鳍片管钢管省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01401 阅读:5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鳍片管钢管省煤器,是由蛇形管(1)和管夹(2)组成,相邻两蛇形管(1)之间由管夹(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蛇形管(1)表面均匀缠绕、连接有鳍片管(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化了制造工艺,使烟气侧换热面积增加1倍;管距从120mm缩小至100mm,换热面积再次增加20%,总换热面积变为原来的2.4倍,传热量大幅增加,可使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热效率、节约能源、减少燃料费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锅炉及其他热工设备的烟气——水热交换器,尤其是关于锅炉的鳍片管钢管省煤器
技术介绍
钢管省煤器是锅炉重要的尾部受热面,一般用于35t/h以上锅炉,功能是利用烟气来预热锅炉给水,从而回收利用烟气余热、提高锅炉热效率。传统钢管省煤器一般采用锅炉钢管弯制成蛇形管,布置在尾部烟道内。蛇形管外壁与烟气接触,传热系数很小,热阻较大,成为限制烟气-给水换热的主要环节,阻碍了锅炉排烟温度继续降低、热效率进一步提高,造成相当大的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传统钢管省煤器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鳍片管钢管省煤器,通过采用鳍片管、缩短管间距等措施增大烟气侧换热面积,解决烟气、给水传热不平衡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鳍片管钢管省煤器,是由蛇形管和管夹组成,相邻两蛇形管之间由管夹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蛇形管表面均匀缠绕、连接有鳍片管。所述的鳍片是厚度为1mm、高度10mm的连续鳍片。本技术实施后,省煤器制造方式由直管焊接、蛇形管弯曲等工序变为直管下料、绕制鳍片管、弯头组对,节约了直管焊机、弯管机等大型设备的投入,简化了制造工艺,使烟气侧换热面积增加1倍;管距从120mm缩小至100mm,换热面积再次增加20%,总换热面积变为原来的2.4倍,传热量大幅增加,可使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热效率、节约能源、减少燃料费用。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光管省煤器。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传统的光管省煤器采用φ32*4光管弯成的蛇形管1、管夹2组合成为整体,并且管距较大(120mm),烟气侧(管外)换热面积等于给水侧(管内)换热面积。由于给水侧换热系数较烟气侧换热系数大数十倍,故烟气侧换热能力明显不足,传热过程受烟气侧换热能力限制,不能进一步降低烟气温度、提高锅炉热效率,造成能源浪费(随烟气排出)。由图2知,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由蛇形管1和管夹2组成,相邻两蛇形管-->之间由管夹2连接,鳍片管3缠绕、焊接在蛇形管1的表面,鳍片是厚度为1mm、高度10mm的连续鳍片。锅炉管下料至合适的长度,表面适当厚度、高度、节距的鳍片管3,两端留有适当长度的光管,便于与弯头对接。鳍片管3作为换热面、管距较小,用弯头对焊组装成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鳍片管钢管省煤器

【技术保护点】
鳍片管钢管省煤器,是由蛇形管(1)和管夹(2)组成,相邻两蛇形管(1)之间由管夹(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蛇形管(1)表面均匀缠绕、连接有鳍片管(3)。

【技术特征摘要】
1.鳍片管钢管省煤器,是由蛇形管(1)和管夹(2)组成,相邻两蛇形管(1)之间由管夹(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蛇形管(1)表面均匀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启新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锅炉辅机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