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车引擎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7955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汽车引擎盖,包括汽车引擎盖主体,密封胶垫,纵向支撑筋杆,可延长的引擎盖支撑杆结构,横向支撑筋杆,凹槽处,支撑杆卡座,方便转动的解锁杆结构,方便约束的束线卡槽管结构,连接板,曲臂杆和轴接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收纳管和旋转球的设置,有利于进行旋转调节,方便对引擎盖支撑和对支撑螺杆收纳;纵向束线管和横向束线管分别采用波纹橡胶管,有利于引擎盖内部的线缆进行约束固定,维持良好的内部环境,保证汽车的正常运行;手动掰杆和手指穿孔的设置,有利于增加手部与手动掰杆的接触方式,增加引擎盖开启的便捷性;U型锁杆与滚珠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设置,有利于起到滑动的作用,减少摩擦力。

A new type of automobile engine h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汽车引擎盖
本技术属于汽车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汽车引擎盖。
技术介绍
对于在空气中高速运动物体,气流在运动物体周边产生的空气阻力和扰流会直接影响运动轨迹和运动速度,通过引擎盖外形可有效调整空气相对汽车运动时的流动方向和对车产生的阻碍力作用,减小气流对车得影响。通过导流,空气阻力可分解成有益力,力高前轮轮胎对地的力量,有利于车的行驶稳定。流线型引擎盖外观基本是依照这个原理设计的。保护发动机及周边管线配件等。引擎盖下,都是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发动机、电路、油路、刹车系统以及传动系统等等。对车辆至关重要。通过提高引擎盖强度和构造,可充分防止冲击、腐蚀、雨水、及电干扰等不利影响,充分保护车辆的正常工作。车辆外观设计是车辆价值的一个直观体现,引擎盖作为整体外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赏心悦目,体现整体汽车的概念。辅助驾驶视觉。驾驶员在驾驶汽车过程中,前方视线和自然光的反射对驾驶员正确判断路面和前方状况至关重要,通过引擎盖的外形可有效调整反射光线方向和形式,从而降低光线对驾驶员的影响。另外,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7757719A,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新型汽车引擎盖,包括盖体、转轴和风扇;所述转轴安装在所述盖体下端;起到散热作用的所述风扇安装在所述盖体中间位置;所述盖体下端两侧还设置有起到排水作用的排水孔。但是现有的汽车引擎盖还存在着不能根据需要调节打开的角度,锁扣开闭不方便和线缆整理约束不方便的问题。有鉴与此,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汽车引擎盖是非常必要的。技术内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汽车引擎盖,以解决现有的汽车引擎盖不能根据需要调节打开的角度,锁扣开闭不方便和线缆整理约束不方便的问题。一种新型汽车引擎盖,包括汽车引擎盖主体,密封胶垫,纵向支撑筋杆,可延长的引擎盖支撑杆结构,横向支撑筋杆,凹槽处,支撑杆卡座,方便转动的解锁杆结构,方便约束的束线卡槽管结构,连接板,曲臂杆和轴接通孔,所述的密封胶垫螺栓连接在汽车引擎盖主体的内表面四周位置;所述的纵向支撑筋杆分别铆接在汽车引擎盖主体的内表面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可延长的引擎盖支撑杆结构安装在汽车引擎盖主体的内表面左上侧;所述的横向支撑筋杆横向螺栓连接在汽车引擎盖主体的内表面上部位置;所述的凹槽处压铸在汽车引擎盖主体的内部走有两侧位置;所述的支撑杆卡座螺钉连接在汽车引擎盖主体的内部左侧;所述的方便转动的解锁杆结构安装在汽车引擎盖主体的内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方便约束的束线卡槽管结构设置在汽车引擎盖主体的内表面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板分别螺栓连接在汽车引擎盖主体的内表面下部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曲臂杆焊接在连接板的内侧下部位置;所述的轴接通孔开设在曲臂杆的内部下侧位置;所述的可延长的引擎盖支撑杆结构包括收纳管,旋转球,支撑螺杆,防滑套和弯钩凸块,所述的旋转球镶嵌在收纳管的内部上侧位置;所述的支撑螺杆螺纹连接在收纳管的内部下侧位置;所述的防滑套套接在支撑螺杆的外表面下部位置;所述的弯钩凸块一体化设置在支撑螺杆的右下侧。