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弯曲型流道和宽浇口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1080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有弯曲型流道和宽浇口的注塑模具。现有技术大多采用直流道和细的浇口或者侧浇口,同等条件下,熔体流速更大,熔体进入模仁穴时易发生喷射现象,同时冷料容易被冲入型腔,影响产品质量;熔体易破裂使塑件表面形成波纹状痕迹,影响产品给人的视觉感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含有弯曲型流道和宽浇口的注塑模具。可以起到降低熔体流速,减少熔胶进入模仁穴时发生喷射现象,柔和塑胶给条形产品提供分子或者玻纤取向较为一致的成型,避免冷料冲入型腔或者堵塞浇口的效果,这样,熔胶冷却后内部应力大幅降低同时塑件表面较少出现波纹状痕迹,解决了产品开裂和外部美观的技术问题。

An injection mold with curved runner and wide g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有弯曲型流道和宽浇口的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尤其涉及含有弯曲型流道和宽浇口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对于PC、PS、PMMA等透明材料的注塑产品,由于注塑后产品存在内部应力,在后期使用中随着内部应力的释放,注塑产品经常出现开裂的现象。对注塑产品内应力的处理方式,普遍是进行二次烘烤,提前释放应力,但采用二次烘烤的方式极易对透明玻璃外观件造成划伤、粉尘污染等不良影响。于是考虑对PC透明材料的注塑过程进行改进,来解决注塑产品易出现开裂的问题。注塑时,熔体通过挤嘴中的主流道经过分流道和浇口进入模仁穴,现有技术大多采用直流道和细的浇口或者侧浇口,同等条件下,使用直流道和细的浇口时,熔体流速更大,熔体进入模仁穴时易发生喷射现象,同时熔胶容易被冲入型腔,影响产品质量;熔体由于较高切应力作用,会产生棚舍和欲动等熔体破裂现象,使塑件表面形成波纹状痕迹。使用侧浇口时,条型产品的玻纤或者分子取向是辐射状的,对于PC透明材料而言,影响产品给人的视觉感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含有弯曲型流道和宽浇口的注塑模具。在同等条件下,使用弯曲型分流道和沿熔胶流动方向上截面宽度逐渐变大的浇口并在分流道末端设置冷料井的注塑模具,可以起到降低熔体流速,避免熔胶进入模仁穴时发生喷射现象,柔和塑胶,给条形产品提供分子或者玻纤取向较为一致的成型,避免冷料冲入型腔或者堵塞浇口的效果。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与主流道(1)连接的分流道(2),连通分流道(2)和模仁穴(3)的浇口(4),分流道(2)的轴线为光滑的曲线,所述浇口(4)垂直于熔胶流动方向的截面为浇口截面,所述浇口截面上两点之间距离最长的线段为截面宽度,在沿熔胶流动方向上各个截面的面积大致相等,截面宽度变大,所述分流道(2)末端设置冷料井(5)。使用弯曲状流道和沿熔胶流动方向的截面宽度逐渐变大的浇口并在末端设置冷料井的注塑模具,可以起到降低熔体流速,避免熔胶进入模仁穴时发生喷射现象,柔和塑胶给条形产品提供分子或者玻纤取向较为一致的成型,避免熔胶冲入型腔或者堵塞浇口的效果。经过上述注塑过程,熔胶冷却后内部应力大幅降低同时塑件表面较少出现波纹状痕迹,解决了产品开裂和外部美观的技术问题。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浇口(4)为扇形浇口,浇口(4)为六面体,与模仁穴(3)相交的面沿熔胶流动方向的投影为第一截面(6),与分流道(2)相交的面沿熔胶流动方向的投影为第二截面(7),第一截面(6)与第二截面(7)为面积相等的矩形截面,第一截面(6)的长度与宽度之比相对于第二截面(7)更大。扇形浇口是侧浇口的变体,严格意义上扇形浇口的各个截面面积是相等的,不同就在于它的宽度比侧浇口宽,可以给条形产品提供分子或者玻纤取向较为一致的成型,而侧浇口的玻纤或分子取向是辐射状的。经过上述注塑过程,熔胶冷却后内部应力大幅降低同时塑件表面较少出现波纹状痕迹,解决了产品开裂和外部美观的技术问题。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分流道(2)的轴线为S型。S形流道可以起到降低熔体流速,减少熔体流进模仁穴时发生喷射现象,柔和熔体的作用。经过上述注塑过程,熔胶冷却后内部应力大幅降低同时塑件表面较少出现波纹状痕迹,解决了产品开裂和外部美观的技术问题。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模仁穴(3)为两个,两个模仁穴(3)之间设置一个分流道(2),分流道(2)的两端与相邻的模仁穴(3)之间分别设置一个浇口(4)。该方案有起到注塑充填平衡的作用,对一模两穴注塑模具生产的产品的质量和同一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上述注塑过程,熔胶冷却后内部应力大幅降低同时塑件表面较少出现波纹状痕迹,解决了产品开裂和外部美观的技术问题。