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家生专利>正文

立式复燃焚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117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燃烧室3内设有火烘环形烟道40,在环形烟道的上部设焚烧室90,在炉体1内上部设有空气换热室5及供风口管,供风装置将高热风供给各燃烧区域提高燃烧温度,焚烧室90排出的黑烟和臭气在经过环形烟道40时,被环形烟道40内的高温再次加热,而进行复燃燃烧,从而消除烟气中的黑烟和臭气。其结构简单,制造简便,节省能耗。(*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生活、医务及工业垃圾焚烧炉。在已有技术中用于焚烧垃圾的焚烧炉有很多种,有较大型的移动炉排的卧式焚烧炉,也有各种结构的中小型的立式焚烧炉。中小型立式焚烧炉有上下设置的两个燃烧室,如CN91221875、CN92242861专利公开的焚烧炉,其在两个燃烧室中均设有喷油燃烧器,如CN92202436、CN94238641、CN95209338、CN95223921专利公开的焚烧炉,其在上燃烧室中即烟气燃烧室中设有喷油燃烧器,这些已有技术都是用喷油燃烧来消除烟尘废气。CN91201336专利公开了一种燃煤立式焚烧装置,其包括有上下设置的两个燃烧室和一个沉渣室,并附设强制旋流燃烧,引射烟气装置和多次废气燃烧装置以及在炉体上部烟道管上的换热器构成。现有技术结构构成各异,各有其自己的特点与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简便,成本低,使用效果好的立式焚烧炉。本技术包括有炉体、在炉体内上下设置的两个燃烧室、供风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炉体由立式炉体1构成,在该炉体1内的下部设置燃烧炉排2和燃烧室3,在燃烧室3的上部环侧面设有由环套4构成的环形烟道40,在环形烟道40的环套4上端面上设置有内环套6、外环套8、上顶盖7,在内环套6内腔的下端部设有炉排9,炉排9的上部内环套6的内腔为焚烧室90,在焚烧室90的上部侧壁上即内环套6上部侧壁上开设有排烟口60,在环形烟道40的环套4的一侧上端面上开设有进烟口41,在另一侧上端面上开设有出烟口42,在上顶盖7上与环形烟道40的出烟口42对应相通开设有出烟口70,在炉体1内上部设有由上下横隔板11、12,形成空气换热腔5,在换热腔5内、上下横隔板11、12间连接设有烟气换热管10,对应换热腔5在炉体1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14和鼓风机13,在炉体1的另一侧上开设有出风管道18,与出风管道18通连在炉排2下部、燃烧室3上部侧壁上、环形烟道40进烟口41上部即外环套8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供风口15、35、65。环套4、内环套6、外环套8、上顶盖7由耐火混凝土或耐火砖制成。本技术在燃烧室3的炉排2上放入燃烧煤进行燃烧,在焚烧室90的炉排9上放入被焚烧垃圾进行焚烧,烟气经焚烧室90上部的出烟口即内环套6上部侧壁上的排烟口60排出,进入内环套6与外环套8间的进烟腔61内,向下经进烟口41进入环形烟道40内,烟气在环形烟道40内环行后从另一侧的排烟口42、内环套6与外环套8间的出烟腔62、上顶盖7的出烟口70、上顶盖7与下横隔板11间的热烟室71、换热烟管10、炉体排烟口19排出炉外。本技术由于环形烟道40的环套4在燃烧室3内,环套4被燃烧室3内火焰和高温加热成红热状态,使环形烟道40内温度很高,由焚烧室90排出的黑烟和臭气在经过环形烟道40时,被环形烟道40内的高温再次加热,而进行复燃燃烧,从而消除烟气中的黑烟和臭气。供风系统将高热风供给燃烧区域加氧助燃,可进一步帮助提高燃烧温度和助燃消除黑烟。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简便,生产成本低,消除黑烟和臭气效果好,并且节省能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图4是图1的C-C剖视图。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包括有炉体、在炉体内上下设置的两个燃烧室、供风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炉体由立式炉体1构成,在该炉体1内的下部设置燃烧炉排2和燃烧室3,在燃烧室3上部的环侧面设有由环套4构成的火烘环形烟道40,在环套4烟道上端部设置有内环套6、外环套8、内环套6和外环套8的上顶盖7,在内环套6内腔的下端部设有炉排9,形成焚烧室90,在焚烧室90的上部侧壁上,即在内环套6的上部侧壁上开设有排烟口60,在环形烟道40中设有竖壁45,其将环形烟道40隔断,在环形烟道40的一侧、环套4上端壁面上开设有进烟口41,在另一侧的上端壁面上开设有出烟口42,在上顶盖7上开设有与环形烟道40的出烟口42相通的出烟口70,在炉体1上对应焚烧室90和燃烧室2分别开设有炉门20、92,在上顶盖7的上部炉体1内设有上下横隔板11、12,上下横隔板11、12间形成空气换热腔5,在换热腔5内上下横隔板11、12间设有烟气换热管10,对应换热腔5在炉体1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14和鼓风机13,在另一侧上开设有出风口供风管道18,与供风管道18通连,在炉排2下部、燃烧室3侧壁上、环形烟道40进烟口41上部即内环套6与外环套8间的进烟腔61侧壁上可分别开设有供风口15、35、65;环套4、内环套6、外环套8、上顶盖7由耐火混凝土或耐火砖制成。