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流阀以及具有其的净水饮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2284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流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设有原水进水端、限压出水端、配流进水端和配流出水端;所述阀体内设有用于连接原水进水端、限压出水端的限压腔、用于连接配流进水端和配流出水端的配流腔,所述配流腔上设有平流出水端,限压腔上设有平流回水端,所述平流出水端与平流回水端上设有用于限制水从平流出水端流向平流回水端的单向阀组件;所述限压腔上设有限压装置,所述配流进水端和配流出水端之间设有配流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净水饮水系统,包括净水装置、加热装置、热水出水装置,以及平流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平流阀把净水装置与加热装置连接,构成新型的净水饮水系统,其能够把多余的净水回流至净水装置。

A horizontal flow valve and a purified water drinking system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流阀以及具有其的净水饮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水系统领域,具体是一种水流限压阀以及具有其的净水饮水机。
技术介绍
净水机可以把自来水通过超滤滤芯、RO膜过滤过滤后得到供人们饮用,常规的净水机其供水流量一般为1-1.5L/min。饮水机能够把水加热成温水或开水供人们饮用,由于饮水机的加热功率相对恒定,因而,在加热成温水或开水时,需要通过调节阀或者水泵调节对加热元件的供水水流,常规的饮水机,其供水流量一般为0.3-0.6L/min。由于常规的净水机供水流量远远大于常规饮水机的供水流量,因而常规的饮水机不适宜直接通过管路与常规的净水机直接连接,否则容易出现爆管、漏水等事故发生。现有技术中,把两者连接时,一般会在饮水机上设置水箱,以降低供水流量,采用设置水箱的方案时,会使饮水机的整机体积变得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平流阀,其能够把净水装置与加热装置连接,并且净水装置向加热装置供水时,其能够把多余的净水回流至净水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平流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设有原水进水端、限压出水端、配流进水端和配流出水端;所述阀体内设有用于连接原水进水端、限压出水端的限压腔、用于连接配流进水端和配流出水端的配流腔,所述配流腔上设有平流出水端,限压腔上设有平流回水端,所述平流出水端与平流回水端上设有用于限制水从平流出水端流向平流回水端的单向阀组件;所述限压腔上设有限压装置,所述限压装置常开以导通原水进水端与限压腔,限压装置可逐渐关闭以逐渐减小或截断原水进水端向限压腔提供的供水压力;所述配流进水端和配流出水端之间设有配流装置,所述配流装置常关使配流进水端与配流出水端、平流出水端截断;所述配流出水端负压吸水时,配流装置打开,所述配流进水端的供水压力等于配流出水端的出水压力,配流进水端通过配流装置与配流出水端连通、向配流出水端供水,所述配流进水端的供水压力大于配流出水端的出水压力,配流进水端通过配流装置与配流出水端连通、向配流出水端供水,同时配流进水端通过配流装置依次向平流出水端、平流回水端、限压腔供水,所述原水进水端、平流回水端共同通过限压腔汇流后向限压出水端供水,该供水压力大于限压出水端的所需供水压力时,限压装置逐渐关闭,以逐渐减少原水进水端向限压腔提供的供水压力、直至限压腔汇流后向限压出水端的供水压力与汇流出水端的限压出水端的所需供水压力相同。所述限压装置包括限压阀杆、感压隔膜、限压阀口密封圈以及限压复位装置;所述限压阀杆活动安装在限压腔内,其中部以及尾部设有用于与原水进水端、限压腔连通的限压阀杆水槽,所述感压隔膜密封安装在限压阀杆的头部以及阀体之间,感压隔膜的内侧面构成限压腔的内壁面,所述限压阀口密封圈安装在阀体内并靠近限压阀杆的尾部,所述限压阀杆的尾部形成用于导通或截断限压阀杆水槽与限压腔的限压阀口,限压复位装置抵靠设置在感压隔膜的外侧面;所述限压复位装置展开使限压阀杆向其尾部方向移动从而令限压阀口远离限压阀口密封圈,以导通限压阀杆水槽与限压腔,所述原水进水端、平流回水端共同通过限压腔汇流后向限压出水端供水,该供水压力大于限压出水端的所需供水压力时,感压隔膜受压并压缩限压复位装置,使限压阀杆向其头部方向移动从而令限压阀口向限压阀口密封圈逐渐靠近或抵靠,以逐渐减少限压阀杆水槽与限压腔的导通面积或使限压阀杆水槽与限压腔截断。