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挡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73946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分体式挡渣器,包括头部(1)和底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1)的一端为有凹槽(3)的和为凸型结构(4),凸型结构(4)与凹槽(3)分别与底部(2)的相应部分相配合。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易损的尖头部不用停炉就可以更换,便于从整体上卸下,拆装方便灵活,减小劳动强度,又可节约大量金属材料及时间。(*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锅炉部件,尤其是关于锅炉燃烧室内一种分体式 的挡渣器。
技术介绍
挡渣器是燃煤锅炉上的重要组合件, 一般由多块挡渣器拼装而 成。其作用主要是延长灰渣在炉排的停留时间,烧透其中可燃物,工 作环境温度髙达上千度,经常可能被烧裂变形。现有的挡渣器的更换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挡渣器体积大、很重,停炉换新件,需要时间长达48小时,劳动强度大,而且浪费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挡渣器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节省材料、降 低劳动强度,提供一种将整体式挡渣器改进成分体式,便于维修和更 换。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分体式挡渣器, 包括头部和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的一端为有凹槽和有为凸 型结构,凸型结构与凹槽分别和底部的相应部分相配合。上述的凹槽的宽度为挡渣器总宽度的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深度 是前部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采用本技术结构,易损的尖头部不用停炉就可以更换,便于 从整体上卸下,拆装方便灵活,减小劳动强度,又可节约大量金属材料及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将旧式整体式挡渣器改进为分体式挡渣器,挡渣器易损部分是挡渣器头部1,将挡渣器头部1单独设计为一个有凹槽3的 部件,底部为凸型结构2。考虑到头部的工作环境使它的受力不均匀, 头部为有凹槽3的部件,底部为凸型结构4,凸型结构4与凹槽3配 合。这种结构的宽度约占挡渣器总宽度的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深度 是前部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以使其所受力较小且较稳定,不易损 坏。易损的头部1便于从整体上卸下,拆装方便灵活,减小劳动强度, 又可节约大量金属材料,使挡渣器维修工作变得十分便利。现有技术整体式挡渣器是一个整体,因体积大、很重,换新件需 停炉,需要时间长达48小时,劳动强度大,而且每次更换都是整体 更换,浪费材料。权利要求1、分体式挡渣器,包括头部(1)和底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1)的一端为有凹槽(3)的和为凸型结构(4),凸型结构(4)与凹槽(3)分别与底部(2)的相应部分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体式挡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 槽(3)的宽度为挡渣器总宽度的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深度是前部 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专利摘要分体式挡渣器,包括头部(1)和底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1)的一端为有凹槽(3)的和为凸型结构(4),凸型结构(4)与凹槽(3)分别与底部(2)的相应部分相配合。采用本技术结构,易损的尖头部不用停炉就可以更换,便于从整体上卸下,拆装方便灵活,减小劳动强度,又可节约大量金属材料及时间。文档编号F23M99/00GK201281359SQ200720041819公开日2009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6日专利技术者陈云龙 申请人:丹阳锅炉辅机厂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分体式挡渣器,包括头部(1)和底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1)的一端为有凹槽(3)的和为凸型结构(4),凸型结构(4)与凹槽(3)分别与底部(2)的相应部分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锅炉辅机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