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1965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均为方形,上模的底壁与下模的顶壁相互贴合,上模与下模之间形成模腔;上模的外侧壁设置有上卡紧槽,下模的外侧壁设置有下卡紧槽,下卡紧槽和上卡紧槽沿上模和下模的贴合面对称设置;上卡紧槽与下卡紧槽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可插设至上卡紧槽内的上卡紧块、可插设至下卡紧槽内的下卡紧块,固定设置在上卡紧块底壁上的螺杆和转动设置在上卡紧块顶壁的套筒,套筒的内侧壁与螺杆外侧壁螺纹连接;达到了便于工作人员快速对上模和下模之间进行拆装,同时减少制作成本的优势。

An injection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塑料是采用塑料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生活用品、工业用品的统称。注塑模具,是注塑加工工业中和注塑成型机配套,赋予注塑制品以完整构型和精确尺寸的工具。现有授权公开号为CN105235151B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上模、下模,所述上模、下模均为圆柱形,上模的底部外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凸块,所述下模的顶部外侧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多个第一凸块对应的第二凸块,所述多个第一凸块与多个第二凸块之间通过固定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栓的一端设置有锁紧螺母;通过螺栓配合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进行上模和下模之间的紧密连接,使得上模与下模能够很稳定的配合接触在一起,二者之间相互卡紧。但是,通过螺栓相互固定,需要借助外界工具,工作人员对模具拆装较为繁琐,同时制作成本较高,因此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其具有便于工作人员快速对上模和下模之间进行拆装,同时减少制作成本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均为方形,所述上模的底壁与所述下模的顶壁相互贴合,所述上模与下模之间形成模腔;所述上模的外侧壁设置有上卡紧槽,所述上卡紧槽的长度方向沿上模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设置,所述下模的外侧壁设置有下卡紧槽,所述下卡紧槽和上卡紧槽沿上模和下模的贴合面对称设置;所述上卡紧槽与下卡紧槽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可插设至上卡紧槽内的上卡紧块、可插设至下卡紧槽内的下卡紧块,固定设置在上卡紧块底壁上的螺杆和转动设置在上卡紧块顶壁的套筒,所述套筒可沿其轴心方向进行转动,所述套筒的内侧壁与螺杆外侧壁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上卡紧块和下卡紧块分别插设进上卡紧槽和下卡紧槽内,工作人员握持套筒并转动套筒,使套筒在螺杆的外侧壁滑动,此时上卡紧块与上卡紧槽的内壁相抵,下卡紧块与下卡紧槽的内壁相抵,从而实现上模与下模之间的快速固定,上模与下模之间不易相互运动,需要拆卸上模时,转动套筒,再拉动套筒,对连接组件进行拆卸,可以实现模具的快速分离,操作方便快捷;同时拆卸下来的连接组件可以用于其他模具的连接中,大大减少了制作成本。进一步地,所述上卡紧槽和下卡紧槽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分别对称设置在上模和下模的外侧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模与下模之间的稳定性更好,在对模具进行振动时不容易发生位移,内部注入的注塑液体能够更好的成型。进一步地,所述上卡紧块以及下卡紧块远离螺杆的一端均为弧形状,所述套筒的外侧壁一体成型设置有若干个凸纹,所述凸纹的长度方向沿套筒的长度方向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上卡紧块和下卡紧块进行插设,进一步提高了安装速度;凸纹增大了人手与套筒外侧壁之间的摩擦力便于工作人员对套筒进行转动。进一步地,所述下模的顶壁上且位于其四个顶角处设置有定位杆,所述上模的底壁上开设有供定位杆进行插设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杆的外侧壁与定位孔的内侧壁相互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上模进行安装时,将定位杆快速插设进定位孔内,实现上模和下模之间的快速配合,避免上模和下模之间发生横向移动,有利于保护模具。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杆的顶壁设置有弧形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面对定位杆起到了导向作用,便于将定位杆插设进定位孔内,进一步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进一步地,所述模腔的底壁开设有滑移槽,所述滑移槽内滑移设置有顶针,所述顶针的外侧壁与滑移槽的内侧壁相互贴合,所述下模的外侧壁开设有与滑移槽相互连通的顶槽,所述顶针的顶壁与模腔的底壁相互齐平,所述顶针的底壁与顶槽内侧壁相互贴合,所述顶槽内滑移设置有顶板,所述顶针的外侧壁且位于其底部设置有倾斜的导向面,所述顶板的端壁可与导向面相互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成型的塑料板进行卸料时,通过人力或油缸驱动顶板在钉孔内进行滑移,将顶板的端壁与顶针上的导向面相互贴合,使顶针可在钉板的端壁上进行滑移,从而带动顶针在滑移槽内进行滑移,顶针与模腔内成型的塑料板相抵,实现在无需对下模进行翻转的情况下,对模腔内成型的塑料板快速卸料,进一步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进一步地,所述滑移槽设置有若干个且等距设置在模腔的底壁上,若干个所述滑移槽位于与顶槽长度方向相互垂直的同一平面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一些较大较重的塑料板进行卸料时,顶针的作用效果更佳。