烃排放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6722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5:44
本发明专利技术题为“烃排放控制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监测和控制车辆的蒸发排放物的示例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燃料蒸气吸附罐;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从燃料供应源到所述第一罐的第一通道;从所述第一罐到罐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包括能够选择性地从第一位置致动到第二位置的第一阀门;来自第一罐和第二罐的用于排出所述第一罐和所述第二罐的第三通道;将所述第二罐连接到所述第三通道的第四通道;以及电连接到所述第一阀门的控制器。当不满足第一条件时,燃料蒸气被引导到所述第一罐,并且当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燃料蒸气被引导到所述第二罐。

Hydrocarbon emission contro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烃排放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整体涉及车辆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蒸发排放系统内的烃管理。在传统的汽油动力发动机中,燃料箱蒸气(通常包含更低分子量的烃)被排出到含有高表面积碳颗粒的罐,用于暂时吸附燃料箱蒸气排放物。随后,在发动机运行期间,环境空气被抽吸通过碳颗粒床,以从碳颗粒的表面吹扫所吸附的燃料蒸气,并将除去的燃料蒸气带入车辆发动机的进气系统中。然而,一些烃可能不会被罐的碳颗粒吸附,并且可能经由罐新鲜空气排出管线逸出到周围环境中。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提供了许多优点。例如,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使得能够……在一个方面,用于监测和控制车辆的蒸发排放物的系统包括:第一燃料蒸气吸附罐;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从燃料供应源到第一燃料蒸气吸附罐的第一通道;从第一燃料蒸气吸附罐到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的第二通道,该第二通道包括能够选择性地从第一位置致动到第二位置的第一阀门;来自第一燃料蒸气吸附罐和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的用于排出第一燃料蒸气吸附罐和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的第三通道;将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连接到第三通道的第四通道;以及电连接到第一阀门的控制器。当不满足第一条件时,燃料蒸气被引导到第一燃料蒸气吸附罐,并且当满足第一条件时,燃料蒸气被引导到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在一些方面,第一条件为昼夜保温时间大于三天。在一些方面,当满足第一条件时,控制器将第一阀门从第一位置致动到第二位置,并且当不满足第一条件时,控制器将第一阀门从第二位置致动到第一位置。在一些方面,第一阀门的第一位置阻止燃料蒸气进入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并且第一阀门的第二位置允许燃料蒸气进入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在一些方面,该系统还包括流体地联接到第一燃料蒸气吸附罐和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并电联接到控制器的蒸发泄漏检查泵,该蒸发泄漏检查泵被配置为在第一燃料蒸气吸附罐和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中的每一者中产生真空条件,使得控制器可以确定系统内是否存在泄漏。在一些方面,该系统还包括流体地联接到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并电连接到控制器的第二阀门,该第二阀门允许在第一位置中通过第四通道的流动并且能够由控制器选择性地致动到第二位置,以限制通过第四通道的流动,使得控制器可以确定系统内是否存在泄漏。在一些方面,第一阀门为双向阀门、切换阀门或自锁阀门。在另一方面,机动车辆包括发动机、联接到发动机使得流体在燃料供应源到发动机之间行进的燃料供应源、以及蒸发排放控制系统。该蒸发排放控制系统包括:第一燃料蒸气吸附罐;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从燃料供应源到第一燃料蒸气吸附罐的第一通道;从第一燃料蒸气吸附罐到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的第二通道,该第二通道包括能够选择性地从第一位置致动到第二位置的第一阀门;来自第一燃料蒸气吸附罐和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的用于排出第一燃料蒸气吸附罐和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的第三通道;将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连接到第三通道的第四通道;以及电连接到第一阀门的控制器。当不满足第一条件时,燃料蒸气被引导到第一燃料蒸气吸附罐,并且当满足第一条件时,燃料蒸气被引导到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在一些方面,第一条件为昼夜保温时间大于三天。在一些方面,当满足第一条件时,控制器将第一阀门从第一位置致动到第二位置,并且当不满足第一条件时,控制器将第一阀门从第二位置致动到第一位置。在一些方面,第一阀门的第一位置阻止燃料蒸气进入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并且第一阀门的第二位置允许燃料蒸气进入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在一些方面,该蒸发排放控制系统还包括流体地联接到第一燃料蒸气吸附罐和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并电联接到控制器的蒸发泄漏检查泵,该蒸发泄漏检查泵被配置为在第一燃料蒸气吸附罐和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中的每一者中产生真空条件,使得控制器可以确定系统内是否存在泄漏。在一些方面,该蒸发排放控制系统还包括流体地联接到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并电连接到控制器的第二阀门,该第二阀门允许在第一位置中通过第四通道的流动并且能够由控制器选择性地致动到第二位置,以限制通过第四通道的流动,使得控制器可以确定系统内是否存在泄漏。在一些方面,第一阀门为双向阀门、切换阀门或自锁阀门,并且第二阀门为罐排出螺线管。