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文成专利>正文

平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6009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平衡车,包括车身、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车身两侧的两个车轮、两组脚踏装置、反向传动机构、两组棘轮传动机构以及两组换向机构,每组所述棘轮传动机构均包括驱动链条组、第一棘轮传动组件以及第二棘轮传动组件,所述第一棘轮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棘轮传动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驱动链条组的相对两侧并分别与所述脚踏装置连接固定,且所述第一棘轮传动组件或者所述第二棘轮传动组件与所述驱动链条组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驱动链条组旋转,所述驱动链条组与所述车轮传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平衡车,只需要交替踏动两组脚踏装置即可实现车轮的持续前进、后退或者原地旋转。

Balancing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衡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代步车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平衡车。
技术介绍
代步车,是指以代步为目的的交通工具或辅助工具,例如,代步的汽车、自行车、平衡车等。平衡车,是近些年较为流行的一种代步工具,尤其受年轻人的欢迎,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平衡车多为电动平衡车,其主要是通过伺服控制系统来控制前进或者后退,其结构极其复杂,且成本较高,不利于节约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衡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动平衡车存在的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平衡车,包括车身、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车身两侧的两个车轮,所述平衡车还包括:两组脚踏装置,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车身两侧并用于向下摆动;反向传动机构,与两组所述脚踏装置传动连接并用于实现两组所述脚踏装置之间的反向摆动;两组棘轮传动机构,其中一组所述棘轮传动机构安装于其中一组脚踏装置上,另一组所述棘轮传动机构安装于另一组脚踏装置上,每组所述棘轮传动机构均包括驱动链条组、第一棘轮传动组件以及第二棘轮传动组件,所述第一棘轮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棘轮传动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驱动链条组的相对两侧并分别与所述脚踏装置连接固定,以使所述第一棘轮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棘轮传动组件随所述脚踏装置同步向上或者向下运动,且所述第一棘轮传动组件或者所述第二棘轮传动组件与所述驱动链条组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驱动链条组旋转,所述驱动链条组与所述车轮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车轮旋转;以及,两组换向机构,安装于所述车身上,其中一组换向机构用于切换其中一个所述车轮的旋转方向,另一组换向机构用于切换另一个所述车轮的旋转方向。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平衡车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平衡车,利用两组脚踏装置上下往复摆动提供驱动力,并通过将其中一组棘轮传动机构安装于其中一组脚踏装置上,另一组棘轮传动机构安装于另一组脚踏装置上,且每组棘轮传动机构均包括驱动链条组、第一棘轮传动组件以及第二棘轮传动组件,第一棘轮传动组件与第二棘轮传动组件分别设置于驱动链条组的相对两侧并分别与脚踏装置连接固定,从而使得第一棘轮传动组件与第二棘轮传动组件随脚踏装置同步向上或者向下运动,从而驱动传动链条组旋转,进而驱动车轮的正向旋转、反向旋转或者其中一个车轮正向旋转另一个车轮反向旋转,只需要交替踏动两组脚踏装置即可实现车轮的持续前进、后退或者原地旋转,且通过换向机构的设置,使得车轮可以在行进过程中随时可改变旋转方向,更有利于保持平衡,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由于采用电动平衡车导致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且结构十分简单,传动无死点,蹬车省时省力,有效提高了平衡车的速度以及舒适感;另外,通过两组脚踏装置的交替踏动,可适当降低两组脚踏装置的摆动幅度,使双脚在遇到突发情况能更早着地支撑,并提供安全直立驱动条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平衡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反向传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脚踏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其中一组棘轮传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棘轮传动机构与换向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棘轮传动组件与第二棘轮传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换向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换向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驱动链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刹车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刹车