优选的,所述的方便转动的解锁杆结构包括固定板,连接套管,滚珠轴承,U型锁杆,手动掰杆和手指穿孔,所述的连接套管分别焊接在固定板的正表面上下两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滚珠轴承镶嵌在连接套管的内部;所述的U型锁杆活动插接在滚珠轴承的内圈;所述的手动掰杆套接在U型锁杆的上端;所述的手指穿孔开设在手动掰杆的内部右侧位置。优选的,所述的方便约束的束线卡槽管结构包括纵向束线管,内槽卡槽,固定抱箍片,横向束线管和束线卡扣,所述的内槽卡槽开设在纵向束线管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抱箍片套接在纵向束线管的正表面;所述的横向束线管分别胶接在纵向束线管左右两侧下部位置;所述的束线卡扣卡接在横向束线管的正表面。优选的,所述的旋转球具体采用圆形的不锈钢球;所述的旋转球与汽车引擎盖主体活动镶嵌设置。优选的,所述的支撑螺杆的外表面上部设置有螺纹;所述的支撑螺杆卡接在支撑杆卡座内。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杆卡座具体采用C字型的橡胶卡座;所述的支撑杆卡座位于左侧设置的纵向支撑筋杆和凹槽处之间。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板具体采用长方形的不锈钢板;所述的固定板与汽车引擎盖主体螺钉连接设置。优选的,所述的U型锁杆与滚珠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设置;所述的U型锁杆的外表面套接有不锈钢扭力弹簧。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抱箍片与汽车引擎盖主体螺栓连接设置;所述的固定抱箍片设置有多个。优选的,所述的纵向束线管和横向束线管分别采用波纹橡胶管;所述的纵向束线管和横向束线管的直径分别设置在五毫米至十毫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所述的收纳管和旋转球的设置,有利于进行旋转调节,方便对引擎盖支撑和对支撑螺杆收纳。2.本技术中,所述的纵向束线管和横向束线管分别采用波纹橡胶管,有利于引擎盖内部的线缆进行约束固定,维持良好的内部环境,保证汽车的正常运行。3.本技术中,所述的收纳管,支撑螺杆,防滑套和弯钩凸块的设置,有利于根据对引擎盖支撑角度的不同,调节支撑螺杆外部的长度,增加使用的便捷性。4.本技术中,所述的纵向支撑筋杆和横向支撑筋杆的设置,有利于起到良好的支撑定型作用,增强引擎盖的稳定性。5.本技术中,所述的手动掰杆和手指穿孔的设置,有利于增加手部与手动掰杆的接触方式,增加引擎盖开启的便捷性。6.本技术中,所述的U型锁杆与滚珠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设置,有利于起到滑动的作用,减少摩擦力。7.本技术中,所述的连接板,曲臂杆和轴接通孔的设置,有利于将该引擎盖与汽车主体进行连接,增加操作的便捷性。8.本技术中,所述的密封胶垫的设置,有利于起到密封的作用,避免水液进入到引擎盖内部,保护内部设备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可延长的引擎盖支撑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方便转动的解锁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方便约束的束线卡槽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汽车引擎盖主体;2、密封胶垫;3、纵向支撑筋杆;4、可延长的引擎盖支撑杆结构;41、收纳管;42、旋转球;43、支撑螺杆;44、防滑套;45、弯钩凸块;5、横向支撑筋杆;6、凹槽处;7、支撑杆卡座;8、方便转动的解锁杆结构;81、固定板;82、连接套管;83、滚珠轴承;84、U型锁杆;85、手动掰杆;86、手指穿孔;9、方便约束的束线卡槽管结构;91、纵向束线管;92、内槽卡槽;93、固定抱箍片;94、横向束线管;95、束线卡扣;10、连接板;11、曲臂杆;12、轴接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汽车引擎盖,包括汽车引擎盖主体1,密封胶垫2,纵向支撑筋杆3,可延长的引擎盖支撑杆结构4,横向支撑筋杆5,凹槽处6,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引擎盖,其特征在于,该汽车引擎盖,包括汽车引擎盖主体(1),密封胶垫(2),纵向支撑筋杆(3),可延长的引擎盖支撑杆结构(4),横向支撑筋杆