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祖辉专利>正文

燃油喷油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1125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油喷油嘴,其特征在于:(1)喷油嘴外围设有燃油汽化喷气道,(2)燃油汽化喷气道外围设有助燃空气进气道。它在工作时有利于燃油汽化并与助燃空气混合形成较佳混合比的可燃气体,从而使燃油能充分燃烧。该产品特别适合以重油、柴油作为燃料的燃烧炉及隧道窑使用。(*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实新型涉及一种燃油喷油嘴。已有的安设在炉体侧壁上的燃油喷油嘴,通常设有进油道和助燃空气进气道。存在的主要缺点是燃油进入炉体时雾化不良,因此不能完全燃烧而污染空气。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燃油喷油嘴,它有利于燃油的汽化和充分燃烧。本技术的构造特点是(1)喷油嘴外围设有燃油汽化喷气道,(2)燃油汽化喷气道外围设有助燃空气进气道。所述的燃油汽化喷气道可以是螺旋风喷气道或也可以是沿一圆柱径向表面均匀分布的若干条螺纹形喷气道。本技术由于在喷油嘴外围设有燃油汽化喷气道,因此当燃油伴随着少量疾速喷入的(具有较大压力的)汽化气流进入炉体后,立即被汽化并与经助燃空气进气道进入炉体内的助燃空气形成较佳混合比的可燃气体,从而实现充分燃烧之目的。下而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予以具体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构造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中心油管前端部构造示意图。图4是图3的左视图。参照附图,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喷油嘴,设于喷油嘴外围的锥形燃油汽化喷气罩1和锥形助燃空气进气罩2,其特征在于(1)喷油嘴由体内具有进油道3前端部具有喷油孔4的中心油管5构成,中心油管前部呈锥形,其前端部经凸出的短圆柱6径向表面与其外围的锥形燃油汽化喷气罩前端通孔7的内壁紧密配合,所述的短圆柱6径向表面沿圆周均匀分布有若干条螺纹形喷气沟道8,锥形燃油汽化喷气罩1外围设有锥形助燃空气进气罩2。上述的锥形燃油汽化喷气罩与锥形助燃空气进气罩之间设有助燃空气进气量调节管9,助燃空气进气量调节管经其后侧外缘的外螺纹10与锥形助燃空气进气罩的后侧部上的内螺纹相联接,助燃空气进气量调节管的上端具有伸出体外的手轮11,助燃空气进气量调节管的前端口可与锥形助燃空气进气罩的前端口内边缘相接触以封闭助燃空气进气道。中心油管的进油道内穿设有可伸缩的防堵塞油杆12,防堵塞油杆前端设有可穿过中心油管前端喷油孔的细杆13,防堵塞油杆的后端穿过中心油管后部上的油封装置而位于中心油管后侧。所述的油封装置由套在防堵塞油杆上且与中心油管后腔壁上的内螺纹相联接的螺塞14和套在防堵塞油杆上且位于螺塞端面和中心油管后腔环形阶面之间的油封片15构成。当需要调整助燃空气进气量时,用户可旋转手轮11使助燃空气进气量调节管上行或下行,以加大或减小助燃空气进气量调节管的前端口与锥形助燃空气进气罩的前端口之间的间隙。当需要清除中心油管前端喷油孔处的结渣或积碳时,用户可前后抽动防堵塞油杆。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向后抽动防堵塞油杆12使其前端的细杆13脱离喷油孔以确保油道畅通;接着,具有较大压力的少量气流经进气导管16,锥形燃油汽化喷气罩1和中心油管前端部上的螺纹形喷气沟道8喷入形成螺旋风(产生真空),从而使经燃油进口17,中心油管的进油道3和喷油孔4喷入的燃油汽化并与经锥形助燃空气进气罩2进入的助燃空气混合形成具有较佳混合比的可燃气体,以便燃烧。本技术构思新颖,设计合理,节能效果好,特别适合以重油、柴油作为燃料的燃烧炉及隧道窑使用,其市场前景可观。权利要求1.一种燃油喷油嘴,其特征在于(1)喷油嘴外围设有燃油汽化喷气道,(2)燃油汽化喷气道外围设有助燃空气进气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喷油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油汽化喷气道为螺旋风喷气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喷油嘴,其特征在于燃油汽化喷气道为沿一圆柱径向表面均匀分布的若干条螺纹形喷气道。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燃油喷油嘴,其特征在于喷油嘴由体内具有进油道前端部具有喷油孔的中心油管构成,中心油管前部呈锥形,其前端部经凸出的短圆柱径向表面与其外围的锥形燃油汽化喷气罩前端通孔的内壁紧密配合,所述的短圆柱径向表面沿圆周均匀分布有若干条螺纹形喷气沟道,锥形燃油汽化喷气罩外围设有锥形助燃空气进气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油喷油嘴,其特征在于锥形燃油汽化喷气罩与锥形助燃空气进气罩之间设有助燃空气进气量调节管,助燃空气进气量调节管经其后侧外缘的外螺纹与锥形助燃空气进气罩的后侧部上的内螺纹相联接,助燃空气进气量调节管的上端具有伸出体外的手轮,助燃空气进气量调节管的前端口可与锥形助燃空气进气罩的前端口内边缘相接触以封闭助燃空气进气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油喷油嘴,其特征在于中心油管的进油道内穿设有可伸缩的防堵塞油杆,防堵塞油杆前端设有可穿过中心油管前端喷油孔的细杆,防堵塞油杆的后端穿过中心油管后部上的油封装置而位于中心油管后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油喷油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封装置由套在防堵塞油杆上且与中心油管后腔壁上的内螺纹相联接的螺塞和套在防堵塞油杆上且位于螺塞端面和中心油管后腔环形阶面之间的油封片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燃油喷油嘴,其特征在于:(1)喷油嘴外围设有燃油汽化喷气道,(2)燃油汽化喷气道外围设有助燃空气进气道。它在工作时有利于燃油汽化并与助燃空气混合形成较佳混合比的可燃气体,从而使燃油能充分燃烧。该产品特别适合以重油、柴油作为燃料的燃烧炉及隧道窑使用。文档编号F23D11/38GK2492757SQ0125013公开日2002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18日专利技术者陈育芳, 黄祖辉 申请人:黄祖辉, 陈育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油喷油嘴,其特征在于:(1)喷油嘴外围设有燃油汽化喷气道,(2)燃油汽化喷气道外围设有助燃空气进气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育芳黄祖辉
申请(专利权)人:黄祖辉陈育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