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准模组的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120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标准模组的固定结构,包括电池箱体、标准模组、模组连接板、中间支撑板及侧面支撑板,所述电池箱体的顶部安装有标准模组,所述标准模组的顶部安装有模组连接板,所述模组连接板的顶部和两侧分别安装有中间支撑板和侧面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由电池箱体、标准模组、模组连接板、中间支撑板及侧面支撑板构成,将模组固定结构标准化,简化了多层模组的设计,提高电池包内空间利用率;实现电池包轻量化设计、提升系统能量密度。

A fixed structure of standard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标准模组的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具体为一种标准模组的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燃油车已成大势所趋。为节约整车制造成本并沿用已相对成熟的传统燃油车制造技术,目前基本所有车企均采用由整车结构布局反向控制电池系统尺寸结构的“逆向”开发流程,以纯电动汽车为例,车企通常将拆除传统燃油车发动机、变速箱等结构后所允许的安装空间作为电池包开发设计的外包络输入参数。本质上,电池包是为满足整车对电量、输出功率等性能要求,将众多的电池单体通过串联和并联组成电池模组,然后将电池模组和其他必要的器件安装于电池包内,最终组装而成的供电系统。随着整车对电池电量需求的攀升,电池包内需要布置的模组数量及模组间的电连接部件也不断增多,受整车安装空间的限制,电池包内的模组排布必须足够紧凑,才能容纳下更多的模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标准模组的固定结构,主要由电池箱体、标准模组、模组连接板、中间支撑板及侧面支撑板构成,将模组固定结构标准化,简化了多层模组的设计,提高电池包内空间利用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标准模组的固定结构,包括电池箱体、标准模组、模组连接板、中间支撑板及侧面支撑板,所述电池箱体的顶部安装有标准模组,所述标准模组的顶部安装有模组连接板,所述模组连接板的顶部和两侧分别安装有中间支撑板和侧面支撑板。优选的,所述标准模组设置为VDA的标准尺寸结构,且标准模组的四周均开设有通孔。优选的,所述模组连接板上开设有与通孔匹配的过孔,且模组连接板的表面设有有螺母。优选的,所述模组连接板与中间支撑板和侧面支撑板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中间支撑板和侧面支撑板均上开设有与螺母匹配的过孔,所述中间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定位销和螺母。优选的,所述模组连接板、中间支撑板及侧面支撑板的长度和个数与标准模组相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主要由电池箱体、标准模组、模组连接板、中间支撑板及侧面支撑板构成,将模组固定结构标准化,简化了多层模组的设计,提高电池包内空间利用率;2、本技术实现电池包轻量化设计、提升系统能量密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模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间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侧面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层模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池箱体;2、标准模组;3、模组连接板;4、中间支撑板;5、侧面支撑板;6、通孔;7、过孔;8、螺母;9、螺钉;10、定位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标准模组的固定结构,包括电池箱体1、标准模组2、模组连接板3、中间支撑板4及侧面支撑板5,电池箱体1的顶部安装有标准模组2,标准模组2的顶部安装有模组连接板3,模组连接板3的顶部和两侧分别安装有中间支撑板4和侧面支撑板5,设置12个方形VDA标准模组固定设计为上下两层,每层各6个模组,4块模组连接板,1块中间支撑板,2块侧面支撑板;标准模组2设置为VDA的标准尺寸结构,且标准模组2的四周均开设有通孔6,该通孔6便于螺钉9的穿过,进行固定模组连接板3与中间支撑板4,模组连接板3上开设有与通孔6匹配的过孔7,且模组连接板3的表面设有有螺母8,便于模组连接板3与中间支撑板4和侧面支撑板5之间通过螺钉9进行固定连接,中间支撑板4和侧面支撑板5均上开设有与螺母8匹配的过孔7,中间支撑板4的上表面设有定位销10和螺母8,定位销10便于中间支撑板4和侧面支撑板5于模组连接板3之间的定位,模组连接板3、中间支撑板4及侧面支撑板5的长度和个数与标准模组2相匹配,使得整体均衡,便于电池的安装。结构原理:对于第一层模组,其固定的过程为,先将若干标准模组2按规划布置方案,通过电池箱体1底部的定位销10安放但不固定于电池箱体1底部,然后将模组连接板3安放于模组之上,并保证模组连接板3的过孔7与模组的安装通孔6匹配对齐,最后用螺钉9将标准模组2、模组连接板3一并固定到电池箱体1上;对于第二层模组,其固定的过程为,先用螺钉9将中间支撑板4、侧面支撑板5与模组连接板3固联,然后将模组通过中间支撑板4和侧面支撑板5上的定位销10安置于中间支撑板4上,最后用螺钉9将二层模组固定在中间支撑板4和侧面支撑板5上。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标准模组的固定结构,包括电池箱体(1)、标准模组(2)、模组连接板(3)、中间支撑板(4)及侧面支撑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体(1)的顶部安装有标准模组(2),所述标准模组(2)的顶部安装有模组连接板(3),所述模组连接板(3)的顶部和两侧分别安装有中间支撑板(4)和侧面支撑板(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标准模组的固定结构,包括电池箱体(1)、标准模组(2)、模组连接板(3)、中间支撑板(4)及侧面支撑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体(1)的顶部安装有标准模组(2),所述标准模组(2)的顶部安装有模组连接板(3),所述模组连接板(3)的顶部和两侧分别安装有中间支撑板(4)和侧面支撑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标准模组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模组(2)设置为VDA的标准尺寸结构,且标准模组(2)的四周均开设有通孔(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标准模组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连接板(3)上开设有与通孔(6)匹配的过孔(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莹李世明徐秋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优特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