水龙头(1)下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装置包括长连接件(3)和短连接件(4),所述长连接件(3)和短连接件(4)均包括由竖连接管(5)和横连接管(6)形成的L型管,所述L型管的竖连接管通过塑胶套筒(11)与所述混水龙头(1)连接,所述塑胶套筒(11)上端设有供混水龙头下端穿过的粗柱孔(1101),下端设有供两根所述竖连接管穿过的细柱孔(1102),所述细柱孔(1102)与所述粗柱孔(1101)连通;所述竖连接管(5)的顶端外侧设有细牙螺纹(7),所述细牙螺纹(7)下方设有两道橡胶密封环槽(8),所述横连接管(6)一端与所述竖连接管(5)连接,另一端设有外丝接头(9),所述外丝接头(9)上连接有活接波纹水管(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水龙头进水装置,混水龙头(1)设置在面盆(2)上方,进水装置与所述混水龙头(1)下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装置包括长连接件(3)和短连接件(4),所述长连接件(3)和短连接件(4)均包括由竖连接管(5)和横连接管(6)形成的L型管,所述L型管的竖连接管通过塑胶套筒(11)与所述混水龙头(1)连接,所述塑胶套筒(11)上端设有供混水龙头下端穿过的粗柱孔(1101),下端设有供两根所述竖连接管穿过的细柱孔(1102),所述细柱孔(1102)与所述粗柱孔(1101)连通;所述竖连接管(5)的顶端外侧设有细牙螺纹(7),所述细牙螺纹(7)下方设有两道橡胶密封环槽(8),所述横连接管(6)一端与所述竖连接管(5)连接,另一端设有外丝接头(9),所述外丝接头(9)上连接有活接波纹水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水龙头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连接件(3)的竖连接管(5)长度为240~260mm,所述短连接件(4)的竖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峥吴继伟张珂锌刘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麦斯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