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龙飞专利>正文

一种水下观测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0970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下观测机器人。所述水下观测机器人包括:机身;耐压玻璃罩,所述耐压玻璃罩设置于所述机身的头部;两个驱动装置,两个所述驱动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机身的两侧;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机身的尾部;两个照明灯,两个所述照明灯分别设置于所述机身的头部的两侧;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机身的头部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水下观测机器人具有当光度传感器检测到水下环境亮度不足时,可以根据不同的亮度环境,自动开启照明灯,提供适宜的光照,可进行水下环境观察、水下温度和压强检测,快速获取水下信息,用于科学研究,通过机器观测代替传统的人工潜水观测,提高水下观测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An underwater observation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观测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观测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器人的应用领域逐渐从陆上扩展到水下,机器人的使用领域逐渐广泛。在现有技术中,现有水下环境的检测多为人工携带一起进行深入水下观察和检测,从而收集水下环境的数据和检测结构,在未知的水域中人工进行勘察和观测,尤其是在深水区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水下观测机器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水下观测机器人,解决了人工对水下环境检测的安全性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水下观测机器人,包括:机身;耐压玻璃罩,所述耐压玻璃罩设置于所述机身的头部;两个驱动装置,两个所述驱动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机身的两侧;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机身的尾部;两个照明灯,两个所述照明灯分别设置于所述机身的头部的两侧;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机身的头部的上方;电缆孔,所述电缆孔设置于所述机身的顶部。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机臂,所述机臂的靠近所述机身的一端与所述机身的表面固定连接,并且机臂远离所述机身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马达,所述第一液压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旋桨。优选的,所述推动装置包括第二液压马达,所述第二液压马达设置于所述机身的尾部,并且第二液压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旋桨。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强传感器和光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压强传感器和光度传感器按顺序依次安置在所述机身的上方。优选的,还包括:固定装置和防护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共有两个,并且两个固定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的两侧,所述防护装置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装置上。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分别开设有安装槽和调节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一侧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安装架的右侧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安装架的一侧且延伸至调节槽的内部,并且调节杆延伸至所述调节槽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滑动块与所述调节槽内壁的顶部和内壁的底部滑动连接,并且移动块靠近所述调节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弹簧,所述移动块远离所述调节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的一侧贯穿所述调节槽内壁的一侧位于所述安装架上且延伸至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并且卡接板延伸至所述安装槽内部的一侧。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架,所述防护架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安装块的远离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固定连接,并且防护架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侧面防护板,所述防护架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旋桨相适配的通透孔。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水下观测机器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水下观测机器人,通过设置有驱动装置和推动装置,便于对机器人机身的推动转向,当光度传感器检测到水下环境亮度不足时,可以根据不同的亮度环境,自动开启照明灯,提供适宜的光照,可进行水下环境观察、水下温度和压强检测,快速获取水下信息,用于科学研究,通过机器观测代替传统的人工潜水观测,提高水下观测的安全性和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水下观测机器人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整体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水下观测机器人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防护装置的侧视图;图5为图3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中标号:1、机身,2、耐压玻璃罩,3、驱动装置,31、机臂,32、第一液压马达,33、第一螺旋桨,4、推动装置,41、第二液压马达,42、第二螺旋桨,5、照明灯,6、检测装置,61、温度传感器,62、压强传感器,63、光度传感器,7、电缆孔,8、固定装置,81、安装架,82、安装槽,83、调节槽,84、安装块,85、卡接槽,86、调节杆,87、移动块,88、定位弹簧,89、卡接板,9、防护装置,91、防护架,92、侧面防护板,93、通透孔。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水下观测机器人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整体的俯视图。一种水下观测机器人包括:机身1;耐压玻璃罩2,所述耐压玻璃罩2设置于所述机身1的头部;两个驱动装置3,两个所述驱动装置3分别设置于所述机身1的两侧;推动装置4,所述推动装置4设置于所述机身1的尾部;两个照明灯5,两个所述照明灯5分别设置于所述机身1的头部的两侧;检测装置6,所述检测装置6设置于所述机身1的头部的上方;电缆孔7,所述电缆孔7设置于所述机身1的顶部,机身1的内部靠近耐压玻璃罩2的一端安放有摄像头,机身1前下端两边安装有照明灯5,为观察水下环境提供光源,机身1内部安装有树莓派控制器、液压泵和三个比例换向阀,三个比例换向阀分别控制三个液压马达转动,液压泵为液压系统提供液压油;树莓派输出引脚与比例阀上的放大器连接,通过PWM脉宽调制方法控制比例阀电压,从而控制比例阀的开度,最终控制比例阀流量,实现液压马达的转速控制;树莓派通过模数转换芯片提取温度传感器61、压强传感器62和光度传感器63的模拟量,从而得到当前水下的温度、压强、光照强度,树莓派与摄像头连接通过电缆实时传输图像信息,当光度传感器63检测到水下环境亮度不足时,可以根据不同的亮度环境,自动开启照明灯5,提供适宜的光照。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机臂31,所述机臂31的靠近所述机身1的一端与所述机身1的表面固定连接,并且机臂31远离所述机身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马达32,所述第一液压马达3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旋桨33,机身1的两侧设置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液压马达32和第一螺旋桨33,第一液压马达32可以带动第一螺旋桨33同步转动,为机身1提供动力,并且控制左右两端的第一液压马达32的转速可以实现机身1转向的功能。所述推动装置4包括第二液压马达41,所述第二液压马达41设置于所述机身1的尾部,并且第二液压马达4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旋桨42,第二液压马达41可以带动第二螺旋桨42同步转动,提供机身1移动的动力。所述检测装置6,所述检测装置6包括温度传感器61、压强传感器62和光度传感器63,所述温度传感器61、压强传感器62和光度传感器63按顺序依次安置在所述机身1的上方,温度传感器61和压强传感器62可以实时测量水下温度和压强。本技术提供的第一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机身1内部安装有树莓派控制器、液压泵和三个比例换向阀,三个比例换向阀分别控制三个液压马达转动,液压泵为液压系统提供液压油;树莓派输出引脚与比例阀上的放大器连接,通过PWM脉宽调制方法控制比例阀电压,从而控制比例阀的开度,最终控制比例阀流量,实现液压马达的转速控制;树莓派通过模数转换芯片提取温度传感器61、压强传感器62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观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身;/n耐压玻璃罩,所述耐压玻璃罩设置于所述机身的头部;/n两个驱动装置,两个所述驱动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机身的两侧;/n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机身的尾部;/n两个照明灯,两个所述照明灯分别设置于所述机身的头部的两侧;/n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机身的头部的上方;/n电缆孔,所述电缆孔设置于所述机身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观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身;
耐压玻璃罩,所述耐压玻璃罩设置于所述机身的头部;
两个驱动装置,两个所述驱动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机身的两侧;
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机身的尾部;
两个照明灯,两个所述照明灯分别设置于所述机身的头部的两侧;
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机身的头部的上方;
电缆孔,所述电缆孔设置于所述机身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观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机臂,所述机臂的靠近所述机身的一端与所述机身的表面固定连接,并且机臂远离所述机身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马达,所述第一液压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旋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观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装置包括第二液压马达,所述第二液压马达设置于所述机身的尾部,并且第二液压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旋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观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强传感器和光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压强传感器和光度传感器按顺序依次安置在所述机身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观测机器人,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飞
申请(专利权)人:张龙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