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汽车行李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944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汽车行李架,包括活动轨、固定轨、支撑条、支撑绳、限位罩、定位轴、端板和限位绳,活动轨的中部均匀开设有卡槽,前后端对称设有导流部,相对的两个卡槽之间卡接有支撑条,支撑绳穿过并排分布的所有支撑条,限位罩下端固定有定位轴,上端固定有端板,定位轴转动限制在相对的两个导流部之间,端板均匀开设有穿孔,限位绳依次往复从两个端板的穿孔穿过;固定轨的上端开设有活动槽,下端固定在汽车顶板外部,活动轨的下端设有滑动限制在活动槽中的活动块,活动块的两端各自连接有单出杆阻尼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双轨设计,利用前后端内置剪切增稠液的单出杆阻尼器来对上方的活动轨进行减震,大幅降低因惯性带来的晃动问题。

A shock absorption car luggage r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汽车行李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行李架
,尤其涉及一种减震汽车行李架。
技术介绍
汽车车顶行李架是指车顶搭载架,车顶架是固定在汽车车顶的两根横杆,是汽车车顶一切搭载方案的基础装置。车顶架固定方式主要分为:普通车顶、分离式纵轨、一体化纵轨、雨槽固定、人工增加固定点、人工增加T型槽。在横架的基础上可以搭载自行车架,滑雪板,皮划艇,车顶箱,车顶筐等等携带架。汽车车顶行李架作为汽车配件来说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但传统的汽车车顶行李架大多为固定结构,在放置行李时空间利用效果有限,固定较为不易,在行车过程中行李上下颠簸容易对车顶造成剐蹭,并且由于颠簸和风阻影响车顶行李的固定,容易导致行车和行李放置的不安全,甚至引发交通事故,汽车在行驶时还会扬起路面的灰尘,行李在车顶长时间暴露在外,容易受太阳暴晒和灰尘覆盖,影响存放效果。为此,公开号为CN209096616U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减震汽车行李架,包括床腿、床架、床垫,床架的尾部为床尾边框条,在床尾边框条前面设有头部托架,头部托架包括托板、托架内框、托架外框,托板安装在托架内框里面,托架内框安装在托架外框里面,托架外框的下方设有支撑部件;托板的上下两面均设有用于支撑患者脸部的U字形软垫,上下两块U字形软垫的厚度不相等;托架内框和托架外框之间利用第一水平转轴铰接,第一水平转轴的轴向为水平纵向,托架内框和托板之间利用第二水平转轴铰接,且第二水平转轴的轴向垂直于第一水平转轴的轴向,第一水平转轴的中心轴线与托板上表面和托板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不相等。但是这种减震汽车行李架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其结构过于复杂,导致生产成本较高,且易出现故障;二是其对于前后惯性的减震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减震汽车行李架。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减震汽车行李架,包括活动轨、固定轨、支撑条、支撑绳、限位罩、定位轴、端板和限位绳,所述活动轨共有两个且对称分布,所述活动轨的中部均匀开设有若干卡槽,前后端对称设有导流部,相对的两个卡槽之间卡接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穿绳通道,所述支撑绳依次往复穿过并排分布的所有支撑条后,两自由端通过绑结或紧绳器固定,所述限位罩为弧形罩体,其下端固定有定位轴,上端固定有端板,所述定位轴转动限制在相对的两个导流部之间,所述端板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穿孔,所述限位绳依次往复从两个端板的穿孔穿过,两自由端通过绑结或紧绳器固定;所述固定轨的上端开设有活动槽,下端固定在汽车顶板外部,所述活动轨的下端设有滑动限制在活动槽中的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两端各自连接有内置剪切增稠液的单出杆阻尼器,所述单出杆阻尼器外端部固定于活动槽的两端壁上。进一步地,上述减震汽车行李架中,所述活动轨、固定轨由铝合金材料制成。进一步地,上述减震汽车行李架中,所述支撑条由TPU材料制成。进一步地,上述减震汽车行李架中,所述支撑绳、限位绳为直径6-10mm的弹力包芯绳。进一步地,上述减震汽车行李架中,所述活动槽的横截面为外窄内宽的燕尾形,所述条形块为相配合的燕尾形。进一步地,上述减震汽车行李架中,所述剪切增稠液是具有可逆性和增稠性的非牛顿型流体,常态下呈现浓缩胶质悬浮分散液状态,快速冲击作用下体系粘度急剧上升,由液态转变为类固态;冲击消失后则迅速恢复自由流动状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利用支撑条和支撑绳构成下支撑层,利用限位绳构成上支撑层,配合前后两端的限位罩能够对行李进行有效固定;同时采用双轨设计,利用前后端内置剪切增稠液的单出杆阻尼器来对上方的活动轨进行减震,大幅降低因惯性带来的晃动问题;整体部件布局简单,制造工艺难度低,利于批量化生产。