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文发专利>正文

余热利用高效节能燃气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8419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可充分利用窑烟余热的燃气窑。它由窑墙、窑顶、窑门、喷嘴、排烟道等所构成,其要点是:窑墙呈空心状,窑墙内的空心通道即为排烟道。该窑采用以热隔热、变废为宝,可大大降低窑炉的热损耗,有效提高热效率。它与同类等容燃气窑相比,每窑次可节省20%-25%的可燃气体,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与使用性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适用燃气窑,亦适用于油窑,煤窑等。(*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可利用窑烟余热的高效节能燃气窑,适用装烧各种陶瓷及其硅酸盐制品。在现有技术中,窑烟余热利用虽早已不是什么新课题,但目前国内外公知的节能燃气窑,其窑墙均采用实心体,窑烟几乎都是通过所设专用烟道向炉外直排,然后再加以利用。它与燃气窑本身的隔热保温及其能耗没有关联。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弥补上述不足,即改变窑烟直排炉外二次利用的单一方式,提出一种以空心窑墙取代现有烟道,采用以热隔热结构形式的高效节能燃气窑。本技术的实施内容及具体结构详细描述如下附附图说明图1,余热利用高效节能燃气窑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附图1的A-A剖视图,附图3,附图1的B-B剖视图。如附图1-3所示,该窑是由窑室(1)、窑墙(2)、窑顶(3)、窑门(4)、窑底(5)、喷咀(6)、排烟道(7)等所构成的。其关键之处在于窑墙(2)内设有一由一个个长方形通孔(d)交叉互叠斗砌而成的空心网格状排烟道(7),即排烟道(7)设置在空心窑墙(2)内。为了沟通排烟道(7)与窑室(1),在空心窑墙(2)其左墙、右墙、后墙下部分别开有一排进烟口(B)。(8)是装设在窑墙(2)上的低温隔热层,(9)是高温纤维保护层,(10)是烟囱,窑墙(2)内的长方形通孔(d)是由轻质高温砖一纵一横斗式砌墙而形成的空洞(格),窑墙(2)其左墙和右墙上顶部呈坡状,窑底(5)为活动或固定窑底均可。上述结构不仅适用于燃气窑,稍作改进也可适用于油、煤窑等,均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当该窑进入工况时,窑室(1)内的烟气流由上至下进入进烟口(B),当窑烟源源不断进入(排烟道(7))空心窑墙(2)后,即产生“以热隔热”的奇特效益,此时窑墙(2)内形成了一烟流隔热保温层,它有助于减缓内墙吸热散热,有利于保持窑室(1)上、下温差,也补足了外墙散热损耗,达到了窑烟充分利用之目的。流经空心窑墙(2)的窑烟被利用后,通过排烟道(7),最后汇集窑顶后方的烟囱(10)而排出。该窑采用空心墙作排烟道,一举多得,即提高了窑炉的能源利用率,又减少了热损,还可降低造价。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它比同类等容燃气窑可每窑次节省20%-25%的可燃气体,具有相当高的热效率,节能省气降低成本,是一项益国益民且容易大面积推广实施的高效节能产品。权利要求1.一种余热利用高效节能燃气窑,它由窑室(1)、窑墙(2)、窑顶(3)、窑门(4)、窑底(5)、喷咀(6)、排烟道(7)等所构成,其特征在于窑墙(2)内设有一由一个个长方形通孔(d)交叉互叠斗砌而成的空心网格状排烟道(7)。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利用高效节能燃气窑,特征在于窑墙(2)其左墙、后墙、右墙下部均开有一排进烟口(B)。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一种可充分利用窑烟余热的燃气窑。它由窑墙、窑顶、窑门、喷嘴、排烟道等所构成,其要点是:窑墙呈空心状,窑墙内的空心通道即为排烟道。该窑采用以热隔热、变废为宝,可大大降低窑炉的热损耗,有效提高热效率。它与同类等容燃气窑相比,每窑次可节省20%—25%的可燃气体,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与使用性能。本技术不仅适用燃气窑,亦适用于油窑,煤窑等。文档编号F23J13/00GK2277034SQ95212608公开日1998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1995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1995年5月23日专利技术者方文发 申请人:方文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余热利用高效节能燃气窑,它由窑室(1)、窑墙(2)、窑顶(3)、窑门(4)、窑底(5)、喷咀(6)、排烟道(7)等所构成,其特征在于窑墙(2)内设有一由一个个长方形通孔(d)交叉互叠斗砌而成的空心网格状排烟道(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文发
申请(专利权)人:方文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