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仪表快速上电工装,包括手持部、导电部、正极导线及负极导线,所述导电部上设有正极柱和负极柱,所述正极柱用于与电源盒正极导通,所述负极柱用于与电源盒负极接触且和负极导线电连接,所述正极柱直径小于电源盒正极端弹簧开口直径,所述正极柱与电源盒正极接触端呈圆角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有效解决不上电、断电问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仪表快速上电工装
本技术涉及上电工装
,尤其涉及一种仪表快速上电工装。
技术介绍
总装车间跑功能测试时,燃气表的主要供电方式为4节5号碱电池,通常使用上电工装来代替碱电池,完成电源盒正负极上电导通。目前生产使用的上电工装是通过,正负级导线焊接在铜螺钉上,而工装两侧铜螺钉与控制器电源左右正负级弹簧接触,从而达到上电导通的过程,但是现有的控制器电源盒正极端限位工装开口较小,工装导通螺丝头较大;在使用工装上电时,正极的螺丝头与电源盒正极开口限位槽干涉(弹簧因伸缩性影响其伸出高度或低于开口限位槽),导致工装与电源盒正极端接触不到,从而造成无法给待测表具供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仪表快速上电工装。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仪表快速上电工装,包括手持部、导电部、正极导线及负极导线,所述导电部上设有正极柱和负极柱,所述正极柱用于与电源盒正极导通,所述负极柱用于与电源盒负极接触且和负极导线电连接,所述正极柱直径小于电源盒正极端弹簧开口直径,所述正极柱与电源盒正极接触端呈圆角设置。所述正极柱的水平安装高度高于负极柱的安装高度,解决了不上电或自动断电的问题,降低了上电工装维修频率,提升了生产效率、保障了生产安全。所述导电部上设有用于限制上电工装晃动的限位部,保证了检测时上电的稳定性、可靠性,提高了检测效率。所述限位部下方设有安装弧面,方便工装装入待检表具。所述导电部上开设有正极安装腔和负极安装腔,所述手持部与导电部贴合面上开设有与正极安装腔和负极安装腔相连通的分流腔,所述手持部上开设有与分流腔相连通的过线腔,所述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可通过过线腔、分流腔分别进入正极安装腔和负极安装腔内,导线被包裹不外露,不易损坏,延长了工装使用寿命。所述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导线不会随意晃动,与正、负极的连接更牢靠。所述紧固件为扎带,能有效防止导线老化。所述手持部和导电部之间可拆卸连接,便于工装维修。所述手持部和导电部之间通过多个螺栓连接,安全、可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正极柱直径小于电源盒正极端开口直径,防止正极柱端部与电源盒正极接触不到,不上电。2、通过正极柱进行上电,解决了不上电或自动断电的问题,降低了上电工装维修频率,提升了生产效率、保障了生产安全。3、正极柱头部呈圆角设置,便于弹簧柱与正极接触,防止工装与电源盒正极端接触不到,造成不上电,保证测试稳定进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手持部;2、导电部;3、正极柱;4、负极柱;5、限位部;6、安装弧面;7、正极安装腔;8、负极安装腔;9、分流腔;10、过线腔;11、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仪表快速上电工装,包括手持部1、导电部2、正极导线及负极导线,导电部2上设有正极柱3和负极柱4,正极柱3用于与电源盒正极导通,负极柱4用于与电源盒负极接触且和负极导线电连接,正极柱3直径小于电源盒正极端弹簧开口直径,正极柱3与电源盒正极接触端呈圆角设置。优选的,正极柱为具有一定伸缩量的弹簧柱,否则上电时很难安装到电源盒中,正极柱压缩变形前长度根据与之配合的电源盒弹片尺寸相适宜,本实施例中压缩变形前的长度尺寸为6.6-10.6,优选8.6mm,直径3-5mm,优选4mm,负极铜柱长度尺寸与电源盒负极弹簧尺寸相适宜,本实施例中,负极柱长度尺寸0-2mm,优选0.1mm-0.2mm,直径5-8mm,优选6mm。进一步细说,正极柱3的水平安装高度高于负极柱4的安装高度,正极柱3固定位置较负极柱4向上约0-2.5mm,优选1.5mm,避免取出时将电源盒负极弹簧带起。进一步细说,导电部2上设有用于限制上电工装晃动的限位部5,限位部5凸出设置于导电部2远离正极柱3一端,后端通过限位防止工装受电源盒负极的弹簧力向左或向上弹起,达到稳定的上电效果。进一步细说,限位部5下方设有安装弧面6,通过安装弧面6的设置,使得需要安装上电工装时,按压该装置时其沿着安装弧面6向下滑动即可实现安装,便于上电工装取放。进一步细说,导电部2上开设有正极安装腔7和负极安装腔8,手持部1与导电部2贴合面上开设有与正极安装腔7和负极安装腔8相连通的分流腔9,手持部1上开设有与分流腔9相连通的过线腔10,过线腔10由上至下贯穿设有壳体1内,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可通过过线腔10、分流腔9分别进入正极安装腔7和负极安装腔8内,将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隐藏在壳体内,防止使用上电工装时导线受外力拉扯时焊点位置松动,有助于延长导线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优选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导线的牢固性,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优选的,紧固件采用扎带,扎带(CableTie)又称扎线带、束线带、锁带,是用来捆扎东西的带子。一般按材质可分为尼龙扎带、不锈钢扎带、喷塑不锈钢扎带等,按功能则分为普通扎带、可退式扎带、标牌扎带、固定锁式扎带、插销式扎带、重拉力扎带等等。扎带采用UL认可之尼龙-66料制成,防火等级94V-2,耐酸、腐蚀、绝缘性良好、不易老化、重量轻、安全无毒、承受力强。操作温度为零下40到90度。进一步细说,为了便于车间操作,上电工装采用单向导通。进一步细说,为了便于正负极导线与正负极柱的连接,手持部1和导电部2之间可拆卸连接,当正负极导线损坏时,将手持部1和导电部2拆开即可实现对正负极导线的维修。进一步细说,手持部1和导电部2之间通过多个螺栓11连接,使得上导电部之间连接较为紧固。本技术通过各方面的有效设计,保证上电使用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有效解决不上电、断电的问题,且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有利于批量生产。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仪表快速上电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1)、导电部(2)、正极导线及负极导线,所述导电部(2)上设有正极柱(3)和负极柱(4),所述正极柱(3)用于与电源盒正极导通,所述负极柱(4)用于与电源盒负极接触且和负极导线电连接,所述正极柱(3)直径小于电源盒正极端弹簧开口直径,所述正极柱(3)与电源盒正极接触端呈圆角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仪表快速上电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1)、导电部(2)、正极导线及负极导线,所述导电部(2)上设有正极柱(3)和负极柱(4),所述正极柱(3)用于与电源盒正极导通,所述负极柱(4)用于与电源盒负极接触且和负极导线电连接,所述正极柱(3)直径小于电源盒正极端弹簧开口直径,所述正极柱(3)与电源盒正极接触端呈圆角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仪表快速上电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柱(3)的水平安装高度高于负极柱(4)的安装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仪表快速上电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2)上设有用于限制上电工装晃动的限位部(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仪表快速上电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5)下方设有安装弧面(6)。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仪表快速上电工装,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益增,
申请(专利权)人:金卡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