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活动轨、固定轨分离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活动轨、固定轨分离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固定轨中端处的截面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号如下:1-活动轨,101-卡槽,102-导流部,2-固定轨,3-支撑条,4-支撑绳,5-限位罩,6-定位轴,7-端板,8-限位绳,9-活动槽,10-活动块,11-单出杆阻尼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减震汽车行李架,包括活动轨1、固定轨2、支撑条3、支撑绳4、限位罩5、定位轴6、端板7和限位绳8。活动轨1共有两个且对称分布,活动轨1的中部均匀开设有若干卡槽101,前后端对称设有导流部102。相对的两个卡槽101之间卡接有支撑条3,支撑条3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穿绳通道,支撑绳4依次往复穿过并排分布的所有支撑条3后,两自由端通过绑结或紧绳器固定。本实施例中,限位罩5为弧形罩体,其下端固定有定位轴6,上端固定有端板7。定位轴6转动限制在相对的两个导流部102之间,端板7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穿孔。限位绳8依次往复从两个端板7的穿孔穿过,穿过后两自由端通过绑结或紧绳器固定。本实施例中,固定轨2的上端开设有活动槽9,下端固定在汽车顶板外部。活动轨1的下端设有滑动限制在活动槽9中的活动块10,活动块10的两端各自连接有内置剪切增稠液的单出杆阻尼器11,单出杆阻尼器11外端部固定于活动槽9的两端壁上。活动槽9的横截面为外窄内宽的燕尾形,条形块10为相配合的燕尾形。剪切增稠液是具有可逆性和增稠性的非牛顿型流体,常态下呈现浓缩胶质悬浮分散液状态,快速冲击作用下体系粘度急剧上升,由液态转变为类固态;冲击消失后则迅速恢复自由流动状态。本实施例中,活动轨1、固定轨2由铝合金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支撑条3由TPU材料制成,TPU制品的承载能力、抗冲击性及减震性能突出。支撑绳4、限位绳8为直径6-10mm的弹力包芯绳。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施例结构设计合理,利用支撑条3和支撑绳4构成下支撑层,利用限位绳8构成上支撑层,配合前后两端的限位罩5能够对行李进行有效固定;同时采用双轨设计,利用前后端内置剪切增稠液的单出杆阻尼器11来对上方的活动轨进行减震,大幅降低因惯性带来的晃动问题;整体部件布局简单,制造工艺难度低,利于批量化生产。以上公开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汽车行李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轨、固定轨、支撑条、支撑绳、限位罩、定位轴、端板和限位绳,所述活动轨共有两个且对称分布,所述活动轨的中部均匀开设有若干卡槽,前后端对称设有导流部,相对的两个卡槽之间卡接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穿绳通道,所述支撑绳依次往复穿过并排分布的所有支撑条后,两自由端通过绑结或紧绳器固定,所述限位罩为弧形罩体,其下端固定有定位轴,上端固定有端板,所述定位轴转动限制在相对的两个导流部之间,所述端板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穿孔,所述限位绳依次往复从两个端板的穿孔穿过,穿过后两自由端通过绑结或紧绳器固定;所述固定轨的上端开设有活动槽,下端固定在汽车顶板外部,所述活动轨的下端设有滑动限制在活动槽中的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两端各自连接有内置剪切增稠液的单出杆阻尼器,所述单出杆阻尼器外端部固定于活动槽的两端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汽车行李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轨、固定轨、支撑条、支撑绳、限位罩、定位轴、端板和限位绳,所述活动轨共有两个且对称分布,所述活动轨的中部均匀开设有若干卡槽,前后端对称设有导流部,相对的两个卡槽之间卡接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穿绳通道,所述支撑绳依次往复穿过并排分布的所有支撑条后,两自由端通过绑结或紧绳器固定,所述限位罩为弧形罩体,其下端固定有定位轴,上端固定有端板,所述定位轴转动限制在相对的两个导流部之间,所述端板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穿孔,所述限位绳依次往复从两个端板的穿孔穿过,穿过后两自由端通过绑结或紧绳器固定;所述固定轨的上端开设有活动槽,下端固定在汽车顶板外部,所述活动轨的下端设有滑动限制在活动槽中的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两端各自连接有内置剪切增稠液的单出杆阻尼器,所述单出杆阻尼器外端部固定于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铭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