权利要求1.一种立式复燃焚烧炉,包括有炉体、在炉体内上下设置的两个燃烧室、供风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炉体由立式炉体(1)构成,在该炉体(1)内的下部设置燃烧炉排(2)和燃烧室(3),在燃烧室(3)上部的环侧面设有由环套(4)构成的火烘环形烟道(40),在环套(4)烟道上端部设置有内环套(6)、外环套(8)、内环套(6)和外环套(8)的上顶盖(7),在内环套(6)内腔的下端部设有炉排(9),形成焚烧室(90),在内环套(6)的上部侧壁上开设有排烟口(60),在环形烟道(40)中设有竖壁(45),其将环形烟道(40)隔断,在环形烟道(40)的一侧、环套(4)上端壁面上开设有进烟口(41),在另一侧的上端壁面上开设有出烟口(42),在上顶盖7上开设有与环形烟道(40)的出烟口(42)相通的出烟口(70),在炉体(1)上对应焚烧室(90)和燃烧室(2)分别开设有炉门(20、92),在炉体(1)内的上部设有上、下横隔板(11、12),上、下横隔板(11、12)间形成空气换热腔(5),在换热腔(5)内上、下横隔板(11、12)间设有烟气换热管(10),对应换热腔(5)在炉体(1)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14)和鼓风机(13),在另一侧上开设有出风口供风管道(18),与供风管道(18)通连,在炉排(2)下部、燃烧室(3)侧壁上、环形烟道(40)进烟口(41)上部的进烟腔(61)侧壁上可分别开设有供风口(15、35、65);环套(4)、内环套(6)、外环套(8)、上顶盖(7)由耐火混凝土或耐火砖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在燃烧室3内设有火烘环形烟道40,在环形烟道的上部设焚烧室90,在炉体1内上部设有空气换热室5及供风口管,供风装置将高热风供给各燃烧区域提高燃烧温度,焚烧室90排出的黑烟和臭气在经过环形烟道40时,被环形烟道40内的高温再次加热,而进行复燃燃烧,从而消除烟气中的黑烟和臭气。其结构简单,制造简便,节省能耗。文档编号F23G5/24GK2357223SQ9823944公开日2000年1月5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19日专利技术者钟家生 申请人:钟家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复燃焚烧炉,包括有炉体、在炉体内上下设置的两个燃烧室、供风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炉体由立式炉体(1)构成,在该炉体(1)内的下部设置燃烧炉排(2)和燃烧室(3),在燃烧室(3)上部的环侧面设有由环套(4)构成的火烘环形烟道(40),在环套(4)烟道上端部设置有内环套(6)、外环套(8)、内环套(6)和外环套(8)的上顶盖(7),在内环套(6)内腔的下端部设有炉排(9),形成焚烧室(90),在内环套(6)的上部侧壁上开设有排烟口(60),在环形烟道(40)中设有竖壁(45),其将环形烟道(40)隔断,在环形烟道(40)的一侧、环套(4)上端壁面上开设有进烟口(41),在另一侧的上端壁面上开设有出烟口(42),在上顶盖7上开设有与环形烟道(40)的出烟口(42)相通的出烟口(70),在炉体(1)上对应焚烧室(90)和燃烧室(2)分别开设有炉门(20、92),在炉体(1)内的上部设有上、下横隔板(11、12),上、下横隔板(11、12)间形成空气换热腔(5),在换热腔(5)内上、下横隔板(11、12)间设有烟气换热管(10),对应换热腔(5)在炉体(1)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14)和鼓风机(13),在另一侧上开设有出风口供风口供风管道(18),与供风管道(18)通连,在炉排(2)下部、燃烧室(3)侧壁上、环形烟道(40)进烟口(41)上部的进烟腔(61)侧壁上可分别开设有供风口(15、35、65);环套(4)、内环套(6)、外环套(8)、上顶盖(7)由耐火混凝土或耐火砖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家生
申请(专利权)人:钟家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