所述阀体内设有用于使限压阀杆的头部与限压腔形成密封的限压杆密封圈;所述阀体上盖接有阀盖,感压隔膜的外沿部密封盖接在限压阀主体与阀盖之间,感压隔膜内侧面的中部通过限压阀杆连接支架与限压阀杆的头部连接,阀盖上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气孔。所述限压复位装置为限压复位弹簧,所述感压隔膜的外侧面设有限压复位导向架,所述限压复位弹簧分别抵靠在阀盖以及限压复位导向架之间。所述配流进水端与尾端的配流腔连通,配流出水端与首端的配流腔连通,分离装置设置在首端的配流腔、尾端的配流腔之间,所述分流装置包括分流腔、分流隔膜、分流阀杆、分流阀口密封圈、分流阀杆密封圈以及分流复位装置;所述分流腔设置在阀体内与配流腔相互隔开,分流腔与平流出水端连通,所述分流阀杆的首端、中部、尾端两端分别活动安装在首端的配流腔、分流腔、尾端的配流腔内,所述分流隔膜安装在分流阀杆的首端以及阀体之间,分流隔膜的内侧面构成首端的配流腔的内壁面,分流隔膜的外侧面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分流阀杆密封圈安装在阀体或首端的配流腔内,所述分流阀杆的首端设有用于连通分流腔、首端的配流腔的第一分流槽,第一分流槽与分流阀杆密封圈靠近或分离使首端的配流腔与分流腔导通或截断;所述分流阀口密封圈安装在尾端的配流腔内并靠近分流阀杆的尾端,所述分流阀杆的中部设有用于连通分流腔、尾端的配流腔的第二分流槽,分流阀杆的尾端形成分流阀口,分流阀口与分流阀口密封圈分离或抵靠使第二分流槽与尾端的配流腔导通或截断,分流复位装置抵靠设置在分流阀杆的尾端与阀体之间;所述配流出水端、首端的配流腔存在负压吸水时,分流隔膜内缩驱动分流阀杆向正方向移动并压缩分流复位装置,第一分流槽与分流阀杆密封圈靠近使首端的配流腔与分流腔导通,同时分流阀口与分流阀口密封圈分离使第二分流槽与尾端的配流腔导通,继而配流进水端通过配流腔分别与平流出水端、配流出水端导通,所述配流进水端的供水压力等于配流出水端的出水压力,配流进水端通过配流腔与配流出水端连通、向配流出水端供水,所述配流进水端的供水压力大于配流出水端的出水压力,配流进水端通过配流腔与配流出水端连通、向配流出水端供水,同时配流进水端通过配流腔向平流出水端供水;所述配流出水端、首端的配流腔停止负压吸水时,分流复位装置复位驱动分流阀杆向反方向移动,第一分流槽与分流阀杆密封圈分离使首端的配流腔与分流腔截断,同时分流阀口与分流阀口密封圈抵靠密封使第二分流槽与第二分流腔截断,继而配流进水端分别与配流出水端、平流出水端截断。所述阀体上盖接有阀盖,分流隔膜的外沿部密封盖接在阀体与阀盖之间,阀盖上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孔;所述分流隔膜内侧面的中部通过分流阀杆连接支架与分流阀杆的首端连接,所述分流阀杆连接支架至少包裹住分流阀杆的首端;所述分流复位装置为分流复位弹簧,其分别抵靠设置在分流阀杆的尾端与阀体或尾端的配流腔的内壁之间。所述单向阀组件包括密封设置在平流出水端与平流回水端之间的单向阀座,单向阀座上设有具有单向通道以及用于封闭或打开该单向通道的单向阀片、单向弹簧。所述单向阀座或阀体上设有用于连通平流回水端与首端的配流腔的微孔通道。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净水饮水系统,其能够把净水装置与加热装置连接,并且净水装置向加热装置供水时,其能够把多余的净水回流至净水装置。一种净水饮水系统,包括净水装置、加热装置、热水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前所述的平流阀,所述净水装置的进水端与平流阀的限压出水端连接、净水装置的出水端与平流阀的配流进水端连接,加热装置的进水端与平流阀的配流出水端连接,加热装置的出水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流阀,包括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设有原水进水端(a)、限压出水端(b)、配流进水端(c)和配流出水端(d);/n所述阀体内设有用于连接原水进水端(a)、限压出水端(b)的限压腔(10)、用于连接配流进水端(c)和配流出水端(d)的配流腔(11),所述配流腔(11)上设有平流出水端(e),限压腔(10)上设有平流回水端(f),所述平流出水端(e)与平流回水端(f)上设有用于限制水从平流出水端(e)流向平流回水端(f)的单向阀组件;/n所述限压腔(10)上设有限压装置,所述限压装置常开以导通原水进水端(a)与限压腔(10),限压装置可逐渐关闭以逐渐减小或截断原水进水端(a)向限压腔(10)提供的供水压力;/n所述配流进水端(c)和配流出水端(d)之间