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包组件和具有所述电池包组件的车辆,该电池包组件包括:电池模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限定出容纳腔,所述电池模组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上壳体设有多个第一加强部和多个第二加强部,多个所述第一加强部沿所述上壳体的宽度方向分布,多个所述第二加强部沿所述上壳体的长度方向分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组件,通过在上壳体设置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可以提高上壳体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电池包组件的结构强度、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Battery pack components and vehicles with th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包组件和具有所述电池包组件的车辆。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电池包组件,电池包壳体的整体刚性较弱,受外部作用力的影响,长时间使用后易发生变形,影响电池包组件的工作安全性和可靠性。为达到电池包壳体的强度要求标准,需增加电池包壳体的厚度,导致电池包组件的体积和重量增加,影响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电池包组件,以使该电池包组件具有结构强度高、使用可靠等优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池包组件,所述电池包组件包括:电池模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限定出容纳腔,所述电池模组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上壳体设有多个第一加强部和多个第二加强部,多个所述第一加强部沿所述上壳体的宽度方向分布,多个所述第二加强部沿所述上壳体的长度方向分布。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组件,通过在上壳体设置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可以提高上壳体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电池包组件的结构可靠性。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电池包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第一加强部包括至少一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上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加强筋由形成在所述上壳体的凸台和/或凹槽构成。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第二加强部包括加厚层,所述加厚层与所述上壳体的形状相适配,多个所述第二加强部分别经过所述上壳体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中心线。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加强部包括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在所述上壳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子部位于所述上壳体的中部,所述第二子部位于所述上壳体的端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壳体设有安装槽和减重槽,所述安装槽和所述减重槽分别沿所述上壳体的周向延伸,所述减重槽位于所述安装槽的外侧。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壳体设有第三加强部,在所述下壳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三加强部位于所述下壳体的端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包组件还包括电池保护板,所述电池保护板沿竖直方向延伸。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壳体设有上螺纹孔,所述下壳体设有下螺纹孔,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通过配合在所述上螺纹孔和所述下螺纹孔内的紧固件相连。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包组件还包括水冷系统,所述水冷系统包括水冷板和进出液管,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模组和第二模组,所述水冷板位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下方,所述进出液管位于所述第一模组与所述第二模组之间。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电池包组件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的电池包组件,通过在上壳体设置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可以提高上壳体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电池包组件的结构可靠性。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使所述车辆具有行驶可靠、安全性高等优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电池包组件。所述车辆与上述电池包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组件的爆炸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组件的下壳体和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组件的下壳体和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组件的下壳体和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组件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组件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D处的放大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组件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组件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组件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电池包组件1、电池模组100、第一模组110、第二模组120、上壳体200、第一加强部210、加强筋211、第二加强部220、第一子部221、第二子部222、安装槽230、减重槽240、下壳体300、第三加强部310、电池保护板400、水冷板510、进出液管520。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图1-图10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参照图1-图10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组件1包括电池模组100、上壳体200和下壳体300。上壳体200和下壳体300限定出容纳腔(上下方向如图1中的箭头A所示),电池模组100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上壳体200设有多个第一加强部210和多个第二加强部220,多个第一加强部210沿上壳体200的宽度方向分布,多个第二加强部220沿上壳体200的长度方向分布。具体而言,在上壳体200的长度方向上,多个第一加强部210位于上壳体200的中部。在上壳体200的宽度方向上,多个第二加强部220位于上壳体200的中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组件1,通过设置第一加强部210,使第一加强部210沿上壳体200的宽度方向分布,这样可以在上壳体200的宽度方向上增加上壳体200的刚度,提高上壳体200的抗变形能力,避免上壳体200出现受力薄弱点,防止上壳体200受外力作用发生损坏,提高上壳体200的使用可靠性。并且,通过设置第二加强部220,第二加强部220沿上壳体200的长度方向分布,这样可以在上壳体200的长度方向上增加上壳体200的结构强度,避免上壳体200发生开裂,同时避免因上壳体200整体加厚造成上壳体200重量过大而无法实现轻量化设计。也就是说,通过设置第一加强部210和第二加强部220,可以在上壳体200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分别增加上壳体200的结构强度和刚性,同时可以减小上壳体200的材料用量,控制上壳体200的重量和结构尺寸,提高电池包组件1的能量密度。因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组件1具有结构强度高、使用可靠等优点。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电池包组件1。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10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组件1包括电池模组100、上壳体200和下壳体300。可选地,如图5所示,每个第一加强部210包括至少一个加强筋211,加强筋211沿上壳体200的长度方向延伸,加强筋211由形成在上壳体200的凸台和/或凹槽构成。这样可以提高上壳体200的结构强度,防止上壳体200在其宽度方向上发生弯折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组件(1),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池模组(100);/n上壳体(200)和下壳体(300),所述上壳体(200)和所述下壳体(300)限定出容纳腔,所述电池模组(100)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上壳体(200)设有多个第一加强部(210)和多个第二加强部(220),多个所述第一加强部(210)沿所述上壳体(200)的宽度方向分布,多个所述第二加强部(220)沿所述上壳体(200)的长度方向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组件(1),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模组(100);
上壳体(200)和下壳体(300),所述上壳体(200)和所述下壳体(300)限定出容纳腔,所述电池模组(100)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上壳体(200)设有多个第一加强部(210)和多个第二加强部(220),多个所述第一加强部(210)沿所述上壳体(200)的宽度方向分布,多个所述第二加强部(220)沿所述上壳体(200)的长度方向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组件(1),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加强部(210)包括至少一个加强筋(211),所述加强筋(211)沿所述上壳体(20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加强筋(211)由形成在所述上壳体(200)的凸台和/或凹槽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组件(1),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加强部(220)包括加厚层,所述加厚层与所述上壳体(200)的形状相适配,多个所述第二加强部(220)分别经过所述上壳体(200)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中心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部(220)包括第一子部(221)和第二子部(222),在所述上壳体(200)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子部(221)位于所述上壳体(200)的中部,所述第二子部(222)位于所述上壳体(200)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兵,陈许超,罗明明,张海建,唐丽娟,樊少泽,王斌宇,孙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