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锅炉厂专利>正文

反烧式垃圾焚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3635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反烧式垃圾焚化炉,其结构特征如下:在炉体内壁与环形烟道之间设置有环形水冷夹层,由环形烟道内壁构成的炉体内腔的上部为料仓,下部为喇叭形反烧式燃烧器,燃烧器外壁与环形烟道内壁共同构成一环形冷却风仓,冷却风仓通过进风道与风源相通,与烟道相通的灰仓设置在燃烧器的下部;喇叭形反烧式燃烧器的壳体上均布有进风孔,炉箅设置在燃烧器的锥口处,在炉箅以下的燃烧室内装填有由高温耐火材料制作而成的多孔隙充填物。(*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焚烧垃圾的焚化炉,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反烧式垃圾焚化炉。垃圾污染已成为一大公害,这一问题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就显得尤为突出。目前国内外多采用掩埋或焚烧的方式对垃圾进行处理。现有的一些小型焚烧炉由于其结构不尽合理,不能使垃圾完全燃烧,易导致二次污染,而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也有一些焚烧炉虽能够使垃圾充分燃烧,但因其一是结构复杂,二是燃烧时需有辅助设备助燃,致使运行费用的增高,而得不到推广应用。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不需辅助设备即可使垃圾充分燃烧的,且不存在二次污染的,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安全、可靠,并可为用户提供蒸汽或热水的反烧式垃圾焚化炉。本技术的目的可采用以下措施来实现本技术反烧式垃圾焚化炉的结构特征如下在炉体内壁与环形烟道之间设置有环形水冷夹层,由环形烟道内壁构成的炉体内腔的上部为料仓,下部为喇叭形反烧式燃烧器,燃烧器外壁与环形烟道内壁共同构成一环形冷却风仓,冷却风仓通过进风道与风源相通,与烟道相通的灰仓设置在燃烧器的下部;喇叭形反烧式燃烧器的壳体上布有进风孔,炉箅设置在燃烧器的锥口处,在炉算以下的燃烧室内装填有由高温耐火材料制作而成的多孔隙充填物,其炉箅以上的锥口段为引燃区,其下部的筒形段为氧化燃尽区。为使垃圾能够在反烧式燃烧器中处于最佳燃烧状态,经实验证明,引燃区的进风量与氧化燃尽区进风量之比最好为1∶2,为实现这一配比,本技术中采取了以下方案来实现,即,使开设在喇叭形反烧式燃烧器上部锥口段上进风孔的面积之和是位于其下部筒形段上进风孔面积之和的二分之一;具体说开设在喇叭形反烧式燃烧器上部锥口段上进风孔和下部筒形段上进风孔的孔径相等,筒形段上进风孔的数量是锥口段上进风孔数量的两倍。当然也可采用其它的方法来实现二比一的进风配比量。为得到较好的保温效果,在炉体的内、外壁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与环形烟道相通的烟囱设置在炉体的顶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不需任何辅助设备即可使垃圾充分燃烧,且不存在二次污染的,结构筒单合理,使用安全、可靠,并可为用户提供蒸汽或热水。附图为本技术结构的主视图。本技术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作以详细的描述如图所示,在带有保温隔热夹层的炉体(3)内壁与环形烟道(5)之间设置有具有降温冷却作用,并可为用户提供蒸汽或热水的环形水冷夹层(4);由环形烟道内(5)壁构成的炉体内腔的上部为料仓,料仓上设置有加料门(12),下部为喇叭形反烧式燃烧器(7),喇叭形反烧式燃烧器的壳体上均布有孔径相同的进风孔,其下部筒形段上进风孔的数量是上部锥口段上进风孔数量的两倍,炉箅(6)设置在燃烧器的锥口处,在炉算以下的燃烧室内装填有由高温耐火材料制作而成的多孔隙充填物(g),其炉箅(6)以上的锥口段为引燃区,其下部的筒形段为氧化燃尽区;燃烧器外壁与环形烟道内璧共同构成一环形冷却风仓,冷却风仓通过进风道与风机(8)相连接,与烟道相通的灰仓设置在燃烧器底部设置的飞灰过滤器(10)的下部,炉体上安装有与灰仓相通的清灰门(11),清灰门(11)上设置有火焰观察窗;与环形烟道相通的烟囱(1)设置在炉体的顶部;炉体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起吊的起吊环(2)。