设有配流装置,所述配流装置常关使配流进水端(c)与配流出水端(d)、平流出水端(e)截断;/n所述配流出水端(d)负压吸水时,配流装置打开,所述配流进水端(c)通过配流装置与配流出水端(d)连通、向配流出水端(d)供水,同时配流进水端(c)通过配流装置依次向平流出水端(e)、平流回水端(f)、限压腔(10)供水,所述原水进水端(a)、平流回水端(f)共同通过限压腔(10)汇流后向限压出水端(b)供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流阀,包括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设有原水进水端(a)、限压出水端(b)、配流进水端(c)和配流出水端(d);
所述阀体内设有用于连接原水进水端(a)、限压出水端(b)的限压腔(10)、用于连接配流进水端(c)和配流出水端(d)的配流腔(11),所述配流腔(11)上设有平流出水端(e),限压腔(10)上设有平流回水端(f),所述平流出水端(e)与平流回水端(f)上设有用于限制水从平流出水端(e)流向平流回水端(f)的单向阀组件;
所述限压腔(10)上设有限压装置,所述限压装置常开以导通原水进水端(a)与限压腔(10),限压装置可逐渐关闭以逐渐减小或截断原水进水端(a)向限压腔(10)提供的供水压力;
所述配流进水端(c)和配流出水端(d)之间设有配流装置,所述配流装置常关使配流进水端(c)与配流出水端(d)、平流出水端(e)截断;
所述配流出水端(d)负压吸水时,配流装置打开,所述配流进水端(c)通过配流装置与配流出水端(d)连通、向配流出水端(d)供水,同时配流进水端(c)通过配流装置依次向平流出水端(e)、平流回水端(f)、限压腔(10)供水,所述原水进水端(a)、平流回水端(f)共同通过限压腔(10)汇流后向限压出水端(b)供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压装置包括限压阀杆(21)、感压隔膜(22)、限压阀口密封圈(23)以及限压复位装置;
所述限压阀杆(21)活动安装在限压腔(10)内,其中部以及尾部设有用于与原水进水端(a)、限压腔(10)连通的限压阀杆水槽(24),所述感压隔膜(22)密封安装在限压阀杆(21)的头部以及阀体之间,感压隔膜(22)的内侧面构成限压腔(10)的内壁面,所述限压阀口密封圈(23)安装在阀体内并靠近限压阀杆(21)的尾部,所述限压阀杆(21)的尾部形成用于导通或截断限压阀杆水槽(24)与限压腔(10)的限压阀口(25),限压复位装置抵靠设置在感压隔膜(22)的外侧面;
所述限压复位装置展开使限压阀杆(21)向其尾部方向移动从而令限压阀口(25)远离限压阀口密封圈(23),以导通限压阀杆水槽(24)与限压腔(10),所述原水进水端(a)、平流回水端(f)共同通过限压腔(10)汇流后向限压出水端(b)供水,该供水压力大于限压出水端(b)的所需供水压力时,感压隔膜(22)受压并压缩限压复位装置,使限压阀杆(21)向其头部方向移动从而令限压阀口(25)向限压阀口密封圈(23)逐渐靠近或抵靠,以逐渐减少限压阀杆水槽(24)与限压腔(10)的导通面积或使限压阀杆水槽(24)与限压腔(10)截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设有用于使限压阀杆(21)的头部与限压腔(10)形成密封的限压杆密封圈(26);所述阀体上盖接有阀盖(12),感压隔膜(22)的外沿部密封盖接在限压阀主体(1)与阀盖(12)之间,感压隔膜(22)内侧面的中部通过限压阀杆连接支架(29)与限压阀杆(21)的头部连接,阀盖(12)上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气孔(12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压复位装置为限压复位弹簧(27),所述感压隔膜(22)的外侧面设有限压复位导向架(121),所述限压复位弹簧(27)分别抵靠在阀盖(12)以及限压复位导向架(12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流进水端(c)与尾端的配流腔(11)连通,配流出水端(d)与首端的配流腔(11)连通,分离装置设置在首端的配流腔(11)、尾端的配流腔(11)之间,所述分流装置包括分流腔(30)、分流隔膜(33)、分流阀杆(34)、分流阀口密封圈(35)、分流阀杆密封圈(36)以及分流复位装置;
所述分流腔(30)设置在阀体内与配流腔(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瑞昌佘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吉宝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