(5),凹槽处(6),支撑杆卡座(7),方便转动的解锁杆结构(8),方便约束的束线卡槽管结构(9),连接板(10),曲臂杆(11)和轴接通孔(12),所述的密封胶垫(2)螺栓连接在汽车引擎盖主体(1)的内表面四周位置;所述的纵向支撑筋杆(3)分别铆接在汽车引擎盖主体(1)的内表面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可延长的引擎盖支撑杆结构(4)安装在汽车引擎盖主体(1)的内表面左上侧;所述的横向支撑筋杆(5)横向螺栓连接在汽车引擎盖主体(1)的内表面上部位置;所述的凹槽处(6)压铸在汽车引擎盖主体(1)的内部走有两侧位置;所述的支撑杆卡座(7)螺钉连接在汽车引擎盖主体(1)的内部左侧;所述的方便转动的解锁杆结构(8)安装在汽车引擎盖主体(1)的内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方便约束的束线卡槽管结构(9)设置在汽车引擎盖主体(1)的内表面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板(10)分别螺栓连接在汽车引擎盖主体(1)的内表面下部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曲臂杆(11)焊接在连接板(10)的内侧下部位置;所述的轴接通孔(12)开设在曲臂杆(11)的内部下侧位置;所述的可延长的引擎盖支撑杆结构(4)包括收纳管(41),旋转球(42),支撑螺杆(43),防滑套(44)和弯钩凸块(45),所述的旋转球(42)镶嵌在收纳管(41)的内部上侧位置;所述的支撑螺杆(43)螺纹连接在收纳管(41)的内部下侧位置;所述的防滑套(44)套接在支撑螺杆(43)的外表面下部位置;所述的弯钩凸块(45)一体化设置在支撑螺杆(43)的右下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引擎盖,其特征在于,该汽车引擎盖,包括汽车引擎盖主体(1),密封胶垫(2),纵向支撑筋杆(3),可延长的引擎盖支撑杆结构(4),横向支撑筋杆(5),凹槽处(6),支撑杆卡座(7),方便转动的解锁杆结构(8),方便约束的束线卡槽管结构(9),连接板(10),曲臂杆(11)和轴接通孔(12),所述的密封胶垫(2)螺栓连接在汽车引擎盖主体(1)的内表面四周位置;所述的纵向支撑筋杆(3)分别铆接在汽车引擎盖主体(1)的内表面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可延长的引擎盖支撑杆结构(4)安装在汽车引擎盖主体(1)的内表面左上侧;所述的横向支撑筋杆(5)横向螺栓连接在汽车引擎盖主体(1)的内表面上部位置;所述的凹槽处(6)压铸在汽车引擎盖主体(1)的内部走有两侧位置;所述的支撑杆卡座(7)螺钉连接在汽车引擎盖主体(1)的内部左侧;所述的方便转动的解锁杆结构(8)安装在汽车引擎盖主体(1)的内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方便约束的束线卡槽管结构(9)设置在汽车引擎盖主体(1)的内表面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板(10)分别螺栓连接在汽车引擎盖主体(1)的内表面下部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曲臂杆(11)焊接在连接板(10)的内侧下部位置;所述的轴接通孔(12)开设在曲臂杆(11)的内部下侧位置;所述的可延长的引擎盖支撑杆结构(4)包括收纳管(41),旋转球(42),支撑螺杆(43),防滑套(44)和弯钩凸块(45),所述的旋转球(42)镶嵌在收纳管(41)的内部上侧位置;所述的支撑螺杆(43)螺纹连接在收纳管(41)的内部下侧位置;所述的防滑套(44)套接在支撑螺杆(43)的外表面下部位置;所述的弯钩凸块(45)一体化设置在支撑螺杆(43)的右下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引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便转动的解锁杆结构(8)包括固定板(81),连接套管(82),滚珠轴承(83),U型锁杆(84),手动掰杆(85)和手指穿孔(86),所述的连接套管(82)分别焊接在固定板(81)的正表面上下两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滚珠轴承(83)镶嵌在连接套管(82)的内部;所述的U型锁杆(84)活动插接在滚珠轴承(8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易皋明鑫朱晨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伊特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