进一步地,所述滑移槽的内侧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顶针的外侧壁设置有可在滑移槽内滑移并与限位槽内壁相抵的限位块,所述顶针的外侧壁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块的顶壁和限位槽的内壁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塑料板卸料完成后,滑动顶板,使顶板与顶针相脱离,此时复位弹簧驱使,顶针在滑移槽内向顶槽方向进行滑移,最终顶针的顶壁与模腔的底壁相互齐平,从而实现了对顶针的快速复位。进一步地,所述上模的顶部开设有与模腔相连通的注塑孔,所述注塑孔为阶梯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塑液体通过注塑孔流入模腔内的过程中,减少了注塑液体的流动长度,注塑液体可以更快的进入模腔内,最终成型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注塑模具的剖视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4为用于体现实施列中模腔的俯视图。图中:1、上模;11、上卡紧槽;2、下模;21、下卡紧槽;3、模腔;4、连接组件;41、上卡紧块;42、下卡紧块;43、螺杆;44、套筒;441、凸纹;5、定位杆;51、定位孔;511、弧形面;6、滑移槽;61、顶针;611、导向面;7、顶槽;71、顶板;8、限位槽;81、限位块;82、复位弹簧;9、注塑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注塑模具,参照图1,其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和下模2均为方形,上模1的底壁与下模2的顶壁相互贴合,上模1与下模2之间形成模腔3;模腔3的形状可以根据具体的注塑成品的形状进行设置,可以时圆柱形、也可以是长方体形以及其他异形形状。参照图1和图2,下模2的顶壁上且位于其四个顶角处固定设置有定位杆5,下模2的底壁上开设有供定位杆5进行插设的定位孔51,定位杆5的外侧壁与定位孔51的内侧壁相互贴合,在对上模1进行安装时,将定位杆5快速插设进定位孔51内,实现上模1和下模2之间的快速配合,避免上模1和下模2之间发生横向移动;定位杆5的顶壁设置有弧形面511,弧形面511对定位杆5起到了导向作用,便于将定位杆5插设进定位孔51内,进一步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参照图1和图2,上模1的外侧壁设置有上卡紧槽11,上卡紧槽11的长度方向沿上模1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设置,下模2的外侧壁设置有下卡紧槽21,下卡紧槽21和上卡紧槽11沿上模1和下模2的贴合面对称设置,上卡紧槽11和下卡紧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和下模(2)均为方形,所述上模(1)的底壁与所述下模(2)的顶壁相互贴合,所述上模(1)与下模(2)之间形成模腔(3);所述上模(1)的外侧壁设置有上卡紧槽(11),所述上卡紧槽(11)的长度方向沿上模(1)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设置,所述下模(2)的外侧壁设置有下卡紧槽(21),所述下卡紧槽(21)和上卡紧槽(11)沿上模(1)和下模(2)的贴合面对称设置;所述上卡紧槽(11)与下卡紧槽(21)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4),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可插设至上卡紧槽(11)内的上卡紧块(41)、可插设至下卡紧槽(21)内的下卡紧块(42),固定设置在上卡紧块(41)底壁上的螺杆(43)和转动设置在上卡紧块(41)顶壁的套筒(44),所述套筒(44)可沿其轴心方向进行转动,所述套筒(44)的内侧壁与螺杆(43)外侧壁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和下模(2)均为方形,所述上模(1)的底壁与所述下模(2)的顶壁相互贴合,所述上模(1)与下模(2)之间形成模腔(3);所述上模(1)的外侧壁设置有上卡紧槽(11),所述上卡紧槽(11)的长度方向沿上模(1)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设置,所述下模(2)的外侧壁设置有下卡紧槽(21),所述下卡紧槽(21)和上卡紧槽(11)沿上模(1)和下模(2)的贴合面对称设置;所述上卡紧槽(11)与下卡紧槽(21)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4),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可插设至上卡紧槽(11)内的上卡紧块(41)、可插设至下卡紧槽(21)内的下卡紧块(42),固定设置在上卡紧块(41)底壁上的螺杆(43)和转动设置在上卡紧块(41)顶壁的套筒(44),所述套筒(44)可沿其轴心方向进行转动,所述套筒(44)的内侧壁与螺杆(43)外侧壁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紧槽(11)和下卡紧槽(2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分别对称设置在上模(1)和下模(2)的外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紧块(41)以及下卡紧块(42)远离螺杆(43)的一端均为弧形状,所述套筒(44)的外侧壁一体成型设置有若干个凸纹(441),所述凸纹(441)的长度方向沿套筒(44)的长度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的顶壁上且位于其四个顶角处设置有定位杆(5),所述上模(1)的底壁上开设有供定位杆(5)进行插设的定位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科聚精密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