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范围可变厚度型腔注射压缩模具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107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大范围可变厚度型腔注射压缩模具机构,包括有注塑产品、框式直顶件、顶出板以及直顶杆,注塑产品位于框式直顶件上,框式直顶件上具有型腔密封面,框式直顶件的侧边沿上具有侧贴靠件,框式直顶件通过直顶杆连接在顶出板上,油缸连接顶出板,在油缸上具有油管,油缸经油管后通过第一进出油口连接液压工作站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设计了液压工作站驱动框式直顶的方案来实现大范围可变厚度型腔的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度高、大范围型腔厚度可调等特点,适用于产品光学要求较高的外观件,同时液压站属于独立的机构,可以在不同注射压缩模具之间使用,提高了设备的互换性和利用率。

A large range of variable thickness cavity injection compression mold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范围可变厚度型腔注射压缩模具机构
本技术属于注塑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大范围可变厚度型腔注射压缩模具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注射压缩模具结构通常采用型腔、型芯插穿和油缸驱动型芯嵌件的方式实现型腔厚度可变功能,这两种方法都存在型腔厚度可调范围较小,模具精度要求较高,因为型腔的厚度增加不大导致注射压力下降不多,熔体充填时注射压力梯度较大,压力梯度较大会引起高分子取向和体积收缩的差异增加,从而导致较大的残余应力,这对于光学要求较高的产品传统方法就没有办法满足要求,注射过程中注射压力和型腔厚度的3次方成反比,注射压缩模具通过增加型腔厚度实现注射压力的降低,然后保压时再通过注塑机锁模力把型腔压缩到原始型腔厚度,注射压缩的产品体积收缩更加均匀,内应力更低,为了实现型腔厚度可变,一种方法通常采用型芯和型腔插穿的方式实现产品边缘的封胶,该方法要求模具精度高,寿命较短,但可变型腔的厚度范围却不大;还有一种方法是油缸驱动方式实现型腔厚度可变,首先油缸驱动型芯嵌件增加型腔厚度,注射完成后再通过油缸将型芯嵌件压缩回到原始型腔厚度,因为受到油缸驱动力大小的限制,后一种方法可变型腔肉厚的范围较小,在压缩和非压缩交界处容易产生应力痕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了一种大范围可变厚度型腔注射压缩模具机构,能够实现大范围可变厚度型腔的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度高、大范围型腔厚度可调等特点。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范围可变厚度型腔注射压缩模具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注塑产品、框式直顶件、顶出板以及直顶杆,所述的注塑产品位于框式直顶件上,框式直顶件上具有与注塑产品相配合的型腔密封面,所述的框式直顶件的侧边沿上具有保持注塑产品位置的侧贴靠件,框式直顶件通过直顶杆连接在顶出板上,所述的油缸连接顶出板并驱动顶出板带动框式直顶件上下移动,在油缸上具有油管,所述的油缸经油管后通过第一进出油口连接液压工作站组件。在上述的一种大范围可变厚度型腔注射压缩模具机构中,所述的液压工作站组件包括有电机、风扇、压力表、电磁阀以及第二进出油口,所述的风扇安装在电机的一侧,电磁阀安装在电磁阀旁,第二进出油口与第一进出油口连接,所述的电磁阀能够确保框式直顶和型腔面在整个注塑成型过程中维持一定的压力。在上述的一种大范围可变厚度型腔注射压缩模具机构中,所述的油缸各设置一个且分布于顶出板的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设计了液压工作站驱动框式直顶的方案来实现大范围可变厚度型腔的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度高、大范围型腔厚度可调等特点,适用于产品光学要求较高的外观件,同时液压站属于独立的机构,可以在不同注射压缩模具之间使用,提高了设备的互换性和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大范围可变厚度型腔注射压缩模具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液压工作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图中,注塑产品1;框式直顶件2;顶出板3;直顶杆4;侧贴靠件5;油缸6;油管7;第一进出油口8;液压工作站组件9;电机10;风扇11;压力表12;电磁阀13;第二进出油口14;型腔密封面15。如图1所示,本大范围可变厚度型腔注射压缩模具机构,包括有注塑产品1、框式直顶件2、顶出板3以及直顶杆4,注塑产品1位于框式直顶件2上,框式直顶件2上具有与注塑产品1相配合的型腔密封面15,这里通过型腔密封面15可以保证良好的密封性,框式直顶件2的侧边沿上具有保持注塑产品1位置的侧贴靠件5,通过侧贴靠件5可以保证注塑产品1的位置,防止出现偏差,框式直顶件2通过直顶杆4连接在顶出板3上,油缸6连接顶出板3并驱动顶出板3带动框式直顶件2上下移动,在油缸6上具有油管7,油缸6经油管7后通过第一进出油口8连接液压工作站组件9,油缸6各设置一个且分布于顶出板3的两侧,这样使得在作用在顶出板3顶出时受力更加均匀,保证了顶出的有效可靠性,这里本专利为了实现大范围型腔厚度可调,专门设计了框式直顶浮动机构,通过框式直顶件2和型腔在一定压力下相互配合来实现模具型腔的密封,另外液压工作站组件9驱动直顶杆4实现型腔厚度的可变,直顶杆4的最大顶出行程就是可变型腔的最大厚度。如图2所示,液压工作站组件9包括有电机10、风扇11、压力表12、电磁阀13以及第二进出油口14,风扇11安装在电机10的一侧,电磁阀13安装在电磁阀13旁,第二进出油口14与第一进出油口8连接,电磁阀13能够确保框式直顶和型腔面在整个注塑成型过程中维持一定的压力,风扇11可以对电机10进行降温,这里通过调节电磁阀13能够确保框式直顶和型腔面在整个注塑成型过程中维持一定的压力,从而实现型腔厚度可变的过程中保持型腔的密闭性,防止熔体溢料。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范围可变厚度型腔注射压缩模具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注塑产品、框式直顶件、油缸、顶出板以及直顶杆,所述的注塑产品位于框式直顶件上,框式直顶件上具有与注塑产品相配合的型腔密封面,所述的框式直顶件的侧边沿上具有保持注塑产品位置的侧贴靠件,框式直顶件通过直顶杆连接在顶出板上,所述的油缸连接顶出板并驱动顶出板带动框式直顶件上下移动,在油缸上具有油管,所述的油缸经油管后通过第一进出油口连接液压工作站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范围可变厚度型腔注射压缩模具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注塑产品、框式直顶件、油缸、顶出板以及直顶杆,所述的注塑产品位于框式直顶件上,框式直顶件上具有与注塑产品相配合的型腔密封面,所述的框式直顶件的侧边沿上具有保持注塑产品位置的侧贴靠件,框式直顶件通过直顶杆连接在顶出板上,所述的油缸连接顶出板并驱动顶出板带动框式直顶件上下移动,在油缸上具有油管,所述的油缸经油管后通过第一进出油口连接液压工作站组件。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志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敏实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