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吸收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752227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2 07:42
一种用于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吸收塔系统,该系统为单塔单循环系统,包含塔体,设置在塔体内上部的高效喷淋部件,设置在高效喷淋部件下方的均流提效板,设置在均流提效板下方的气液传质强化构件,设置在塔体内底部的浆液池,设置在塔体顶部的烟气出口,以及设置在塔体侧壁上的烟气入口。该设备未使用pH计和密度计,简化了设备,且实现了浆液循环泵间断运行,优化了系统流程,达到了节能效果。通过合理布置喷嘴、采用均流提效板、互补喷淋层及加装气液传质强化构件显著提高脱硫率,满足国家排放标准。在改造过程中综合考虑脱硫系统阻力增加情况,使系统阻力能够达到设计标准,减少了系统耗能,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节能减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烟气排放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吸收塔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我国环境形势相当严峻,在最新国家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中,对电厂的二氧化硫排放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新建燃煤锅炉与现有燃煤锅炉二氧化硫排放浓度的限值分别100mg/Nm3和200mg/Nm3。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技术已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脱硫技术,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石灰石-石膏法脱硫装置连续稳定且经济可靠运行尤为重要。但超低排放改造之后,辅机数量更多,公用系统设备运行时间更长,加之系统阻力增加,电耗升高明显。因此,将污染物减排与节能降耗协调统一,显得更加迫切。本工程原为单塔单循环系统,为了提高脱硫效率对其进行改造,对各种改造方案进行分析:(1)单塔双循环系统,该系统具有吸收塔高度和浆液池容积较小,液气比L/G较常规喷淋塔低,浆液pH分循环控制,互不干扰,以及适用于高硫煤等优点,但是改造为单塔双循环系统需要塔体做较大改动,投资较大,而且外置吸收塔浆池浆液池,需要足够场地,且因pH高,需要大流量氧化,以及施工工期较长;(2)双塔双循环系统,该系统和单塔双循环系统具有相同的优点,但改造工程量巨大,投资很大,需要双塔布置,占地面积巨大,并且施工工期很长;(3)单塔单循环强化传质,该改造系统改动很小,投资较小,液气比L/G较常规喷淋塔大大降低,占地面积小,并且工期短,但烟气阻力较大;(4)单塔单循环提高液气比,该改造系统改动较小,投资一般,但液气比L/G较高,工期偏长。单塔双循环及双塔双循环工艺受改造现场场地限制,且本工程原为单塔单循环,若要改造成双循环,则工程量巨大,并牵涉到原、净烟道的改造,改造工作量非常大,工期非常长,且系统阻力较大,能耗高;所以改造不考虑双循环工艺。故改造采用单塔单循环的两种方案:方案一:提高液气比;方案二:强化传质。在原吸收塔不做大改动的前提下,对吸收塔内部进行一系列改造,改提高吸收塔脱硫效率,满足新标准排放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吸收塔系统,该系统为单塔单循环系统,通过对吸收塔内部改造,合理布置喷嘴,采用均流提效板,改装为互补喷淋层,加装气液传质强化构件,以及通过采用脱硫添加剂,使脱硫率显著提高,脱硫率保证值大于98.1%,吸收塔烟气出口的二氧化硫浓度小于等于35mg/Nm3,满足国家排放标准。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吸收塔系统,该吸收塔系统包含塔体,还包含:设置在塔体内上部的高效喷淋部件,设置在高效喷淋部件下方的均流提效板,以及设置在均流提效板下方的气液传质强化构件。其中,所述的塔体包含浆液池,设置在塔体顶部的烟气出口,设置在塔体侧壁上的烟气入口。该浆液池位于气液传质强化构件的下方,烟气入口位于气液传质强化构件和浆液池之间。所述的高效喷淋部件包含:高效喷嘴层,设置在高效喷嘴层下方的对向互补喷淋层。其中,所述的高效喷嘴层和对向互补喷淋层数量为1个或多个。该高效喷嘴层与对向互补喷淋层在同一个平面内交互设置。所述的高效喷嘴层包含:喷淋管,均匀设置在喷淋管上的高效喷淋嘴。其中,所述的喷淋管从塔体的外侧插入塔体内,在该喷淋管上还设有第一循环泵。所述的高效喷淋嘴采用120°空心锥碳化硅喷嘴。所述的对向互补喷淋层包含:互补喷淋管,均匀设置在互补喷淋管上的互补喷淋嘴。其中,所述的互补喷淋管从塔体外侧插入塔体内,在该互补喷淋管上还设有第二循环泵。其中,所述的互补喷淋嘴采用120°空心锥碳化硅喷嘴。所述的均流提效板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小孔,该均流提效板倾斜设置在塔体的塔壁上,设为一个或多个,与高效喷淋部件间隔设置。所述的气液传质强化构件设为托盘塔板,该托盘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小孔,该托盘数量为1个或多个。所述的托盘材质为耐腐蚀耐磨合金钢。