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式锅炉给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9444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分层式锅炉给煤装置,由长轴结构件(1)和机械筛(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筛(2)是通过长轴结构件(1)挂在炉膛内的。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燃烧效率可提高3-5%,灰渣可燃物可降低8-12%,煤种适应性明显提高,可以用挥发份较低的贫煤,且减少炉排漏煤,满负荷运行。利用蜗轮蜗杆调节煤层,方便灵活,耐高温,并配自动报警离合装置,控制故障率,整个设备运行平稳。(*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以燃烧固体燃料的燃烧锅炉设备,更具体在是指 一种燃煤锅炉用分层式锅炉给煤装置
技术介绍
煤灰是我国的主要能源,80%以上的煤炭是通过燃烧而被利用 的,我国燃烧技术落后,煤的利用率很低;而燃煤的主要炉型是正转 链条锅炉,该种锅炉平均热效率只有50-60%,能源浪费十分严重, 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的能源利用水平。该锅炉的加煤斗是闸板式加煤 斗,这种加煤斗配套的锅炉,普遍存在煤种适应性差、燃烧效率低、 出力不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层式锅炉 给煤装置的加料斗,以解决正转炉排链条锅炉目前普遍存在煤种适应 性差、燃烧效率低、出力不足等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分层式锅炉给煤 装置,由长轴结构件和机械筛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筛是通 过长轴结构件挂在炉膛内的。上述的机械筛为双层筛条。上述的两层筛条分开度数约为夹角0为15—25° 。 采用本技术结构,燃烧效率可提高3-5%,灰渣可燃物可降低8-12%,煤种适应性明显提高,可以用挥发份较低的贫煤,且减 少炉排漏煤,满负荷运行。利用蜗轮蜗杆调节煤层,方便灵活,耐高 温,并配自动报警离合装置,控制故障率,整个设备运行平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机械筛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由图知,用一长轴结构件1挂上 机械筛2,燃烧室在在现有原煤条件下,将原煤在进入炉膛前使煤层 形成下大上小的分层,颗粒煤之间的间隙得以保留,减少了煤层通风 阻力,增加了单位面积通风量,并且使煤层通风均匀,有效避免了炉 排上出现火口和燃烧不均的现象,显著提高火床热强度和煤层燃尽速 度,根据生产实践经验筛板上的筛条可以用圆钢和扁钢,由图2知,两层筛条分开度数约为15—25° , 20°左右效果最好。使用了 "分层式锅炉给煤装置"后,燃烧效率可提高3-5%,灰 渣可燃物可降低8-12%。煤种适应性明显提高,可以用挥发份较低 的贫煤。且减少炉排漏煤,满负荷运行。该产品设计合理,利用蜗轮 蜗杆调节煤层,方便灵活,耐高温,并配自动报警离合装置,控制故 障率,整个设备运行平稳。权利要求1、分层式锅炉给煤装置,由长轴结构件(1)和机械筛(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筛(2)是通过长轴结构件(1)挂在炉膛内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式锅炉给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机械筛(2)为双层筛条。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层式锅炉给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两层筛条分开度数夹角e为15—25° 。专利摘要分层式锅炉给煤装置,由长轴结构件(1)和机械筛(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筛(2)是通过长轴结构件(1)挂在炉膛内的。采用本技术结构,燃烧效率可提高3-5%,灰渣可燃物可降低8-12%,煤种适应性明显提高,可以用挥发份较低的贫煤,且减少炉排漏煤,满负荷运行。利用蜗轮蜗杆调节煤层,方便灵活,耐高温,并配自动报警离合装置,控制故障率,整个设备运行平稳。文档编号F23K3/00GK201145285SQ20072004181公开日2008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6日专利技术者陈云龙 申请人:丹阳锅炉辅机厂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分层式锅炉给煤装置,由长轴结构件(1)和机械筛(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筛(2)是通过长轴结构件(1)挂在炉膛内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锅炉辅机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