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床投影校针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779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床投影校针工作台,包括架体、第一滑块、第一滑槽、台体和立杆,所述架体下方的一侧设有台体,台体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承载腔体,所述承载腔体表面的两侧皆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承载腔体表面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放置台,放置台底端的两侧皆设有支杆,所述承载腔体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储能室,储能室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蓄电池,所述储能室的顶端设有校针腔体,所述承载腔体一侧的架体两内侧壁上皆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部的一侧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位置处的架体上方设有输送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提高了工作台使用时的便捷性,降低了工作台使用时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避免了工作台停电时无法使用的问题。

A kind of working table for needle bed projection calib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床投影校针工作台
本技术涉及工作台
,具体为一种针床投影校针工作台。
技术介绍
针床也叫ICT测试治具,就是在线检测、测试治具,是利用电性能对在线元器件进行测试来检查生产制造缺陷及元器件不良的一种非标准测试辅助夹具,它主要用于检查在线的单个元器件以及各电路网络的开、短路、焊接等情况,具有操作简单、快捷迅速、故障定位准确等特点,现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属于工作台的一种,通常零部件在工作台上进行校针,传统的工作台结构较为简洁,功效性较为单一,只能满足人们基本的需求,一般的工作台都为固定结构,不方便进行调节,只能将零部件位置进行调整,较为不便,另者零部件在使用完毕后,都由工作人员去进行搬运,费时费力,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此种工作台依赖于电力带动其驱动,若出现停电现象,则无法正常校针,影响其工作效率,因此针对上述工作台还需作出相应的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床投影校针工作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工作台结构固定不便于调节、不具备输送功能以及断电无法运转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床投影校针工作台,包括架体、第一滑块、第一滑槽、台体和立杆,所述架体下方的一侧设有台体,台体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承载腔体,所述承载腔体表面的两侧皆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承载腔体表面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放置台,放置台底端的两侧皆设有支杆,且支杆的底端延伸至第二滑槽的内部,所述承载腔体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储能室,储能室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蓄电池,所述储能室的顶端设有校针腔体,所述承载腔体一侧的架体两内侧壁上皆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部的一侧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位置处的架体上方设有输送槽,输送槽底端的两侧皆设有立杆,且立杆的底端延伸至第一滑槽的内部并与第一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储能室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指示灯,且指示灯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校针腔体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控制面板。优选的,所述架体底端的两侧皆设有等间距的支腿。优选的,所述台体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设有支脚。优选的,所述校针腔体表面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显示屏,且显示屏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内部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储能室表面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摄像头,且摄像头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内部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指示灯上方的储能室外侧壁上设有接口,且接口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的输出端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针床投影校针工作台不仅提高了工作台使用时的便捷性,降低了工作台使用时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避免了工作台停电时无法使用的问题;1、通过在承载腔体表面两侧设第二滑槽,承载腔体表面中心位置处设放置台,放置台底端两侧设支杆,实现了工作台调节高度的功能,从而提高了工作台使用时的便捷性;2、通过在承载腔体一侧架体两内侧壁上设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部一侧设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位置处架体上方设输送槽,输送槽底端两侧设立杆,实现了工作台的输送功能,从而降低了工作台使用时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3、通过在储能室一侧外壁上设指示灯,指示灯上方储能室外侧壁上设接口,储能室内部中心位置处设蓄电池,实现了工作台充电供给的功能,从而避免了工作台停电时无法使用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架体;2、第一滑块;3、第一滑槽;4、支腿;5、放置台;6、台体;7、支杆;8、支脚;9、第二滑槽;10、承载腔体;11、校针腔体;12、储能室;13、显示屏;14、蓄电池;15、立杆;16、输送槽;17、摄像头;18、指示灯;19、控制面板;