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吸收塔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其他参数和设备表征pH计和密度计,简化了设备,实现了浆液循环泵间断运行,优化了系统流程,达到了节能效果;通过设有高效喷淋部件,并合理布置喷嘴,从而便于烟气向中心流动,避免在周边“短路”,并且通过喷淋管将浆液从浆液池转运到喷淋嘴不断循环,使浆液循环利用,降低成本;通过在塔壁上倾斜设有均流提效板,使进入吸收塔内的烟气分布均匀,避免偏流问题;通过将标准喷淋层改为对向互补喷淋层,在同一层塔的截面内对向互补喷淋层布置更密的喷嘴,不仅有效降低脱硫塔的高度及循环泵的电耗,而且喷淋的覆盖率和均匀性更好,从而获得更高的效率;通过设有气液传质强化构件,使得吸收区浆液的喷淋密度分布更为均匀,烟气排出速度减慢,烟气中二氧化硫得到更好的吸收,从而提高脱硫效率;综合考虑脱硫系统阻力增加情况,使系统阻力能够达到设计标准,减少了系统耗能,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节能减排。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吸收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图1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吸收塔系统,包含塔体10,还包含:设置在塔体10内上部的高效喷淋部件20,设置在高效喷淋部件20下方的均流提效板30,以及设置在均流提效板30下方的气液传质强化构件40;塔体10包含浆液池11,设置在塔体10顶部的烟气出口12,设置在塔体10一侧的烟气入口13。该浆液池11位于气液传质强化构件40的下方,该烟气入口13位于气液传质强化构件40和浆液池11之间。扩大浆液池11,能够使浆液池11中浆液停留时间延长,浆液与氧气的接触时间也延长,氧化更充分,加入的石灰石浆液利用率更高,有利于系统的pH值控制,确保系统脱硫效率。同时,有利于石膏浆液的结晶并生长,使得反应生成的石膏浆液顺利结晶长大,对后期的脱水效果有明显的提升,设备运行也更加稳定。高效喷淋部件20包含:高效喷嘴层21,设置在高效喷嘴层21下方的对向互补喷淋层22;高效喷嘴层21和对向互补喷淋层22数量为1个或多个;高效喷嘴层21与对向互补喷淋层22在同一个平面内交互设置。高效喷嘴层21包含:喷淋管211,均匀设置在喷淋管211上的高效喷淋嘴212;喷淋管211从塔体10的外侧插入塔体10内,在该喷淋管211上还设有第一循环泵213。喷淋管211将浆液从浆液池11转运到高效喷淋嘴212,使浆液不断循环,提高了浆液的利用率,节省了资源,降低成本。高效喷淋嘴212采用120°空心锥碳化硅喷嘴,该喷嘴密集布置,面积覆盖率达200%以上,在一定的喷射压力下获取直径2000µm以下的浆液液滴,增大浆液与烟气的接触面积,控制布置在吸收塔周边的喷嘴流量比中心喷嘴流量大15%,便于烟气向中心流动,避免在周边“短路”。对向互补喷淋层22包含:互补喷淋管221,均匀设置在互补喷淋管221上的互补喷淋嘴222。在同一层塔的截面内,对向互补喷淋层22可布置更密的喷嘴,不仅有效降低脱硫塔的高度及循环泵的电耗,而且喷淋的覆盖率和均匀性更好,从而获得更高的效率。互补喷淋管221从塔体10外侧插入塔体10内,在该互补喷淋管221上还设有第二循环泵223。互补喷淋管221使浆液在浆液池11和互补喷淋嘴222不断循环,提高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吸收塔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吸收塔系统,包含塔体(10),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设置在塔体(10)内上部的高效喷淋部件(20),设置在高效喷淋部件(20)下方的均流提效板(30),以及设置在均流提效板(30)下方的气液传质强化构件(40);所述的塔体(10)包含浆液池(11),设置在塔体(10)顶部的烟气出口(12),设置在塔体(10)侧壁上的烟气入口(13);所述的浆液池(11)位于气液传质强化构件(40)的下方,所述的烟气入口(13)位于气液传质强化构件(40)和浆液池(11)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吸收塔系统,包含塔体(10),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设置在塔体(10)内上部的高效喷淋部件(20),设置在高效喷淋部件(20)下方的均流提效板(30),以及设置在均流提效板(30)下方的气液传质强化构件(40);所述的塔体(10)包含浆液池(11),设置在塔体(10)顶部的烟气出口(12),设置在塔体(10)侧壁上的烟气入口(13);所述的浆液池(11)位于气液传质强化构件(40)的下方,所述的烟气入口(13)位于气液传质强化构件(40)和浆液池(11)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吸收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效喷淋部件(20)包含:高效喷嘴层(21),设置在高效喷嘴层(21)下方的对向互补喷淋层(22);所述的高效喷嘴层(21)和对向互补喷淋层(22)数量为1个或多个;所述的高效喷嘴层(21)与对向互补喷淋层(22)在同一个平面内交互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吸收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效喷嘴层(21)包含:喷淋管(211),均匀设置在喷淋管(211)上的高效喷淋嘴(212);所述的喷淋管(211)从塔体(10)的外侧插入塔体(10)内,在喷淋管(211)上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程程王艺彬王鑫郭兆耕黄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唐国际吕四港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