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混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0199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化混水装置,包括:三通阀;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一接口连接的冷水管;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二接口连接的热水管;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三接口连接的出水管;设置在所述第三接口处的螺旋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冷水管和热水管上电磁阀;以及设置在所述出水管内的温度传感器;所述螺旋体的内部设置有两段由螺旋线所形成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交叉设置。流体会产生对冲由此可以提高冷热水的混合效果由此提升混水效率,加入导流体后的混水机构的出水温度差仅为5℃明显好于未加入是的混水机构。

An intelligent water mix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混水装置
本技术属于混水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化混水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混水装置是现在居家、宾馆、医院必备设备,只要是用到温水的地方基本都会用到,比如淋浴用水、厨房龙头用水、浴缸兑水等,将冷水和热水混合成所需要的目标温度,用户都希望能够方便快捷的调节出水的温度,但又希望混水装置的价格便宜,即性价比要高。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混水阀大多都是手动式调节阀,用户每次为了调节到一个适合自己体表温度的水温,都需要调节数次,才能达到预想的温度,手动式混水阀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会使得调节不灵敏,会使出水温度“乱跑”。市场上也有一部分是自动调节阀,但是,此类混水阀价格都是比较昂贵的,对于一般的家庭不是最佳的选择对象。但是,现有的混水装置在使用时会存在这种现象:混水装置内部的温度与出水口处的温度存在很大的温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智能化混水装置。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混水装置,包括:三通阀;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一接口连接的冷水管;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二接口连接的热水管;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三接口连接的出水管;设置在所述第三接口处的螺旋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冷水管和热水管上电磁阀;以及设置在所述出水管内的温度传感器;所述螺旋体的内部设置有两段由螺旋线所形成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交叉设置。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螺旋线的螺距为30mm。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阀包括:阀座;设置在所述阀座一侧的出口;设置在所述阀座另一侧的入口;以及设置在所述出口与入口之间的阀体;所述阀体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阀座上的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内的螺纹套;与所述螺纹套传动连接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与阀体固定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阀体与所述安装座之间的螺纹杆上套有压缩弹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导流体由两段螺距为30mm的螺旋线所形成的导流槽组成,安装在混水三通的下方,当流体流经导流片时,流体会产生对冲由此可以提高冷热水的混合效果由此提升混水效率,加入导流体后的混水机构的出水温度差仅为5℃明显好于未加入是的混水机构;尤其是表面平均度可以达到99.8%这大幅度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连接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中的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中的螺旋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螺旋体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螺旋体的对温差的试验数据图。图1至图5中的各标注为:三通阀1、冷水管2、热水管3、螺旋体4、电磁阀5、温度传感器6、导流槽7、阀座501、出口502、入口503、阀体504、安装座505、螺纹套506、螺纹杆507、压缩弹簧508。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本技术公开一种智能化混水装置,包括:三通阀1、冷水管2、热水管3、螺旋体4、电磁阀5、温度传感器6、导流槽7、阀座501、出口502、入口503、阀体504、安装座505、螺纹套506、螺纹杆507、压缩弹簧508、连接杆。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智能化混水装置,其中,冷水管2与所述三通阀1的第一接口连接;热水管3与所述三通阀1的第二接口连接;出水管与所述三通阀1的第三接口连接;所述螺旋体4设置在所述第三接口处;所述电磁阀5为两个,分别设置所述冷水管2和热水管3上,所述温度传感器6设置在所述出水管内。所述螺旋体4的内部设置有两段由螺旋线所形成的导流槽7;所述导流槽7交叉设置。所述螺旋线的螺距为30mm。并利用流体仿真软件star-ccm+对混水机构温度场和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可以很好的模拟出混水机构在不同管径,不同长度以及不同的入口503流速下的混水情况,为混水机构功能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持。现有技术中的混水机构长度以及直径,虽然从仿真结果来看混水效果尚可以接受,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混水时间过长,出水口表面均匀度不够根据实验结果往往出口502温度会相差20℃左右。在出水管内加入螺旋体4,结果如图6所示,由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未加入螺旋导流体时混水机构的出水温度差达到了15摄氏度,而加入导流体后的混水机构的出水温度差仅为5℃明显好于未加入是的混水机构;尤其是表面平均度可以达到99.8%这大幅度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度。所述电磁阀5包括:阀座501;设置在所述阀座501一侧的出口502;设置在所述阀座501另一侧的入口503;以及设置在所述出口502与入口503之间的阀体504;所述阀体504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阀座501上的安装座505;设置在所述安装座505内的螺纹杆507;套接在所述螺纹杆507上的螺纹套506;以及与所述螺纹套506的一端连接的连接杆509;所述螺纹杆507的一端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连接杆509的另一端与阀体504固定连接。所述阀体504与所述安装座505之间的连接杆509上套有压缩弹簧50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三通阀;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一接口连接的冷水管;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二接口连接的热水管;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三接口连接的出水管;设置在所述第三接口处的螺旋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冷水管和热水管上电磁阀;以及设置在所述出水管内的温度传感器;/n所述螺旋体的内部设置有两段由螺旋线所形成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交叉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三通阀;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一接口连接的冷水管;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二接口连接的热水管;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三接口连接的出水管;设置在所述第三接口处的螺旋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冷水管和热水管上电磁阀;以及设置在所述出水管内的温度传感器;
所述螺旋体的内部设置有两段由螺旋线所形成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交叉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线的螺距为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吉祥
申请(专利权)人:金陵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