在又一方面,用于控制车辆的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蒸发排放控制系统,该蒸发排放控制系统包括第一燃料蒸气吸附罐、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流体地联接到第一燃料蒸气吸附罐和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并能够选择性地从第一位置致动到第二位置的第一阀门、流体地联接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的螺线管、以及电连接到阀门和螺线管的控制器,该控制器确定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当满足第一条件时将阀门致动到第一位置,当不满足第一条件时将阀门致动到第二位置,并且确定第一燃料蒸气吸附罐和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两者的吹扫水平,如果吹扫水平等于或低于预定水平,则将阀门致动到第一位置。在一些方面,该蒸发排放控制系统还包括流体地联接到第一燃料蒸气吸附罐和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并电连接到控制器的蒸发泄漏检查泵,并且该方法还包括用蒸发泄漏检查泵在第一燃料蒸气吸附罐和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中产生真空条件,并且确定蒸发排放控制系统内是否存在泄漏。附图说明将结合以下附图来描述本公开,其中相似的数字表示相似的元件。图1为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具有烃排放控制系统的车辆的示意图。图2为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烃排放控制系统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图3为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控制烃排放控制系统的方法的流程图。结合附图,根据以下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本公开的上述特征和其它特征将变得更加完全地显而易见。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几个实施方案且不应被认为是对其范围的限制,将通过使用附图以附加的特异性和细节来描述本公开。在附图中或本文其它地方公开的任何尺寸仅出于示例性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然而,应该理解,所公开的实施方案仅仅为示例,并且其它实施方案可以采用各种形式和替代形式。附图未必按比例绘制;一些特征可能会被放大或被最小化,以显示特定部件的细节。因此,本文所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不应被解释为是限制性的,而是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各种方式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代表性依据。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参考任一附图示出和描述的各种特征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其它附图中示出的特征组合以产生未明确示出或描述的实施方案。所示特征的组合提供了用于典型应用的代表性实施方案。然而,对于特定应用或具体实施,可能期望与本公开的教导内容一致的特征的各种组合和修改。某些术语可仅出于参考目的而在以下描述中使用,因此并非旨在进行限制。例如,术语诸如“上方”和“下方”是指在附图中参考的方向。术语诸如“前”、“后”、“左”、“右”、“正后”和“侧”描述了部件或元件的部分在一致但任意的参照系内的取向和/或位置,通过参考描述所讨论的部件或元件的文本和相关附图来清楚说明该参考系。此外,术语诸如“第一”、“第二”、“第三”等可用于描述单独的部件。此类术语可包括上文具体提到的词语、其衍生词以及类似含义的词语。多年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监测和控制车辆的蒸发排放物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n第一燃料蒸气吸附罐;/n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n从燃料供应源到所述第一燃料蒸气吸附罐的第一通道;/n从所述第一燃料蒸气吸附罐到所述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包括能够选择性地从第一位置致动到第二位置的第一阀门;/n来自所述第一燃料蒸气吸附罐和所述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的用于排出所述第一燃料蒸气吸附罐和所述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的第三通道;/n将所述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连接到所述第三通道的第四通道;以及/n电连接到所述第一阀门的控制器;/n其中当不满足第一条件时,燃料蒸气被引导到所述第一燃料蒸气吸附罐,并且当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燃料蒸气被引导到所述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27 US 16/1440491.一种用于监测和控制车辆的蒸发排放物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燃料蒸气吸附罐;
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
从燃料供应源到所述第一燃料蒸气吸附罐的第一通道;
从所述第一燃料蒸气吸附罐到所述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包括能够选择性地从第一位置致动到第二位置的第一阀门;
来自所述第一燃料蒸气吸附罐和所述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的用于排出所述第一燃料蒸气吸附罐和所述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的第三通道;
将所述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连接到所述第三通道的第四通道;以及
电连接到所述第一阀门的控制器;
其中当不满足第一条件时,燃料蒸气被引导到所述第一燃料蒸气吸附罐,并且当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燃料蒸气被引导到所述第二燃料蒸气吸附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为昼夜保温时间大于三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当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所述控制器将所述第一阀门从所述第一位置致动到所述第二位置,并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M·安杰耶夫斯基T·E·麦卡锡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