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平衡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棘轮传动机构与换向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棘轮传动机构处于最高点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换向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换向机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换向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第四触动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棘轮传动组件与第二棘轮传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棘轮传动组件与第二棘轮传动组件处于最高点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3为第三反向棘爪从正面方向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4为第三正向棘爪从正面方向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5为第三正向棘爪从反面方向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6为第四正向棘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7为第四反向棘爪从正面方向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8为第四反向棘爪从反面方向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9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复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0为图29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3,现对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平衡车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衡车,包括车身10、分别转动安装于车身10两侧的两个车轮11。平衡车还包括两组脚踏装置20、反向传动机构30、两组棘轮传动机构40以及两组换向机构50。两组脚踏装置20分别转动安装于车身10两侧并用于向下摆动以提供车轮11旋转所需要的驱动力。反向传动机构30与两组脚踏装置20传动连接并用于实现两组脚踏装置20之间的反向摆动,从而使得当其中一组脚踏装置20处于行程最低点时,另一组脚踏装置20处于行程的最高点,当其中一组脚踏装置20处于行程的最高点时,该另一组脚踏装置20处于行程的最低点。其中一组棘轮传动机构40安装于其中一组脚踏装置20上,另一组棘轮传动机构40安装于另一组脚踏装置20上。每组棘轮传动机构40均包括驱动链条组41、第一棘轮传动组件42以及第二棘轮传动组件43,第一棘轮传动组件42与第二棘轮传动组件43分别设置于驱动链条组41的相对两侧并分别与脚踏装置20连接固定,从而使得第一棘轮传动组件42与第二棘轮传动组件43随脚踏装置20同步向上或者向下运动。且第一棘轮传动组件42或者第二棘轮传动组件43与驱动链条组41传动连接以驱动传动链条组旋转,即该驱动链条组41可与第一棘轮传动组件42传动配合并由第一棘轮传动组件42驱动旋转,或者该驱动链条组41可与第二棘轮传动组件43传动配合并由第二棘轮传动组件43驱动旋转。驱动链条组41与车轮11传动连接从而驱动车轮11旋转,使得车轮11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实现正向旋转或者反向旋转。通过对称设置的两组棘轮传动机构40,使得两个车轮11可以同时实现正向旋转(平衡车处于前进状态)、反向旋转(平衡车处于后退状态)、或者其中一个车轮11正向旋转,另一个车轮11反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平衡车,包括车身、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车身两侧的两个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车还包括:/n两组脚踏装置,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车身两侧并用于向下摆动;/n反向传动机构,与两组所述脚踏装置传动连接并用于实现两组所述脚踏装置之间的反向摆动;/n两组棘轮传动机构,其中一组所述棘轮传动机构安装于其中一组脚踏装置上,另一组所述棘轮传动机构安装于另一组脚踏装置上,每组所述棘轮传动机构均包括驱动链条组、第一棘轮传动组件以及第二棘轮传动组件,所述第一棘轮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棘轮传动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驱动链条组的相对两侧并分别与所述脚踏装置连接固定,以使所述第一棘轮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棘轮传动组件随所述脚踏装置同步向上或者向下运动,且所述第一棘轮传动组件或者所述第二棘轮传动组件与所述驱动链条组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驱动链条组旋转,所述驱动链条组与所述车轮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车轮旋转;以及,/n两组换向机构,安装于所述车身上,其中一组换向机构用于切换其中一个所述车轮的旋转方向,另一组换向机构用于切换另一个所述车轮的旋转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平衡车,包括车身、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车身两侧的两个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车还包括:
两组脚踏装置,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车身两侧并用于向下摆动;
反向传动机构,与两组所述脚踏装置传动连接并用于实现两组所述脚踏装置之间的反向摆动;
