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带旁路调节功能的降压阻尼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5509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带旁路调节功能的降压阻尼控制阀,包括端面挡板、阀门外套、阀门接口过渡管、换向组件和导通组件,所述导通组件设置在阀门外套的中间,导通组件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换向组件,两个换向组件呈交叉位置布置,阀门外套的两端设有端面挡板,阀门外套的四个面上各连接一个阀门接口过渡管。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稳定性强、操作方便、带旁路调节功能且能实现为系统管路降压。

A new type of pressure reducing damper control valve with bypass regulat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带旁路调节功能的降压阻尼控制阀
本专利技术属于阀门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带旁路调节功能的降压阻尼控制阀。
技术介绍
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止回、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液态金属和放射性介质等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阀门种类繁多,按用途和作用可分为截断类、调节类、止回类、分流类、安全类及特殊用途类。另外按工程压力或温度也有不同的分类。在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领域中,调节阀是通过接受调节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借助动力源改变流量、压力、温度、液位等工艺参数的最终控制元件。现代化工业的自动控制中,调节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多系统的功能取决于流动介质的正确分配和控制。这些控制无论是能量的交换、压力的降低或者是简单的容器加料,都需要通过调节阀来实现。在系统的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各种合适的不同功能的阀门。然而,在很多特殊场合受空间及设备限制,系统管路及附件的布置受到极大的约束。此时将阀门的功能进行集成,将多个阀门及多条管路系统实现的功能集成到一个多接口多功能的阀门,可以大幅度简化系统布置,满足特殊场合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带旁路调节功能的降压阻尼控制阀,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稳定性强、操作方便、带旁路调节功能且能实现为系统管路降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带旁路调节功能的降压阻尼控制阀,包括端面挡板、阀门外套、阀门接口过渡管、换向组件和导通组件,所述导通组件设置在阀门外套的中间,导通组件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换向组件,两个换向组件呈交叉位置布置,阀门外套的两端设有端面挡板,阀门外套的四个面上各连接一个阀门接口过渡管。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换向组件包括换向传动杆、复位件、换向降压孔板、分隔板,所述换向传动杆一端与外部动力源连接,另一端设有四个通道,每个通道上均设有卡槽,卡槽上安装有若干个降压孔板,四个通道的中间通过分隔板分隔开,所述复位件套设在传动杆外,并处于阀门外套中。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换向传动杆的四个通道的一端设有用于密封的换向密封槽,换向密封槽中设有密封件。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复位件为弹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通组件包括左盖板、右盖板、导通降压孔板,左、右盖板连接后形成竖直或水平方向上的通道,左、右盖板在该通道上设有多个卡槽,卡槽中安装有若干导通降压孔板。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通组件的两个端面处设有与换向组件的卡槽配合的固定槽。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盖板、右盖板上设有导通密封槽,导通密封槽中设有密封件。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阀门外套包括外套本体和设置在外套本体上的四个连接孔,每个连接孔处连接一个阀门接口过渡管。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孔为方形,阀门接口过渡管一端为方形,另一端为圆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实现了换向与调节功能的结合,即可以实现流动的换向,并且在换向的同时还可以实现旁路调节,控制流量分配;(2)可通过调整导通降压孔板和换向降压孔板来实现四通阀流量调节功能的控制,可以实现不同的流量分配策略,也可以调节系统管路阻尼特性;(3)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功能多样,集成度高,能适应各种受空间限制的专用场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剖视图。