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锅炉厂专利>正文

水冷振动炉排锅炉防炉排漏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822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水冷振动炉排锅炉的防炉排漏煤机构,由穿过炉排的送风装置和风向变向装置组成,风向变向装置仅具有水平的或斜向下的与炉排上方空间相通的风道。这种结构方式可有效地克服炉排振动时的漏煤现象,从而可开发出煤种适应性较广的且煤可以在炉排上以抛掷运动方式向前行走的新型水冷振动炉排锅炉。(*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在水冷振动炉排锅炉的炉排振动时防止炉排漏煤的机构。振动炉排锅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燃烧效率高,是一种很好的层燃方式锅炉。但是,由于很多技术难关未突破,虽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期间我国有几十家锅炉厂制造生产这种锅炉,但很快全部不再制造生产此种锅炉,致使振动炉排锅炉目前在我国已基本绝迹了。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在炉排上开有为炉排上方送风的送风孔缝,在炉排振动时,炉排犹如振动筛一样,漏煤严重。世界上振动炉排锅炉技术最先进的是西德斯坦缪勒公司,他们采用的虽然依然是在炉排鳍片管的鳍片上开纵向通气缝的方式,但燃用的是粒径为6~30毫米的大颗粒商品煤,漏煤问题不大。然而,他们的这种锅炉对我国粒径1毫米以下占50%左右的原煤是不适用的。在引进西德斯坦缪勒公司振动炉排技术的谈判过程中,斯坦缪勒公司在对我国煤样进行了工业分析以后,在1986年12月4日给我国的电传中称“……由于细屑多,漏煤增加,从而热效率降低是肯定的,我们也不能设计一种特殊的锅炉来适应这种煤的燃烧。”从而明确表示了无能为力的态度。此外,为了降低漏煤率,目前国内外的振动炉排锅炉中,煤沿炉排面的运动状态基本上都是滑移方式。煤的这种运动方式虽然能使漏煤率相对地降低,但由于起不到拔火的作用,不能充分地发挥振动炉排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振动炉排的自动拔火作用,就需要使煤在炉排上以抛掷运动的方式向前行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在水冷振动炉排锅炉的炉排振动时能有效地防止炉排漏煤的机构,从而开发出煤种适应性较广的且煤可以在炉排上以抛掷运动方式向前行走的新型水冷振动炉排锅炉。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这种水冷振动炉排锅炉防漏煤机构是由穿过炉排的送风装置和风向变向装置组成的,风向变向装置仅具有水平的或斜向下的与炉排上方空间相通的风道。这种结构方式便可较好地完成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任务。附图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两个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正视剖视图。图2为实施例1的侧视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2的正视剖视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部描述。如图,实施例1中,穿过炉排的送风装置为垂直穿过炉排鳍片管(1)并与其固接在一起的送风管(2),风向变向装置为装置在送风管(2)上方的弧形盖板(3),该弧形盖板的前后两端固接在炉排鳍片管(1)上,中部悬空与水冷鳍片管(1)之间自然形成斜向下的弧形风道;实施例2中,穿过炉排的送风装置为垂直穿过炉排鳍片管(1)并与其固接在一起的上端封闭的送风管(4),风向变向装置为固接在送风管(4)上部的圆柱形或六角形风帽(5),该风帽四周开有与送风管(4)送风孔相通的水平风道。这两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有一个共同优点,即送风装置与风向变向装置均与炉排鳍片管固接,由于在锅炉工作时炉排鳍片管中始终有炉水在循环,故不会使送风装置和风向变向装置因过热而损坏,可大大延长机构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实施方案。例如,可以在炉排鳍片管的鳍片上直接开送风孔或送风缝作为送风装置,再配以适当形式的风向变向装置等等。由上述可知,采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这种水冷振动炉排锅炉防炉排漏煤机构,可在炉排振动时有效地克服漏煤现象,从而达到本专利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水冷振动炉排锅炉防炉排漏煤机构,其特征在于由穿过炉排的送风装置和风向变向装置组成,风向变向装置仅具有水平的或斜向下的与炉排上方空间嗤ǖ姆绲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振动炉排锅炉防炉排漏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送风装置为垂直穿过炉排鳍片管(1)并与其固接在一起的送风管(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振动炉排锅炉防炉排漏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风向变向装置为装置在送风管(1)上方的弧形盖板(3),该弧形盖板的前后两端固接在炉排鳍片管(1)上,中部悬空与炉排鳍片管(1)之间自然形成斜向下的弧形风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振动炉排锅炉防炉排漏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送风装置为垂直穿过炉排鳍片管(1)并与其固接在一起的上端封闭的送风管(4),所说的风向变向装置为固接在送风管(4)上部的圆柱形或六角形风帽(5),该风帽四周开有与送风管(4)送风孔相通的水平风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振动炉排锅炉防炉排漏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送风装置为开在炉排鳍片管(1)鳍片上的送风孔缝。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水冷振动炉排锅炉的防炉排漏煤机构,由穿过炉排的送风装置和风向变向装置组成,风向变向装置仅具有水平的或斜向下的与炉排上方空间相通的风道。这种结构方式可有效地克服炉排振动时的漏煤现象,从而可开发出煤种适应性较广的且煤可以在炉排上以抛掷运动方式向前行走的新型水冷振动炉排锅炉。文档编号F23H11/10GK1034797SQ8810010公开日1989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1988年1月4日 优先权日1988年1月4日专利技术者康宪文 申请人:郑州锅炉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冷振动炉排锅炉防炉排漏煤机构,其特征在于由穿过炉排的送风装置和风向变向装置组成,风向变向装置仅具有水平的或斜向下的与炉排上方空间相通的风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宪文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锅炉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