两组棘轮传动机构,其中一组所述棘轮传动机构安装于其中一组脚踏装置上,另一组所述棘轮传动机构安装于另一组脚踏装置上,每组所述棘轮传动机构均包括驱动链条组、第一棘轮传动组件以及第二棘轮传动组件,所述第一棘轮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棘轮传动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驱动链条组的相对两侧并分别与所述脚踏装置连接固定,以使所述第一棘轮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棘轮传动组件随所述脚踏装置同步向上或者向下运动,且所述第一棘轮传动组件或者所述第二棘轮传动组件与所述驱动链条组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驱动链条组旋转,所述驱动链条组与所述车轮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车轮旋转;以及,
两组换向机构,安装于所述车身上,其中一组换向机构用于切换其中一个所述车轮的旋转方向,另一组换向机构用于切换另一个所述车轮的旋转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链条组包括第一传动链轮、第二传动链轮以及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链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链轮的传动链条,所述第一棘轮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传动链条的第一侧,所述第二棘轮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传动链条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所述传动链条与所述第一棘轮传动组件或者所述第二棘轮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车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链轮或者所述第二传动链轮传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棘轮传动组件包括可转动安装于所述脚踏装置上的第一棘轮、可转动安装于所述脚踏装置上的第一正向棘爪以及可转动安装于所述脚踏装置上的第一反向棘爪,所述第一棘轮的外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传动链条啮合的齿牙,所述第一棘轮上设置有第一双向棘齿,所述第一正向棘爪与所述第一双向棘齿的一端抵接或者分离,所述第一反向棘爪与所述第一双向棘齿的另一端抵接或者分离;
所述第二棘轮传动组件包括可转动安装于所述脚踏装置上的第二棘轮、可转动安装于所述脚踏装置上的第二正向棘爪以及可转动安装于所述脚踏装置上的第二反向棘爪,所述第二棘轮的外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传动链条啮合的齿牙,所述第二棘轮上设置有第二双向棘齿,所述第二正向棘爪与所述第二双向棘齿的一端抵接或者分离,所述第二反向棘爪与所述第二双向棘齿的另一端抵接或者分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车身上的第一安装座、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的第一转轴、固定于所述第一转轴上并用于在所述脚踏装置运动到最高点时与所述第一反向棘爪接触以推动所述第一反向棘爪翻转或者与所述第二正向棘爪接触以推动所述第二正向棘爪翻转的第一触动组、转动安装于所述车身且与所述第一触动组连接并用于在所述脚踏装置运动到最低点时与所述第一正向棘爪接触以推动所述第一正向棘爪翻转或者与所述第二反向棘爪接触以推动所述第二反向棘爪翻转的第二触动组,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转轴上并与所述车轮摩擦接触的第一摩擦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动组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反向棘爪接触并推动所述第一反向棘爪翻转以使所述第一反向棘爪与所述第一双向棘齿分离的第一反向棘爪触动臂,以及与所述第一反向棘爪触动臂连接并用于与所述第二正向棘爪接触并推动所述第二正向棘爪翻转以使所述第二正向棘爪与所述第二双向棘齿分离的第二正向棘爪触动臂;
所述第二触动组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正向棘爪接触并推动所述第一正向棘爪翻转以使所述第一正向棘爪与所述第一双向棘齿分离的第一正向棘爪触动臂,以及与所述第一正向棘爪触动臂连接并用于与所述第二反向棘爪接触并推动所述第二反向棘爪翻转以使所述第二反向棘爪与所述第二双向棘齿分离的第二反向棘爪触动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机构还包括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正向棘爪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反向棘爪抵接,用于提供弹性力以使所述第一正向棘爪触动臂与所述第一正向棘爪分离时推动所述第一正向棘爪翻转并与所述第一双向棘齿啮合,并用于提供弹性力以使所述第一反向棘爪触动臂与所述第一反向棘爪分离时推动所述第一反向棘爪翻转并与所述第一双向棘齿啮合;
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正向棘爪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反向棘爪抵接,用于提供弹性力以使所述第二正向棘爪触动臂与所述第二正向棘爪分离时推动所述第二正向棘爪翻转并与所述第二双向棘齿啮合,并用于提供弹性力以使所述第二反向棘爪触动臂与所述第二反向棘爪分离时推动所述第二反向棘爪翻转并与所述第二双向棘齿啮合。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棘轮传动组件包括可转动安装于所述脚踏装置上并用于与所述传动链条抵接以驱动所述传动链条的第三正向棘爪,以及可转动安装于所述脚踏装置上并用于与所述传动链条抵接以驱动所述传动链条的第三反向棘爪;所述第二棘轮传动组件包括可转动安装于所述脚踏装置上并用于与所述传动链条抵接以驱动所述传动链条的第四正向棘爪,以及可转动安装于所述脚踏装置上并用于与所述传动链条抵接以驱动所述传动链条的第四反向棘爪,所述第三正向棘爪与所述第三反向棘爪分别位于所述传动链条的第一侧,所述第四正向棘爪与所述第四反向棘爪分别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成
申请(专利权)人:张文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