图3为图2的A-A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换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导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阀门外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端面挡板,2-阀门外套,3-阀门接口过渡管,4-换向组件,5-导通组件,21-外套本体,22-连接孔,41-换向传动杆,42-弹簧,43-换向降压孔板,44-分隔板,45-换向密封槽,51-左盖板,52-右盖板,53-导通降压孔板,54-导通密封槽,55-固定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新型带旁路调节功能的降压阻尼控制阀,包括端面挡板1、阀门外套2、阀门接口过渡管3、换向组件4和导通组件5,所述导通组件5设置在阀门外套2的中间,导通组件5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换向组件4,两个换向组件4呈交叉位置布置,阀门外套2的两端设有端面挡板1,阀门外套2的四个面上各连接一个阀门接口过渡管3。四个接口过渡管形成接口A、接口B、接口C和接口D,实现对系统的连接。端面挡板1安装在阀门外套两端2,起到限位和密封的作用。如图4、图5所示,所述换向组件4包括换向传动杆41、弹簧42、换向降压孔板43、分隔板44,所述换向传动杆41一端与外部动力源连接,另一端设有四个通道,每个通道上均设有卡槽,卡槽上安装有若干个降压孔板43,四个通道的中间通过分隔板44分隔开,使得四个通道两两相连,所述弹簧42套设在传动杆41外,并处于阀门外套2中。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换向传动杆41的四个通道的一端设有用于密封的换向密封槽45,换向密封槽45中设有密封件。通过换向密封槽45中密封件与阀门外套2形成密封,防止泄露。如图6所示,所述导通组件5包括左盖板51、右盖板52、导通降压孔板53,左、右盖板连接后形成竖直或水平方向上的通道,中间只有一个通道导通,左、右盖板在该通道上设有多个卡槽,卡槽中安装有若干导通降压孔板53,数目可调以适应系统需求。导通组件5只有两个端口联通,另外两个端口则断开。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通组件5的两个端面处设有与换向组件4的卡槽配合的固定槽5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盖板、右盖板上设有导通密封槽54,导通密封槽54中设有密封件。如图7所示,所述阀门外套2包括外套本体21和设置在外套本体21上的四个连接孔22,每个连接孔22处连接一个阀门接口过渡管3。连接孔22与换向组件4和导通组件5的接口相对位置决定了整个控制阀的工作状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孔22为方形,阀门接口过渡管3一端为方形,另一端为圆形。通过外部动力源推动两端的换向组件4移动,使得换向组件4和导通组件5的出口在阀门外套2的连接孔22处切换,使得控制阀四个接口的连接形式发生变化,进而实现不同的功能。在换向组件4和导通组件5的移动过程中,控制阀总共设有三个主控制位和两个调节控制位;三个主控制位可以分别实现:a)接口A、C导通、接口B、D导通;b)接口A、D导通、接口B、C导通;c)接口A、B导通的同时接口C、D隔断;两个调节控制位可以分别实现:a)接口A、C导通、接口B、D导通,且A、B导通;b)接口A、D导通、接口B、C导通,且A、B导通,并且在调节控制位上可控制换向组件4的行程实现A、B流量的控制,进而达到控制其他导通路线流量的目的;另外、阀门内各个导通流道上都设有可拆卸的降压孔板(换向降压孔板43和导通降压孔板53),可根据系统实际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带旁路调节功能的降压阻尼控制阀,其特征是:包括端面挡板、阀门外套、阀门接口过渡管、换向组件和导通组件,所述导通组件设置在阀门外套的中间,导通组件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换向组件,两个换向组件呈交叉位置布置,阀门外套的两端设有端面挡板,阀门外套的四个面上各连接一个阀门接口过渡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带旁路调节功能的降压阻尼控制阀,其特征是:包括端面挡板、阀门外套、阀门接口过渡管、换向组件和导通组件,所述导通组件设置在阀门外套的中间,导通组件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换向组件,两个换向组件呈交叉位置布置,阀门外套的两端设有端面挡板,阀门外套的四个面上各连接一个阀门接口过渡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带旁路调节功能的降压阻尼控制阀,其特征是:所述换向组件包括换向传动杆、复位件、换向降压孔板、分隔板,所述换向传动杆一端与外部动力源连接,另一端设有四个通道,每个通道上均设有卡槽,卡槽上安装有若干个降压孔板,四个通道的中间通过分隔板分隔开,所述复位件套设在传动杆外,并处于阀门外套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带旁路调节功能的降压阻尼控制阀,其特征是:所述换向传动杆的四个通道的一端设有用于密封的换向密封槽,换向密封槽中设有密封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带旁路调节功能的降压阻尼控制阀,其特征是:所述复位件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龙洲俞建张德满蔡标华胡洋李伟秦子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