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将点燃后的引燃物从加科门投入料仓底部燃烧器的引燃区,再将垃圾(可燃性垃圾)加入料仓中,关闭加料门后启动风机送风,此时只要控制适当的风量即可实现控制引燃区的燃烧速度,经引燃区燃烧后形成的可燃性烟气中所含有的大量一氧化碳、碳黑粒子以及其它物质经炉箅向下进入氧化燃尽区内,在由多孔隙充填物组成的高温燃尽区内进行二次燃烧。经充分氧化尽燃后形成的高温烟气向下通过灰仓后经由环形烟道向上排出,同时将烟气中所携带的热量经环形水冷夹层传递夹层内的工质(水),使之生成蒸汽或热水,而高温烟气则经由工质吸热降温后形成200~300℃的低温烟气通过烟囱排入大气。燃烧器颗体的降温是通过风机所提供的冷风来实现的。权利要求1.一种反烧式垃圾焚化炉,其特征在于在炉体(3)内壁与环形烟道(5)之间设置有环形水冷夹层(4),由环形烟道(5)内壁构成的炉体内腔的上部为料仓,下部为喇叭形反烧式燃烧器(7),燃烧器外壁(7)与环形烟道(5)内壁共同构成一环形冷却风仓,冷却风仓通过进风道与风源(8)相通,与烟道(5)相通的灰仓设置在燃烧器(7)的下部;喇叭形反烧式燃烧器(7)的壳体上布有进风孔,炉算(6)设置在燃烧器的锥口处,在炉箅(6)以下的燃烧室内装填有由高温耐火材料制作而成的多孔隙充填物(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烧式垃圾焚化炉,其特征在于开设在喇叭形反烧式燃烧器(7)上部锥口段上进风孔的面积之和是位于其下部筒形段上进风孔面积之和的二分之一。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烧式垃圾焚化炉,其特征在于开设在喇叭形反烧式燃烧器(7)上部锥口段上进风孔和下部筒形段上进风孔的孔径相等,筒形段上进风孔的数量是锥口段上进风孔数量的两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烧式垃圾焚化炉,其特征在于炉体(3)的内、外壁之间为保温材料充填层,与环形烟道相通的烟囱(1)设置在炉体的顶部。专利摘要一种反烧式垃圾焚化炉,其结构特征如下在炉体内壁与环形烟道之间设置有环形水冷夹层,由环形烟道内壁构成的炉体内腔的上部为料仓,下部为喇叭形反烧式燃烧器,燃烧器外壁与环形烟道内壁共同构成一环形冷却风仓,冷却风仓通过进风道与风源相通,与烟道相通的灰仓设置在燃烧器的下部;喇叭形反烧式燃烧器的壳体上均布有进风孔,炉箅设置在燃烧器的锥口处,在炉箅以下的燃烧室内装填有由高温耐火材料制作而成的多孔隙充填物。文档编号F23G5/24GK2232107SQ95219709公开日1996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1995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1995年8月12日专利技术者董建新 申请人:郑州锅炉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烧式垃圾焚化炉,其特征在于:在炉体(3)内壁与环形烟道(5)之间设置有环形水冷夹层(4),由环形烟道(5)内壁构成的炉体内腔的上部为料仓,下部为喇叭形反烧式燃烧器(7),燃烧器外壁(7)与环形烟道(5)内壁共同构成一环形冷却风仓,冷却风仓通过进风道与风源(8)相通,与烟道(5)相通的灰仓设置在燃烧器(7)的下部;喇叭形反烧式燃烧器(7)的壳体上布有进风孔,炉箅(6)设置在燃烧器的锥口处,在炉箅(6)以下的燃烧室内装填有由高温耐火材料制作而成的多孔隙充填物(9)。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锅炉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