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模仁穴(3)的数量为偶数且以列数为2列的矩阵形式排列,每行的两个模仁穴(3)之间设置一个分流道(2),分流道(2)的两端与相邻的模仁穴(3)之间分别设置一个浇口(4)。该方案有起到注塑充填平衡的作用,对一模两穴注塑模具生产的产品的质量和同一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上述注塑过程,熔胶冷却后内部应力大幅降低同时塑件表面较少出现波纹状痕迹,解决了产品开裂和外部美观的技术问题。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模仁穴(3)为一个,模仁穴(3)通过所述浇口(4)连通所述分流道(2),分流道(2)呈字母C型。使用C型分流道可以起到降低熔体流速柔和塑胶,减少熔胶进入模仁穴时发生喷射现象;同时有利于末端设置冷料井,避免冷料冲入型腔或者堵塞浇口。经过上述注塑过程,熔胶冷却后内部应力大幅降低同时塑件同时表面较少出现波纹状痕迹,解决了产品开裂和外部美观的技术问题。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分流道(2)截面为圆形,直径为6-10mm。圆形截面流动阻力小,热量损失小,熔体降温慢,6-10mm的直径,对同样流量的熔体,流动速度最适宜。经过上述注塑过程,熔胶冷却后内部应力大幅降低同时塑件表面较少出现波纹状痕迹,解决了产品开裂和外部美观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含有弯曲型流道和宽浇口的注塑模具主视图的剖面图示意图。图2是主流道、S型流道、扇形浇口和模仁穴的连接关系立体示意图。图3是主流道、S型流道、扇形浇口和模仁穴的连接关系俯视图示意图。图4是S型流道和扇形浇口的连接关系俯视图示意图。图5是扇形浇口立体图示意图。图6是C型分流道与单模仁穴连接关系俯视图示意图。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主流道(1)、分流道(2)、模仁穴(3)、浇口(4)、冷料井(5)、第一截面(6)、第二截面(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实施例1实施例1为本技术的优先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与主流道(1)连接的分流道(2),分流道(2)截面为圆形,直径为6-10mm。如图3所示,浇口(4)连通分流道(2)和模仁穴(3),分流道(2)的轴线为S型,模仁穴(3)为两个,两个模仁穴(3)之间设置一个分流道(2),分流道(2)的两端与相邻的模仁穴(3)之间分别设置一个浇口(4)。如图4所示,分流道(2)末端设置冷料井(5)。如图五所示,浇口(4)为扇形浇口,浇口(4)为六面体,与模仁穴(3)相交的面沿熔胶流动方向的投影为第一截面(6),与分流道(2)相交的面沿熔胶流动方向的投影为第二截面(7),第一截面(6)与第二截面(7)为面积相等的矩形截面,第一截面(6)的长度与宽度之比相对于第二截面(7)更大。熔胶通过主流道(1)流经S型的分流道(2)通过扇形的浇口(4)到达两个模仁穴(3),冷料储存在冷料井(5),完成产品的注塑。实施例2除实施例一中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分流道(2)还可以是C型,一端与主流道(1)连通,另一端与浇口(4)连通,并在分流道(2)尾部设置冷料井(5),浇口(4)连通单模仁穴(3)。...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主流道(1)连接的分流道(2),连通所述分流道(2)和模仁穴(3)的浇口(4),所述分流道(2)的轴线为光滑的曲线,所述浇口(4)垂直于熔胶流动方向的截面为浇口截面,所述浇口截面上两点之间距离最长的线段为截面宽度,在沿熔胶熔流动方向上各个截面的面积不变,截面宽度变大,所述分流道(2)末端设置冷料井(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主流道(1)连接的分流道(2),连通所述分流道(2)和模仁穴(3)的浇口(4),所述分流道(2)的轴线为光滑的曲线,所述浇口(4)垂直于熔胶流动方向的截面为浇口截面,所述浇口截面上两点之间距离最长的线段为截面宽度,在沿熔胶熔流动方向上各个截面的面积不变,截面宽度变大,所述分流道(2)末端设置冷料井(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4)为扇形浇口,所述浇口(4)为六面体,与模仁穴(3)相交的面沿熔胶流动方向的投影为第一截面(6),与所述分流道(2)相交的面沿熔胶流动方向的投影为第二截面(7),所述第一截面(6)与所述第二截面(7)为面积相等的矩形截面,所述第一截面(6)的长度与宽度之比相对于所述第二截面(7)更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道(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保伦钱超陈云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博观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