20、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针床投影校针工作台,包括架体1、第一滑块2、第一滑槽3、台体6和立杆15,架体1下方的一侧设有台体6,台体6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承载腔体10,架体1底端的两侧皆设有等间距的支腿4,便于架体1的支撑,台体6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设有支脚8,便于台体6的支撑,承载腔体10表面的两侧皆设有第二滑槽9,承载腔体10表面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放置台5,放置台5底端的两侧皆设有支杆7,且支杆7的底端延伸至第二滑槽9的内部,承载腔体10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储能室12,储能室12表面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摄像头17,该摄像头17型号可为IMX220,且摄像头17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19内部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便于拍摄零部件进行校针,储能室12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蓄电池14,储能室12的顶端设有校针腔体11,校针腔体11表面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显示屏13,该显示屏13型号可为T215HVN01.1,且显示屏13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19内部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便于进行校针,承载腔体10一侧的架体1两内侧壁上皆设有第一滑槽3,第一滑槽3内部的一侧设有第一滑块2,第一滑块2位置处的架体1上方设有输送槽16,输送槽16底端的两侧皆设有立杆15,且立杆15的底端延伸至第一滑槽3的内部并与第一滑块2的顶端固定连接,储能室12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指示灯18,且指示灯18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4的输入端电连接,指示灯18上方的储能室12外侧壁上设有接口20,且接口20的输入端与蓄电池14的输出端电连接,便于蓄电池14进行充电,校针腔体11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控制面板19。工作原理:当工作台使用时,首先通过上下滑动放置台5底端两侧的支杆7,使其在承载腔体10表面两侧的第二滑槽9内部平移,完成承载腔体10表面中心位置处的放置台5高度调节,在通过第一滑槽3内部一侧的第一滑块2在承载腔体10一侧架体1两内侧壁上的第一滑槽3内部滑动,使其由输送槽16底端两侧的立杆15,带动第一滑块2位置处架体1上方的输送槽16平移,将零部件运输至指定位置,以供工作人员使用,最后通过指示灯18上方储能室12外侧壁上的接口20接入外部电源,对储能室12内部中心位置处的蓄电池14进行充电,以供停电时进行使用,蓄电池14的储电状况,储能室12一侧外壁上的指示灯18会实时反馈出来,从而完成工作台的使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床投影校针工作台,包括架体(1)、第一滑块(2)、第一滑槽(3)、台体(6)和立杆(15),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下方的一侧设有台体(6),台体(6)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承载腔体(10),所述承载腔体(10)表面的两侧皆设有第二滑槽(9),所述承载腔体(10)表面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放置台(5),放置台(5)底端的两侧皆设有支杆(7),且支杆(7)的底端延伸至第二滑槽(9)的内部,所述承载腔体(10)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储能室(12),储能室(12)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蓄电池(14),所述储能室(12)的顶端设有校针腔体(11),所述承载腔体(10)一侧的架体(1)两内侧壁上皆设有第一滑槽(3),第一滑槽(3)内部的一侧设有第一滑块(2),所述第一滑块(2)位置处的架体(1)上方设有输送槽(16),输送槽(16)底端的两侧皆设有立杆(15),且立杆(15)的底端延伸至第一滑槽(3)的内部并与第一滑块(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储能室(12)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指示灯(18),且指示灯(18)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4)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校针腔体(11)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控制面板(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床投影校针工作台,包括架体(1)、第一滑块(2)、第一滑槽(3)、台体(6)和立杆(15),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下方的一侧设有台体(6),台体(6)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承载腔体(10),所述承载腔体(10)表面的两侧皆设有第二滑槽(9),所述承载腔体(10)表面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放置台(5),放置台(5)底端的两侧皆设有支杆(7),且支杆(7)的底端延伸至第二滑槽(9)的内部,所述承载腔体(10)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储能室(12),储能室(12)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蓄电池(14),所述储能室(12)的顶端设有校针腔体(11),所述承载腔体(10)一侧的架体(1)两内侧壁上皆设有第一滑槽(3),第一滑槽(3)内部的一侧设有第一滑块(2),所述第一滑块(2)位置处的架体(1)上方设有输送槽(16),输送槽(16)底端的两侧皆设有立杆(15),且立杆(15)的底端延伸至第一滑槽(3)的内部并与第一滑块(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储能室(12)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指示灯(18),且指示灯(18)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4)的输入端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春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市汇聚金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